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能的父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7):26-27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  相似文献   

2.
孙金 《天风》2005,(6):34-34
神就是爱(约壹4:16),这是上主永恒不变的属性。也贯穿着整本圣经。这位爱的上主他的慈爱不但在《新约》圣经中彰显,在《旧约》圣经中他的慈爱照样已经显明。我们可从《何西阿书》中来看上帝的慈爱。当以色列民悖逆神的时候,他们随从外邦人拜偶像,在“米斯巴”和“他泊山”敬拜假神。他们离弃了他们列祖的上帝。然而作以色列民“丈夫”的耶和华上帝,却要用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他们为“妻”。  相似文献   

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 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人类的父我们说上帝是“父”,有三个主要意思:上帝是创造主、上帝是信徒的父、上帝是耶稣基督的父。第一, 上帝是“父”是指他是创造主,是生命的根源,正如人  相似文献   

4.
淳于文娟 《天风》2006,(11X):5-5
在旧约圣经当中耶和华上帝总是给人一种威严的形象,但是透过许多细节,仍然会发现上帝的慈爱,他的爱一直伴随着他的百姓,即使像可拉这样的家族,上帝依然向他们施慈爱。  相似文献   

5.
在旧约圣经当中耶和华上帝总是给人一种威严的形象,但是透过许多细节,仍然会发现上帝的慈爱,他的爱一直伴随着他的百姓,即使像可拉这样的家族,上帝依然向他们施慈爱。  相似文献   

6.
逆境皆神意     
张全 《天风》1996,(3):19-20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基督徒家庭,现年二十七岁,结婚四年了.只念过八年书。我从小就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深感“上帝待我有洪恩,真是我慈爱的父亲。体贴我软弱,安慰我伤心,昼夜保佑不离我的身”。  相似文献   

7.
全能的父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  相似文献   

8.
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上帝就是爱(参约壹4:8、16)。上帝一切创造与救赎的行动都是基于他的爱。正如希伯来诗人所说:"耶和华……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参诗145:17)"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36:7)上帝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他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9.
李兰成 《天风》2004,(10):36-37
上帝也把他的善放在宇宙里叫人类从中得到教育,看到上帝是全善的。圣经把善和许多的美德联系在一起,比如"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存到永远;他的信实直到万代"(诗100:5)。把良善、慈爱、信实联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王海东 《天风》2004,(3):16-17
新命令是叫信靠他的人抛弃旧时代那些保守的与上帝旨意貌合神离的老思想、旧观念、重新认识上帝丰富的怜悯和慈爱。  相似文献   

11.
赵明 《天风》2007,(18):46-47
上帝不偏待人,无论这世上的人是如何的悖逆和狂妄,上帝依然用他的慈爱、宽容和恩典,恩泽他,呼唤他,感化他,使他能够回头,摆脱那痛苦的命运,回到上帝那温暖慈爱的怀抱。我曾经是一个问题少年。我生长在天津。因为是单亲,所以从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自己是没人爱的孩子,非常自卑、自闭和孤独。  相似文献   

12.
严春瑞 《天风》2003,(4):20-21
爱是美妙的心曲 爱是净化心灵的钥匙 她如纽带 使人在坦诚的沟通和理解中 体验到上帝的慈爱 教会必须有基督的生命 才会彰显主的生命和性情……  相似文献   

13.
李兰成 《天风》2004,(11):31-31
圣经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103:8)因着 上帝的爱必然赐给人类丰盛的恩典。 1、上帝恩典的例证 (1)上帝给人的恩典,恩典也称恩惠 大卫数算上帝的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相似文献   

14.
爱的启示     
有关朱利安娜的生平资料并不详尽,人们称她为朱利安夫人。她也喜欢这称呼。她自称为“可怜的灵魂”或“单纯的受造物”。她的事迹,可从她的著作和关于14世纪的记载推断出来。 朱利安夫人出身名门。据说曾在卡路女修道院的狄克修会接受教育。她的作品显明她是完全建基在圣经和教会的教导上。因此,她能够持续地默想和沉思。并显然有卓越的理解和领悟力。 朱利安30岁时,因病受着极大的痛苦。直至逝世。在患病期间,上帝向她启示了16次。她遁隐度过余生,默想上帝的启示,学习上帝藉此对她的教导,并在上帝的恩典、知识与慈爱里成长。经过20年的默想,她把她的经验和智慧写下来。帮助我们达至喜乐和成圣。 没有其他书可与《爱的启示》相比。它之所以独特,在于它完全着眼于上帝的慈爱。它虽然没有提出日常生活的方向;但它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帮助我们在恩典中成长,使我们爱上帝更深,是别的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5.
孙美慈 《天风》2002,(6):8-9
主祷文的一开始就用“我们在天上的父”,这样的称呼,让我们明白两种关系,即人与神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帝是父,这是我们基督教的中心信仰。这是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主祷文中的重要启示之一。主耶稣向我们所启示的上帝像一位慈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风雨十年     
赵民 《天风》2008,(12):44-46
我和妻子结婚已经十年了。回顾这十年的夫妻生活,真是充满了风风雨雨,困苦艰辛。这其中的滋味,实在难以描述。但我要坚定地说,我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因为上帝的慈爱和恩典始终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17.
梁明 《天风》2007,(21):3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基督教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衡量和谐社会的指标是多方面的,而培育和营造一种彼此相爱、互相信任、弘扬正气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是一位具有慈爱、信实、公义的品格的神,每一位基督徒不仅要认识上帝的高尚品格,更被要求去效法这位上帝,并在生活中将慈爱、信实和公义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0,(3):62-62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  相似文献   

19.
刘新元 《天风》2002,(5):32-32
一篇好的讲章就是一篇好的说明文。“传福音”的“传”字,有传播、宣扬、讲解、说明之意。如果说传播、宣扬是目的,讲解、说明便是手段。故愚见认为:与讲章最贴近的文体当是说明文。所谓说明文,即是对欲让人们知晓的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状态、关系、功能等进行剖析、解说的文章。如上帝的特征是爱,其性质是公义、慈爱、圣洁……上帝与人类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上帝具有使人离罪悔改、使人脱离死亡获得永生的大能等,这些都可以运用说明文来宣讲。  相似文献   

20.
李兰成 《天风》2004,(9):12-13
认识上帝是慈爱的,我们的回应是爱神爱人。 约翰一书4章8节:"上帝就是爱"。这个爱有什么特点呢?人间的爱,比如父母对子女之爱,夫妻相互之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都是人间的亲情友爱,是非常美好的。上帝的爱要比这个爱还要深,还要广。 1、是永远的爱。耶利米书31章3节,是先知耶利米对那些遭遇艰难,甚至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