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已经有层出不穷的见解。但什么是“经典世界”?应该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没有人这样提问题。对它的分析,正是本文的任务。简单地说,它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理解,或者一种讨论方式。有经典,就有经典文化。但研究经典,则不等于研究经典文化。研究经典可以选择特定的文本,研究经典文化则需要突破个别文本的限制。它需要在经典之间跨越,更可能延伸到经典之外。两者的差别,用通俗一点的比喻,正如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森林不只是树木的叠加,对土壤、气候、阳光、水分的了解,都是研究森林的分内之事。借“经典世界”这个概念,来对经典的历史文化作用及其机制作一个整体分析,目标不仅在于拓宽固有的历史视野,还试图从中获取某些具有哲学意义的观点。限于专业的原因,笔者的研究对象集中于中国传统本身。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古希腊哲学研究中应当区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只是在深入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所研究的对象才能够展现为一个明确的、富有层次和内在关联的问题域,而研究才能有效地、并且具有思想深度地展开。进一步地,本文指出,没有孤立的经典文本,只有置身于学术传统之中的活的思想,从而,这就要求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自觉地置身于从古代延续而来的一个漫长的经典诠释传统之中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只有以此方式,我们的古希腊哲学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专业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古希腊哲学研究中应当区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只是在深入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所研究的对象才能够展现为一个明确的、富有层次和内在关联的问题域,而研究才能有效地、并且具有思想深度地展开.进一步地,本文指出,没有孤立的经典文本,只有置身于学术传统之中的活的思想,从而,这就要求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自觉地置身于从古代延续而来的一个漫长的经典诠释传统之中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只有以此方式,我们的古希腊哲学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专业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齐勇 《孔子研究》2018,(6):157-158
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20世纪中国学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其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表现了怎样的意义、特点与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在与外来哲学互动中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中国哲学未来究竟应呈现怎样的形态?……这些长期为学界所讨论而又所困扰的重大学术课题,李承贵教授新著《生生的传统--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所进行的探索性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寻找答案。本人拜读之后,特提出如下几点感想与读者诸君分享。  相似文献   

5.
古今许多学问大家因其多方面的学术建树而具有多重身份,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也不例外.福柯因其不拘一格的开放式研究,而被称为先验论的历史学家、知识考古学家、现象学家、社会理论家、后结构主义者、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甚至被称为技术哲学家.那么作为技术哲学家的福柯到底对技术阐发了哪些真知灼见,他的技术思想对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具有怎样的启示性意义因而能担当起这一称谓呢?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大多语焉不详,未能从福柯的文本中析离出其真正的技术哲学思想,而在笔者看来,这些却是福柯文本中呼之欲出并对当前技术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身体哲学无论是在西方学界还是国内学界都已成为知识论批判的共同论题。然而,当西方的身体哲学乃至肉身哲学因偏解而深陷困境时,承其感召的国内身体哲学的研究亦鲜有出辙。究竟该如何理解身体?知识与身体又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该怎样显现中国身体哲学之风骨?中国的身体哲学为西方先验主义的身体观以及物性主义的身体观具有怎样的匡正?本文举引日本汉学家家井真之研究,为通达我们传统的体感文化框架及方法提示新径。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有了本学科“古老而年轻”的历史,这是伦理学自身的进步,也是哲学发展的进步。有待人们反思的问题是:伦理学离开哲学究竟能走多远?存在一个非哲学的伦理学吗?对道德的伦理学思考和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可能分离吗?真正的哲学不触及道德人生吗?真正的伦理学不是哲学的吗?……本文针对片面强调二者分离的倾向,力图通过揭示道德  相似文献   

8.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研究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纯文本性的,二是传记性的。前者意谓,将哲学作为外在的客观对象,偏重于思智的研究;后者则言,研究者带着自身的存在感知,通过理性的追问,探求人类历史明确的价值方向。此二者,近于金岳霖先生之语:"知识论底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底裁判者是整个的人"。余敦康(1930.6—2019.7)先生显然  相似文献   

9.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家们一致认为古希腊人泰利士(Thales,公元前624—547年)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士之所以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就是因为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提出了第一个哲学命题:“水是始基”。那末,为什么说“水是始基”是一个哲学命题?它的开创意义何在?它是怎样被提出来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仁与礼、礼的稳定与变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道德及人际沟通哲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第一,儒家仁和礼的关系如何?第二,儒家如何处理礼的稳定性和变革?通过符号学家索绪尔对符号结构和特性的描述,以及对儒家经典进行文本分析,可以认为:儒家的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仁自身必然含有实践的性质,而礼就是仁的外显形体。对于礼的稳定性和变革的问题,儒家指出:礼既需要稳定性,也需要变革的空间,而礼的变革是必须在礼的稳定性基础之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法国思想和卢梭哲学中,amour-propre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概念。但长久以来,研究者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集中体现在对卢梭文本中这一复杂概念的误译上(如"自尊"、"虚荣"或"自私"等)。作为一项预备性的研究,本文将讨论局限于对该概念之演化史的重审,并在此基础上辨析它在卢梭文本中的基本哲学内涵和译法(本文将其译为"自恋")。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物质?它的构造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很早前就已经激动了人类的头脑。为了对周围世界产生一种正确的看法,为了知道周围世界的基础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认识它,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科学就叫作哲学。然而,关于物质及其构造的问题不仅对哲学有意义,而且对我们的实践活动也有意义。为了学会如何控制自然界中所发生的过程,就需要弄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极动静观是宋明易学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周敦颐、张载、朱颐、王夫之等人辩论,逐步解决了太极如何生出阴阳二气,太极自身为什么具有运动变化的性能,现象世界又何以流转不已,也即物质世界怎样产生,又何以生生不息的重大理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5.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6.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7.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如何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国性与哲学性,向来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陈少明先生提出"做中国哲学"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做中国哲学"强调从哲学史梳理转向直接面向现实生活问题的哲学创造。而在哲学创造中,把经典文献视为古典生活经验,在经验的意义上,对古典文献的研究与对现实生活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做中国哲学"的方法,旨在贯通古与今,使今天的哲学创造能够激发经典新的生命力,使经典智慧能够继续引导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新的变革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变更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注重经济效益,成了众多人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势下,哲学有何作用?哲学研究什么?哲学怎样繁荣和发展等问题又重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