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道德心理学研究是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前沿,它不仅是道德哲学长期以来关于人性、灵魂、心灵等传统议题的必然延伸,而且是当代伦理学者针对现代道德哲学的心理缺失而做出的恰当反应。只有通过探究伦理学在心理问题上的预设、依据和内容,我们才能对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有更深入的认同,才能对行为者的道德行动给出更合理的解释。在此过程中,"理由"、"原因"、"动机"或"意图"已然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中的关键词。对这些基础性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将直接影响到道德心理学的分析框架与基本格局的形成。也正因如此,这些概念在学界讨论的过程中才会表现出明显的歧义性甚至相当程度的重叠性,常常引人费解甚至误解。本文即试图通过剖析当代伦理学的典型观点,对上述概念予以梳理和澄清,并尝试性地为道德心理学研究搭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传统知识论是与"自然事件"相对应的认识方式,它并不足以覆盖"行为事件"的解释领域。本文就此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论,即"理解的知识论"来加以补充。目的因(行为事件)构成"理解的知识论"的特有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的把握是理解的目标。理解是在"理解的空间"的架构下进行的,它包含如下三个部分:一是我们已经具有的知识系统,它为认识提供了一种知识背景;二是包含在其中的深层的思维规则系统和价值规范系统,它们为认识活动提供了规范性的理由;三是经由经验知觉以及佐证(testimony)所获得的信息,它们提供了事实性的证据或理由。理解的知识论不是描述性的,而是规范性的。"义务原则"、"还原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构成理解的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意向性指意识活动或者意向行为朝其对象的指向性或者关于性。在意向性理论中,如何说明"意向对象"尤为重要,因为意向性乃是意识对对象的指向。本文首先考察了三种关于意向对象的实质性理论,并指出它们各自困难。随后,笔者考察并拒斥了一种关于取消意向对象概念的观点,并认为在思考心灵、意识等问题的过程中,意向对象概念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重构了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意向对象概念,并认为该概念是合理和融贯的。本文试图论证,根据胡塞尔,意向对象就是向意识(心灵)显现的现象。而根据(意识)现象的概念内涵,现象没有它向其显现的主体或意识就不能存在。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指以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共享的知识或信念)为前提的、听话者根据特定语言标记(触发标记)及其限定的对象(计算内容)而推理出的非外显意义。例如,“张明又触发标记发表了论文计算内容”引发了“张明之前发表过论文”的预设推论。理解者依赖触发标记通达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并在计算内容上生成完整的预设;随后,理解者连接生成的预设和共同背景,更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认知过程可能会受到语言中语序灵活性的调节;虽然语序的灵活性并不能改变触发标记在预设生成中的核心地位,但会影响预设加工的难度。研究者将预设理解视为一种得体性加工,并根据生成的预设和共同背景是否一致,将得体性分为预设满足和预设违反两类。前者是指理解者生成的预设与共同背景一致,后者是指理解者生成的预设与共同背景不一致。根据理解者是否能够合理化违反预设的语句,研究者进一步将预设违反加工分为预设失败和预设调补。预设失败指的是,理解者无法将不一致的预设内容合理化,更不能将之整合至已有的心理表征中。预设调补是指,不一致的预设内容可以重新合理化,或通过更新原来的心理表征来建构新的意义模型。 研究发现,共同背景能即时影响触发标记和计算内容加工。基于以前的实验证据,我们提出了语境影响预设理解的两阶段认知过程假说。具体而言,理解者在触发标记上,将共同背景与触发标记的语义信息进行整合,而在计算内容上,将具体的预设内容与共同背景进行整合。理解者在触发标记和计算内容加工上的认知过程可能有所不同。预设加工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受到触发标记范畴、共同背景与预设的关联程度、共同背景类型、以及理解者参与动机的影响。理解者在整合共同背景和预设内容时,并不是对两者是否匹配作简单判断,而是根据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来进行精细的加工。因此,理解者整合两者的难度可能会受到具体匹配程度的影响。理解者可以通过语言共现(即给理解者呈现的语言材料)、视觉共现(即给理解者呈现的视觉场景)、一般性的世界知识/社群关系(即通过社群形成的共识)等三种方式,来建立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在不同的实验范式下,例如阅读范式和人际互动范式,理解者的参与动机可能有所不同,影响预设推理的结果或预设加工的深度。 我们提出,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探讨预设加工的认知基础:(1)采用计算建模的方法,量化交际互动中听话者理解预设的过程、以及其他过程的影响(如听话者的观点采择);(2)采用脑成像技术,揭示预设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3)以特殊人群为研究对象,检验和修正预设加工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5.
有美德的行动之情感体验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家所热衷讨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注意到有美德的行动与快乐具有紧密关联的哲学家,但其相关讨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尚难令人满意。我们认为有美德的行动需给相应的有美德者以快乐,这种快乐源于有美德者自身所具有的良善意向的现实展开或实现而取得的某种精神满足,属于一种所谓的意向性快乐,因此我们的观点更多指向有美德的行动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特质,它并不意味着一种道德精英主义的立场。把握有美德的行动需给相应的有美德者以快乐,不仅是把握有美德的行动自身所具特质之关键,而且还是把握美德伦理对恰当行为动机的强调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论伦理理解     
多元主义时代,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同主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当代世界,"伦理理解"的文化症候不断涌现,现实、历史与哲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期待"伦理理解"。伦理理解,包括理解"伦理"与"伦理"理解,二者构成了伦理理解的基本范型。理解"伦理",以伦理学基本问题(义利、名实、群己)的辩证统一,完成对于生活世界、语言世界和实践世界的辩证循环理解;"伦理"理解,以"伦理"理解世界,试图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我们"与"他者"的相互理解。走向当下现实的"伦理理解",从主体性视角就是"类本质"意识的觉醒与自觉而生成的"类主体",从伦理共同体视角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与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在”问题在哲学中始终是十分基本和特别重要的,甚至称得上是永恒的问题,围绕它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随着语言哲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使用了现代逻辑这一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个概念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刻画和说明。但是从我国出版的一些与语言哲学有关的论著来看,在有关现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的理解方面,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出在对现代逻辑的理解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从现代逻辑的观点出发如何理解“存在”。我认为,这一工作对于我国学术界是有意义的。说到“存在…  相似文献   

