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言语知觉领域主要的理论争论是听觉理论和动觉理论的对立, 争论的焦点围绕言语知觉是否需要动作表征的中介。言语知觉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澄清事实。脑机制的探讨表明言语知觉主要激活了后部听觉皮层区, 包括颞上皮层的背侧(颞横回和颞平面)和外侧区(颞上回和颞上沟); 而前部和言语产生相关的动作皮层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激活模式。言语产生相关的动作表征主要在一些特殊任务情形中以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影响了言语知觉, 可能并非正常言语知觉所必须。  相似文献   

2.
余林  舒华 《心理科学》2003,26(5):818-822
通过采用词图干扰范式的图形命名技术,系统控制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音关系,探讨汉语言语产生中语音加工的机制。实验一发现,目标语音在韵尾变化条件下具有显著的语音启动效应,表明汉语语音音节是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生成的;实验二在启动语音与目标语音仅共有声母的情况下,发现了与实验一相同的模式、结果支持实验一的结论,即汉语语音音节是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生成的,语音的加工过程是一个构建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音节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3.
时序知觉的启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凤四海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6):1433-1435
时序知觉中的启动效应是指被启动的刺激被知觉为先于未启动刺激出现。文章综述了时序知觉启动效应的有关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6~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和20~30岁成人被试各30名,运用McGurk效应研究范式对汉语母语者视听言语知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所有被试需要接受纯听和视听两种条件下的测试,其任务是出声报告自己听到的刺激。结果发现:(1)三个年龄阶段汉语母语者被试在安静听力环境下的单音节加工中都受到了视觉线索的影响,表现出了McGurk效应;(2)三个年龄阶段汉语母语者被试McGurk效应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受视觉言语影响的程度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发展趋势;(3)13岁以后汉语被试在视听一致下对视觉线索的依赖没有显著增强,但是在视听冲突下视觉言语的影响仍然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从知觉符号理论出发对情绪启动效应进行解读,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涉及的知觉符号相似性、框架相似性及模态激活延续性是情绪启动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情绪启动的知觉符号匹配假说,并建构情绪启动效应认知加工模型,对现有情绪启动理论进行整合和拓展,以促进情绪启动刺激材料的拓展、提高研究生态效度; 促进情绪启动效应操作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其应用价值。情绪启动研究亦能反哺于知觉符号理论,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认为至少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启动效应——知觉启动和概念启动。知觉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形式的优先加工,概念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意义的优先加工。通常被认为具有知觉特征的启动任务有:阈下呈现的单词识别,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和图片命名等。  相似文献   

7.
印丛  王娟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9):1002-1012
以起始掩蔽启动效应(the Masked Onset Priming Effect, 简称MOP效应)为研究背景, 通过3个实验, 考察了语音和字形在MOP效应产生中的作用, 以及在汉语单字词产生中语音、字形启动的位置效应。实验1表明, 在汉语单字词的产生中, 语音启动的位置效应显著, 声母启动的效应量显著大于韵母启动的效应量, 与拼音文字研究得到的MOP效应类似, 说明在MOP效应中至少包含有语音效应。汉字单字词语音编码的最小单位是音位, 而且具有从左到右序列加工的特点, 支持言语产生的“音节临时形成论”。实验2表明, 与目标字左、右部件相同的启动刺激均能促进掩蔽启动范式中的命名反应, 被试对与启动字的右部件相同的目标字的反应显著快于对与启动字的左部件相同的目标字的反应, 与起始掩蔽启动效应的假设相反, 说明在MOP效应中不包含有字形的作用, 却发现了汉字单字词特有的命名的字形位置效应:右部件启动的效应量大于左部件启动的效应量。实验3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对汉字左、右部件的启动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仍然发现汉字右部件启动的效应量显著大于汉字左部件启动的效应量。整个研究表明, MOP效应是单纯的语音效应, 并不包含有字形的作用; MOP效应产生于言语产生中的语音编码阶段, 支持言语计划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字符的知觉表征及其启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津  朱滢  田立 《心理学报》1995,28(2):145-151
实验以英文单词,汉字和图片为材料,采用速示补笔测验测量了大脑左右半球的启动效应。结果是,如果学习与测验的字体和大小不变,则视觉启动右半球高于左半球。其他材料不产生这种效应。这表明,至少有一个分离的系统对构成启动的汉字的视觉表征进行编码,此系统在右半球表征形状特异形状特异信息更有效;对字符抽象特征的表征,两半球无显著差异,速示补笔测量的是前语义水平的知觉表征,是一种知觉(数据驱动)内隐记忆测验。  相似文献   

