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对所有中国公民都是一大喜讯。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所以,穆斯林要积极参与民法典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西部地区的穆斯林来到东南沿海,例如浙江义乌,广东广州、深圳等。据了解仅广州一地就有外地穆斯林15万人左右,外籍来华穆斯林15万人左右。这些外地、外籍穆斯林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穆斯林在宗教信仰、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更好地服务引导流动穆斯林融入当地,对于穆斯林群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一带一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决策——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推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一项壮举,也是全国人民尤其是各族穆斯林期盼已久的大喜事。我国2000万穆斯林和穆斯林聚居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那里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民勤奋、市场潜力巨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必然会大大加快西部地区人民包括广大穆斯林及穆斯林聚居地区的发展进程,从而使昔日发展滞后的西部呈现出一幅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社会全面进步、山J;I更加秀美的新面貌。《古兰经》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鼓励穆斯林追求“两世吉庆”,对各族穆斯林来说,开…  相似文献   

4.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必定能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量"与"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大战略,必将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性发展进步。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中,如何认识宗教工作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是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一、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宗教问题的历史定位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众多的自治州、县也大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除回族部分散居全国其它地方外,也大都聚居在西部地区。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聚居于甘肃;撒拉族聚居于青海;全国近千万回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也聚居在西北。因此,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穆斯林民族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契机。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穆斯林民族从根本上摆脱目前发展滞后的局面,走向文明富裕,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西部地区,宗教种类众多,宗教与民族关系紧密,和谐的宗教关系和宗教结构对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对西部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对解析西部地区宗教与社会诸多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1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不但是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尤其是关系到生活在西北地区,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哈等10个少数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西北地区是我国穆斯林聚集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穆斯林人口有1445万,占全国穆斯林总人口的72.5%;清真寺有31270座,占全国清真寺总数的91.2%;伊玛目有39339人,占全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总人数的87.…  相似文献   

9.
正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保障民族习俗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穆斯林群众的重要阵地,也是穆斯林群众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的特殊窗口。清真寺寺管会,是一坊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群众组织。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等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我就如何担负清真寺寺管会职责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11.
吴忠市利通区是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全区共有依法登记的清真寺327座,有合法执教资格的阿訇655人。对于这样一个穆斯林人口多、清真寺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多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让更多的穆斯林群众学习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如何发挥清真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特殊作用,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贡献,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开拓前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成绩的一年,也是民族、宗教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各项建设,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因为 ,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实施 ,必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必将提高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经济、文化及生活水平 ;同时 ,也将为广大穆斯林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据此 ,本刊记者马利强采访了余振贵和王立中二位先生 ,就“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穆斯林”这一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现将访谈内容摘要刊载。同时 ,我们也欢迎各界朋友和作者就这一话题投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4.
坚持有组织、有计划朝觐政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穆斯林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对穆斯林群众的关心和关爱,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守的规则,必须继续坚持,不能有丝毫动摇。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朝觐是伊斯兰教"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之一,是很多穆斯林群众的信仰需求和普遍愿望,是一年一度全球性、集中性的大规模宗教活动。历史上,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真正能抵达伊斯兰教圣地沙特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很少;但从上世纪中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认识。县级伊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熟悉基层,服务于基层,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富有特色的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把爱国爱教谋发展作为最大任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前提。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很滞后,穆斯林群众的生活还很不富裕,面临的各种问题比较多,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时期,中国穆斯林企业如何适应和胜任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发展,紧紧依靠国家民族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大力促进民族经济地区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三个扬州"的必然要求。扬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主动顺应外来穆斯林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努力探究外来穆斯林服务和管理规律,创新成立外来穆斯林工作联络站,构建平台,上下联动,加强沟通,积极服务,为扬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扬州外来穆斯林基本情况江苏省扬州市共有外来穆斯林4000余人,基本接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能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