8.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蓬勃发展,在语言理解中出现了强调经验作用的新观点,这就是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根植于知觉和运动,语言理解就是对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建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是以理解者的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语言理解实质上是对语言所指代的情境的心理上的经验重演。在语言理解的体验观中,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心理表征和意图是假装中两种最重要的心理成分,关于年幼儿童是否能理解假装中的这两种心理成分,研究者们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3岁儿童就能理解到假装中的心理层面(心理表征、意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儿童到了6岁都仅仅把假装理解为一种外表上看起来像某物的行为,并不能理解到假装中的心理层面(心理表征、意图),而恰恰对假装中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才是假装理解的关键方面。这些争论可能与测试问题的推论方向与提问方式、对抑制控制能力的要求、假装动作与心理状态的平衡、任务情景与现实生活情景的联系、实验材料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结合执行功能、区分假装主体和假装旁观者、采用内隐的测试方法、关注与假装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发展等角度,对儿童理解假装中的心理表征和意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 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 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 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 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 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 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伊本·西那对作为理智认识对象的可理解形式所作的区分,以及对作为认识主体的理智所作的层级划分,对于理解其理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伊本·西那明确区分了非物质性形式和质料性形式,并暗示出对质料形式的进一步细分——第一次认识的质料性形式和再次获得的质料性形式。伊本·西那认为,非物质形式因其自身即是分离于质料及质料性关系的存在者,在认识过程中理智通过流溢的方式即可对它进行把握,而无须借助任何抽象活动;质料性形式则需要通过理智抽象活动来获得。因此,理智的抽象活动是理智最终获得可理解形式的一个条件。通过对理智不同层级的划分,伊本·西那进一步澄清了理智在获得可理解形式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他的这些努力为中世纪伊斯兰哲学家反思认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普特南曾指出,"我们关于合理性问题的讨论,持续了数十年而终无结论",这告诉我们"合理性"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由于"理解"活动往往处于某种"理由空间"中,因此需要我们依据合理性概念来判定有关理由是否有效。理由空间的性质在于,它是一种主要由"证言"(testimony)构成的论辩空间。已有的合理性原则要么与目的性、要么与真或事实、要么与模态概念相关,本文提出的两项合理性原则:一项是形式上自洽的"可信原则",另一项是内容上的有关可信度的"比较原则"。  相似文献   