9.
以3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2、4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运用McGurk效应研究范式对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表现特点、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三个年龄阶段被试均接受纯听和视听两种条件下的测查,被试的任务是出声报告自己听到的刺激。结果发现:(1)汉语为母语的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在自然听力环境下的单音节加工中都受到视觉线索的影响,表现出了McGurk效应;(2)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受视觉言语影响的程度,也就是McGurk效应的强度没有显著差异,没有表现出类似英语母语者的发展趋势。该结果支持了McGurk效应"普遍存在"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于宙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20,52(3):283-293
研究中采用启动范式和图片描述任务, 利用句法选择比率和句子产生潜伏期的两个指标, 考察了启动句句法结构、动词是否相同和延时对汉语口语句子产生中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选择比率上, 句法结构产生的启动效应随延时变化保持稳定, 由启动句和目标句动词相同导致的启动效应的提高量(词汇增强效应)快速衰退, 首次为句子产生过程的句法选择阶段和计划阶段提供了证据。在句子产生潜伏期上, 仅发现启动句和目标句句法结构相同时缩短了句子产生潜伏期, 这可能是由于启动句句法结构激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说话者在目标句产生的句法计划和选择阶段都更快引起的。选择阶段的加工影响句法选择比率, 而选择阶段和计划阶段共同影响了句子产生的潜伏期, 实验结果支持了两阶段竞争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婴儿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未来的语言学习和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大量的研究主要关注语音感知方面,只有较少的研究将非语音感知纳入考虑之中,但了解非语音感知的特征和机制将有助于增加研究者对听觉加工以及儿童发育的认识。该文分别介绍了婴儿语音感知中的三种偏好——对语音、“婴儿语”和母语的偏好,并尝试着将非语音分为音乐、人类的非言语发声、环境声音三类进行阐述。通过对比这两大类声音的感知得到婴儿可能存在语音感知的左脑偏侧化和音乐感知的右脑偏侧化现象,但这也尚存争议,目前有特定领域模型、特定线索模型和脑网络模型三种理论对偏侧化现象的认知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Speech Perception Within an Auditory Cognitive Science Framewor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acoustic speech signal pose many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listeners. Although perceiving speech begins with auditory processing, investigation of speech perception has progressed mostly independently of study of the auditory system. Nevertheles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cross-ferti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areas of research can be productive. We briefly describe research bridging the study of general auditory processing and speech perception, showing that the latter is constrained and influenced by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tory system and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speech perception is enhanced by study within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 two areas of research has stun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truly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but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for great strides in understan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field of auditory cognitive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脑干诱发电位是一种考察听觉脑干加工声音信号时神经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探索言语感知的神经基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察成年人和正常发展儿童语音编码时脑干的活动特征及发展模式,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及其他语言损伤的语音编码缺陷及其神经表现等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初级语音编码和高级言语加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考察阅读障碍的底层神经基础将成为未来该技术在言语感知研究中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日常言语交流常常会遇到各种噪音的干扰。研究表明, 噪音所产生的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会给语音感知带来较大影响。在感知地道的二语语音时, 二语者在各种噪音条件下所受干扰通常比母语者更大, 其表现随噪音类型、水平和目标音位特征的不同而变化; 同时, 二语者的感知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这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在噪音下感知带有各种外国腔的二语口音时, 母语者的表现差于其对地道母语语音的感知; 二语经历贫乏的二语者则对与自己口音类似的外国腔感知较好, 但二语经历较长的二语者在感知中却表现出较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听力正常的老年人常常受到噪声环境中言语感知能力下降的困扰。延缓这一类型的听觉老龄化具有重要的心理和社会意义。经历过音乐训练的老年人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听力相当但是未经历过音乐训练的老年人。此外, 音乐训练也伴随着老年人的听觉脑干对言语信号的加工速度和时间精度的明显提高。这一言语信号神经表征的增强可能在音乐训练延缓老年人言语感知能力下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Candidate brain regions constituting a neural network for preattentive phonetic perception were identified with fMRI and multivariate multiple regression of imaging data. Stimuli contrasted along speech/nonspeech, acoustic, or phonetic complexity (three levels each) and natural/synthetic dimensions. Seven distributed brain regions' activity correlated with speech and speech complexity dimensions, including five left-sided foci [po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STG), angular gyrus, ventral occipitotemporal cortex, inferior/posterior supramarginal gyrus, and middle frontal gyrus (MFG)] and two right-sided foci (posterior STG and anterior insula). Only the left MFG discriminated natural and synthetic speech. The data also supported a parallel rather than serial model of auditory speech and nonspeech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