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别代表了世界神话的伦理化和非伦理化的两端。具体体现在:一是对神和英雄的塑造上的尚“德”与尚“力”;二是神和英雄形象的世俗与严肃;三是神和英雄是崇尚个体意识还是群体精神;四是对神祉和英雄评价上是坚持善恶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还是审美化的多元价值观。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伦理性和非伦理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鱼饼 《天风》2007,(20):23
圣经中,约拿单是以勇士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圣经开始对约拿单的记载,始于他带着拿兵器的少年人去攻击非利士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用孟子此言述约拿单面对自己的父亲扫罗王和好友大卫时的心情,最适宜不过。约拿单的一生处在父亲扫罗与好友大卫的冲突中,对  相似文献   

3.
爱的故事     
徐煊 《天风》2004,(1):33-33
一天清晨,我醒得很早,起来欣赏瑰丽的日出。啊,神所创造的自然之美非言语所能形容。我望着朝霞,赞叹神的美妙作为,坐在那里,在静谧中享受主与我同在的滋味。 主问我:“你爱我吗?” 我回答:“当然,神啊!你是我的主,我的救主!”  相似文献   

4.
李元雄 《天风》2008,(23):28-29
经文:赛7:14;太1:23耶稣基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基督诞生为人,实现了人类"可以亲眼看见神"这一多年的梦想。人可以亲眼看见神,这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说:"人要称他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神与人同在是圣经的中心。今天,我们欢庆圣诞,纪念救世主降生与我们同在。我要与弟兄姊妹分享的主题是"神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5.
在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非神学的"神"始终在场,并在"神与物"的不同关联中展现"人与物"的本质区分。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神以隐而不显的方式,于其宗教神学的经验性背景及"时间"视域中在场;在其思想转折阶段,其作品直接出现"诸神""神圣者"等名称及关涉神的直接论述,它们以"非神"的方式在与"非物"的关联中在场;当"此是"在其思想晚期返回到"终有一死者"之名时,"人"与"物"在"最后之神"的经过中同归于"是者",这为思想的另一种开端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奉献     
傅真 《天风》2006,(4):28-30
什么是奉献?奉献不是减少而是得到神的极大福分。神的极大福分,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信仰生活上,使我们更加信靠主、更加热爱主、更加仰望主;在灵性生命上,使我们更加长进、更加成熟、更加丰盛;在与神的关系上,使我们与神更加密切、更加亲近、更加和好,与神同心、与神同行、与神同在,达到神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一、什么是奉献? 保罗在罗马书第12章第1节,要我们将身体当作活祭献给神。“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这句话,现代中文是这样翻译的:“把自己当作活的祭物献给神。”这里把身体译作“自己”更为恰当。这说明我们献给神的不单是“身体”,而是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个自己,整个人。我  相似文献   

7.
时值初秋,辽阔的东北平原,万顷良田,谷香稻黄,丰收在望。为加强中国天主教各神哲学院教师的爱国主义和独立自办教会教育,促进各神哲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于2005年8月18日-2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举办了全国各神哲学院教师夏令营活动。参加人数63人,共来自11所神哲学院。其中有院长5位、神父58位、修士5位。成都神学院因校舍搬迁,未能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更新     
经文:启21:5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原文这句话在时间上虽指向将来,但是上帝更新的工作可以说是无时不有,神时时刻刻在做更新的工作。为了配合神的工作以便与神同工。我们就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从而去紧跟神的脚步,遵行神  相似文献   

9.
滕吉菊 《天风》2001,(7):36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执笔人受圣灵的感动写出来的,所以圣经是神的话(彼后1:21),是神的话就不能随便更改,即不能加进什么,也不能删去什么(启22:18—19)。随着文字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为了更好地领会神的话,理解圣经精意,翻译和再版时,在词汇和语句上做些调整,是合神心意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一回耶和华显现亚伯兰创业公元前2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幼发拉底河西岸有一座乌尔城,城中有一个早年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迁来的闪族游牧部落,即今日犹太民族的祖先。当时乌尔城归信奉多神教的古巴比伦王国所辖。这个部落的酋长塔拉也率众拜祭诸神,但敬奉最...  相似文献   