13.
对智力概念理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中澳两国的成人和儿童对智力概念内容构成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但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品质及与智力有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很接近,这一结果有利于支持智力概念普遍性观点;成年人与儿童的观点比成年人之间的观点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似乎表明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个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各类被试对有关个性品质评价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有关“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性。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性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性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性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出现了一个有争议的术语:endliche heilige Wesen。按照流行的译解,这是指与"无限的神圣存在者"(神)相对的"有限的神圣存在者"。关于该术语,国内学者有如下几种理解: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所有人;达到最高道德阶段的智者或圣人;康德宗教学著作中的耶稣或圣人理想;人和天使;天使。但是,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偏离了康德的比较框架,未能准确把握endliche heilige Wesen在道德状态上的超人性,以及相对于人类道德进步的终极意义。笔者认为这个术语应该被翻译和理解为"终极的神圣存在者"。  相似文献   

16.
林丹青  曾雪媚 《学海》2002,(6):98-100
普遍语用学在哈贝马斯的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 ,是我们深入把握哈贝马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入口。可以说 ,普遍语用学的研究是交往行动理论研究的一个缩影。不理解普遍语用学就不能理解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与交往行动理论的研究一样 ,哈贝马斯也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普遍语用学的基本构想的。首先 ,哈贝马斯在对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经验主义语言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的批判中把自己的语用学和其他各种不同的语言学和语用学区分开来 ,从而显示出他自己的语用学的特殊性。在哈贝马斯看来…  相似文献   

17.
论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李伯聪语言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语音知觉阶段;语义理解阶段;句子和语篇的理解阶段;理解说话人实际意图的阶段。关于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的头一个哲学问题是: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何以是可能的?一个人为何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这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极简单地说,一个人之所以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一个极重要原因是不同的“自我”的个体——这时主要指“心灵”——具有同一性,不同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社会约定,而语言正是一种约定了的通讯工具。与语言理解有关的哲学问题还有哲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元关系中研究语言感知和理解过程。以往,许多人习惯于从两极对立、二元关系中思考问题,这往往使得思维简单化。现在,我们看到我们至少需要从四元关系(听话人或读者、说话人或作者、话语或作品、外部世界)中研究理解过程,这样才能使有关的研究工作深入下去。语言理解过程中的确定性和不定性的关系问题是另一个哲学问题,由于语言理解过程是一个选择与建构统一过程,是一个主动性与带有主观性的过程,绝对的、完全的确定性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决不应把选择与建构机制看成“制造”不定性乃至专门进行“曲解”的机制。语言感知与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即"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影响",然后指出"三个意味着"是进入新时代的标识,"五个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内容。虽然"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同层级的概念,但二者具有类似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它是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方略的"立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实践理解论”论纲刘少杰理解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本质,是展开于人类意识活动各种层面的总体性意识现象。无论在现有认识论还是在现有价值论或审美论中,都无法完整把握人类理解活动。因为现有认识论、价值论或审美论,都是以不同层面意识活动为对象的,在它们的范畴中只能把握到被划分开了的意识活动。“实践理解论”是突破现有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论的界限,以马克思实践观点为基础,批判西方各种理解论,把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理解活动的一种理论构想。一理解作为人类意识活动的本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本质和存在方式,理解中包藏了人生的秘密,理解始终是困扰哲学的难解之谜。不同时代的哲学对理解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建构了不同特点的理解论。首先形成理论体系的理解论,是洛克等人创建的、被后人称为“认识论”的近代理解论。近代理解论的本质特点是崇尚科学、效仿科学。具体说来,近代理解论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精神,以自然科学为知识基础,以科学认知为理解的典范,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为理解的原则与根据,以科学知识和科学真理为理解的追求与目的。根据近代理解论的这些特点,我认为,称之为“认识论”或“知识论”不如称之为“科学理解论”,因为后一个称谓不仅尊  相似文献   

20.
感悟理解     
在人际互动中,人们的心灵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受到伤害。这种经常伤害人心灵的,是一种被称之为不理解的东西。生活中做子女的常会因父母的不理解而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