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宗教的哲学反省"与"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1926-1946是"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1946年之后的阶段是"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中和神学",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只有人才拥有语言,语言是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人之为人,全在于人力。始拥有语言。至干大自然中的其它声音,如林涛海啸,狮吼狗叫,都不能被看作语言,更不能被看作人的语言。德国思想家赫尔德说:“一切野兽都发出声音,可是其中的任何一只野兽,甚至是最高等的一只野兽,也不具有哪怕是人的语言的端倪。”(转引自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由此看来,语言为人所独有,这是一种严格的语言观,一种狭义的语言观,它以排除自然物拥有语言为前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语言的看…  相似文献   

3.
尹立 《宗教学研究》2002,(2):116-120
佛教认为语言生产于人们的虚妄分别。众生生活在名言世界里 ,执着为真 ,因而烦恼倍盛。佛教则利用语言诠释真如妙理 ,帮助人们解脱烦恼 ,甚至直接在语言中当下体认诸法实相。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语百转向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误百来认识哲学。在世纪之交,认真审视语言哲学的语言观是分析二十世纪语言哲学得与失的关键。本文认为语言哲学的语言转向有两种模式;分析和解释。这两知模式基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观:绝对所指论和相对所指论”。这两种语言观的差别在于对意义和指称的关系的看法。分析哲学的语言观基于绝对所指论,包括人工语言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绝对指称论和日常语言学派的的绝对意义论,即认为只有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才有价值,由此产生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解释学、解构学的语面观基于相对所指论,即默认了不确定性所指的符号和命题在哲学中的价值,因而他们的语了哲学旨趣在于解释语言和哲学乃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到在相对所指论的基础上将分析和解释统一起来的可能性,以便形成一种进取的而不是消解的语百哲学。  相似文献   

5.
学界多论述张岱年与辩证唯物论的关系,却鲜提及他与怀特海哲学的姻缘。英人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847)是20世纪西方最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哲学家,他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心物两歧、主客对立、自然与生命隔阂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6.
机体哲学又名过程哲学,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六十到七十年代的美国。它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中唯科学主义思潮的一个流派。机体哲学的创始人是A.N.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47)。早年他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和罗素合作写的《数学原理》,这本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史上,怀特海以对康德的批判著称;挑战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他的所有主要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按照卢卡斯的说法,只有麦金太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冲击可以与之比肩。(Lucas,p.75)有意思的是,尽管怀特海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数真正有洞见的大哲学家,作为其思想体系成熟标志的《过程与实在》被誉为堪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媲美的伟大著作,可是怀特海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境遇却与康德有着天壤之别:在以分析哲学为主流的英美哲学界,康德被奉为圭皋,而怀特海则因其对康德的批判,特别是因其对思辨形而上学的坚持而倍受冷落,甚至成为康德主…  相似文献   

8.
任何宗教语言的特征是它的指使性.本文依据约翰神学的文献,即<约翰福音>、<约翰壹书>、<约翰贰书>、<约翰叁书>、<启示录>指出:约翰神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宗教语言的指使性特征:"我是"的宣告、耶稣的对话性言说、吁请的祈祷;而它在时间观上的长时段的末世论的涵义意味着:作者约翰强调时间中的永恒与现在的关系,换言之,他认为永恒中内含现在、而现在中却内含着永恒.这种语言观、时间观,和约翰神学的以人与上帝的公义关系为基础的神义论的正义论相关,和它把基督信仰看成是上帝之言成为肉身的历史事件与耶稣的肉身成为上帝之言的神学事件的信仰相关.  相似文献   

9.
保罗神学,第一是指大数人保罗对耶稣基督的上帝的认信和理性反思形成的教义体系和行为规范,即以基督的十字架福音为内容,主要体现在真实的七封书信中:《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书》、《腓利门书》;第二是指在保罗周围的部分门徒(如路加、马可、提摩太、推基古等,提后4:11-12)在独立信仰耶稣基督后,同时赞同保罗所认信的信仰体系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神学。因此,我们把保罗书信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其中也包括“伪保罗书信”。后者,至少是对保罗个人的信仰体系的部分认同,否则,就不可能选择保罗之名作为“伪托”的主体。保罗书信在语言观上突显出十字架的结构布局与问答逻辑;在时间观上,突出时间之未来与过去的张力,即从未来到过去和从过去到未来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蓬勃发展,在语言理解中出现了强调经验作用的新观点,这就是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根植于知觉和运动,语言理解就是对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建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是以理解者的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语言理解实质上是对语言所指代的情境的心理上的经验重演。在语言理解的体验观中,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怀特海的艺术论是其有机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艺术置于世界原初的创美进程中来考察其起源和性质,认为自由的生动生活的"朴素渴望"和"等级展示"造成的矛盾是艺术之所以产生的根源,而使艺术成为可能的因素是意识,并指出意识作用的两面性。他特别重视原初的身体经验的情绪性,认为感官的直接表象乃是对身体经验的符号指涉,从根本上揭示了艺术作为生命符号的中介性质。  相似文献   