11.
郑玉桂 《天风》1995,(3):8-9
福建省山多,丘陵多,平原较少,教会分布多数在沿海地区、丘陵地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经济情况较好,相应教会发展也较快,人力物力较集中,比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强。为加强教会建设,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省两会力所能及对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教会和神学生及同工进行帮助,主要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明处与暗处     
林超群 《天风》2001,(7):10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创1:1—4)神创造了光,并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光暗一旦分开就有了光(?)黑暗之别了,明处与暗处也就是因为光暗分开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朱致国 《天风》2003,(9):10-11
一、活水(约4:1—18) 活水是神的恩赐。不是雅各井中的水。旧约圣经中象征神使生命繁茂,恩典充盈(结47:1—13)。新约圣经中预言神降临的时候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城内街道有一道生命水,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启22:1—2)。 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历史上就有怨仇的根源,主前722  相似文献   

14.
陈正理 《天风》2007,(6):16-17
与神同行乃是基督徒最重大的人生目标。我们要在为人处事中与神同行,在一切经历的事情上见证我们与神同行——“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显然,这段经文表明了神向他子民提出何为善的四个基本要求。一、行公义“耶和华是公义的,他喜爱公义,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诗11:7)。“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公义是神对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5.
涂山,亦名当涂山,俗称东山。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也是禹娶妻及第一次大会天下诸侯的地方。其山位于蚌埠市西郊,怀远县城东南约一华里,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淮相峙。最高峰凤凰顶338.7米。涂山山脉婉蜒数十公里,襟带千里淮河,虽不算很高,但它屹立在千里淮北平原上,雄踞于淮河两岸,却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故《竹书纪年》中载誉为:“坐镇南邦,雄视五岳,莅圣神而冠裳”;明代文学家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中亦云:“临濠(即凤阳府)  相似文献   

16.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中南神哲学院接待四川省宗教访问团天主教组的座谈会上,洋溢着主内兄弟友谊,宾主畅谈两地神哲学院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座谈结束时,访问团副团长、成都神哲学院副院长、宜宾教区陈适中主教,就神哲学院的教材与师资提出了一项横向联系的设想,倡议由北京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牵头,各区、省神哲学院联合:1.集中人力,编辑一套适应于目前我国神哲学生的统一教材;2.师  相似文献   

17.
一、神經衰弱症过去的治疗情况 神經衰弱一向被认为是一个很难治癒的疾病,例如,某医院精神科門診的統计:在670个神經衰弱患者中,經过一个月至三年的各种治疗,結果仅痊癒3人,显著好轉者祇占20%,50%毫无效果。医学上已經传統地将神經衰弱視作最頑固的慢性病之一,絕非短  相似文献   

18.
道教辞典     
道教最早的经典。即《太平清领书》。《后汉书·襄楷传》云:“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唐李贤注:“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汉牟子《理惑论》亦云:“神书百七十卷”(《弘明集》第一)。明《正统道藏》太平部所收《太平经》是现存唯一的本子,仅残存五十七卷。该经卷帙浩繁,内容糅杂,不少论点自相矛盾,文体亦不一律,殆非一人一时之作,据传主要编篡  相似文献   

19.
田雨 《天风》1995,(7):18-19
在金陵神学院招待所里,老人端坐在浅蓝色沙发上,与记者“侃”起来。在心田里,有一点她感受很深:“凡是神加在肩上的重担,尽管很沉重,但都是可喜乐的。”  相似文献   

20.
尚慧 《天风》2001,(3):8-9
经文:箴1:7,彼后1:5 神是知识的源头 经上说:"神的奥秘就是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又说:"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