12.
孟强 《现代哲学》2011,(4):72-77
20世纪,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怀特海的形而上学与科学论(science studies)似乎是三个孤立的哲学事件。通过考察梅洛-庞蒂与科学论各自的历史嬗变,本文将论证晚期梅洛-庞蒂的存在论转向与当代科学论远离社会建构论属于同一种运动,即放弃康德式的主体主义。最终,它们不约而同地聚合于怀特海的形而上学。这并非巧合而具有思维的必然性。本文最后主张,我们应该放弃现代哲学的认识论偏见,恢复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铭 《哲学研究》2012,(5):78-83
<正>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使人类理性空前凸显出来,但其抽象化发展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和经济人的社会模式。怀特海在《理性的功能》中把人类理性分为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并从自然进化和科学发展中考察了两者的功能。根据其机体宇宙论,可以将人类理性视为既内在于自然(理性之  相似文献   

14.
论“卮言”─—道体论形而上学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言”一语,首出于《庄子·寓言》,即“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后言日出,和以天倪。”历来的庄学研究者多注重“卮言”之表层语义,即视其为文学意味上的某种写作技巧,而完全忽视其所蕴涵的道体论形而上学的“学”的意义,即“道”之意义何以被诠解的语言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或许折射出同西方存在论的形而上学之所谓“现代语言学转向”对治的别样光彩。当然,这是本文不宜深究的另一有趣话题)。笔者以为,“卮言”(其它二言只是扈言的文体形式,详后),实际上是道体论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它涉及的问题远不止语言运用的技巧层面,而是…  相似文献   

15.
像怀特海这位思想家,既是一位科学家,又是一位哲学家,特别在他的四十年的研究和思考生活中,从纯数学到数理物理学,之后,从数理物理学到形式化的逻辑,这对他当时来说是够大胆的尝试,接着又到自然哲学,最后到思辨哲学。他并非无独创性地在一个新的形式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在历史过程中常常得到革新的问题,即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某些思想家的心目中,这两种知识的样式是  相似文献   

16.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1925年自英国伦敦大学退休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哲学教授,开始了其学术生涯中又一个辉煌的时期。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1926年)、《形成中的宗教》(1926年)、《过程与实在》(1929年)、《理性的功能》(1929年)、《观念的历险》(1933年)、《思想方式》(1938年)等,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怀特海哲学又称机体哲学、过程哲学,它以其原创性、深邃性、兼容性、超越性堪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块瑰宝,对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后现代走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怀特海哲学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后现代哲学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重要源头之一的怀特海哲学也日益为我国学者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的怀特海哲学研究,我们选译了他的部分重要论述,并且介绍了怀特海哲学的一些主要概念,目的在于引起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另外,我们认为,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主任J.B.科布(John B.Cobb,Jr.1925-)教授的两篇论文对我们了解怀特海哲学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它和当代中国的相关性,也是颇  相似文献   

17.
一、后现代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在英语中是个很古怪的语词。长期以来,“现代”、“当代”和“当今”这语词几乎被交替地使用。“现代”的内容随着时间而变化。在技术上,19世纪所说的“现代”在20世纪则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A.A.雅庫什夫对怀特海的符号論观点所作的批判文章。本文分为三部分:一、語言和认識中的符号关系,二,符号論問題的现实含义和怀特海对符号論的捏造,三、怀特海的符号論是构造现实的因素。第一部分談到怀特海把語言看作符号性的,并把符号关系推广到认識領域中去。作者认为感性知觉是符号研究的直接对象,符号是人类知觉的特点,而符号关系是由主体带来的,把符号与意义的关系解释成任意性的,非决定論的。作者还指出,怀特海是在馬赫主义的含义上来使用“經驗”这一术語的。第二部分中作者认为符号問題是表达方式的問題。在批判怀特海把符号归結为具有指示性和有条件性的两个特点时,指出怀特海把知觉和概念的形式作为符号关系的先决条件,把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置于对现实客体的依賴之外,而置于成受的主体(人或“上帝”)之下。但是作者却承认“个别的符号与意义之間的联系可能是任意性的”,又說:“語言中的符号关系确实拥有指示性和有条件性的特性,拥有某种任意性的特性”。第三部分指出,怀特海是从“經驗”中引伸出客体的,把符号关系当作本体論的关系,并以此来解决认識的客观性問题。作者指出,怀特海是从感性材料中构造客体,而用的材料就是“直接經驗”,工具就是符号关系。作者认为怀特海的哲学观点乃是貝克萊和休謨的“經驗哲学”的变种,但是怀特海却又想避免作出唯我主义的結論。  相似文献   

19.
语言同思维以及形上学问题与自我存在问题、方法论问题乃至知识论问题,在老子的思想意识中密切相关。考察老子对复杂的语言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我们全面理解老子哲学的思想追求,并且也是道家哲学理论建构的重要途径。而哲学的语言除了逻辑的严谨明晰的要求,实际上与诗意并不截然对立。  相似文献   

20.
1.Actual Entity,现实体,又译现实实有。Entity这个概念通常译为“实体”,但怀特海是反对现代哲学中的实体思维模式即一种关于实在的机械模式的。他反对所谓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物质/精神、概念/实体的二元划分,故作为怀特海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Actual Entity拟译成“现实体”为好。怀特海认为,现实体“是世界藉以构成的终极的现实事物”[PR.27,PR为怀特海《过程与实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