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三个诠释维度:即道德要求与政治效果的维度、道德修养与政治地位的维度、道德本体与政治制度的维度.这三个维度渐次演进,为思考道德与政治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立体化的参照系.比较分析三个维度的立论旨趣以及它们对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定位,可以发现儒家为确保善治从而对为政主体提出道德要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权衡各个维度的理论得失,则可知在道德进入政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避免德性的僭越,又要注意避免德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韩东屏:试析道德评价中的三对关系一.动机与效果从客观上讲,行为过程中动机与效果是否统一是因人、因场合而异的。鉴于此,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即考察行为者的动机,又要依据行为者的效果。在动机与效果分离的情况下,评价方式有两个要点:首先...  相似文献   

3.
德与法有机结合--论和谐医患关系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又要发挥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但道德是统帅.  相似文献   

4.
实践态度和行为手段应成为道德评价根据之一伦理学家把人们行为的动机与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是有道理的。然而,由于动机与效果各处于行为过程的始发点和最终点,相距较远,其内在关系很不稳定。由动机转化为效果需经由一个或长或短的实践过程。行为主体的实践态度与...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教育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师德性状况的时代性特点,对师德评价选择科学的路径提出了新要求:在师德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既要致力于实现社会对教育善的价值期待,也要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在师德评价的内容构建上,既要继承优秀师德传统,又要弘扬师德的时代精神;在师德评价的标准设定上,既要坚持师德的主导性,又要体现价值目标的层次性;在师德评价的方法运用上,应注意把握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这将有利于提升师德评价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发挥其对师德建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上海史室主任熊月之在《解放思想,推进租界史研究》一文指出,分析政治影响时,要注意分清租界客观影响与殖民主义者主观动机的界限。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动机与效果统一论”,不应将殖民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完全等同起来。事实上,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是复杂的、相对的,一种动机可以产生多种效果,一种效果也可以有多种动机导致。在价值判断上,要注意克服“非好即坏、非坏即好”的简单化倾向。不少事情,是非善恶交织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运行 ,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无法回避重要的课题。在网络道德建设中 ,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 ;在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坚持对网络主体的道德灌输、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 ,又要锻炼其道德意志并加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方面,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道德养成教育理念、道德养成内容、道德养成途径、道德养成方法等诸多方面。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有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上的根源,又与思想文化背景等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审视这些差异。既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优良传统,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奇同志著的《道德科学初学集》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表过的九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有一部分是针对当时道德问题的讨论而发表的。例如: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问题;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问题;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功利主义的问题;关于对立阶级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道德阶级性和继承性的问题等。作者在认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律的特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自律是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道德自律特性的分析,需要有一个宽广的平台,既要从道德个体的视角,也要从社会规范的宏观领域来考察.道德自律的特性表现为自觉性、为我性、内化性和开放性.道德自律的特性体现在道德发展整个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简论“道德失范”范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作为伦理范畴的“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本质属性,从理论上区分了“常态下的道德失范”与“转型期中的道德失范”两种类型,指出“道德失范”是社会发展中一种正常的现象,既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它在社会新价值体系或意义系统的形成和更替中体现的积极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学校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又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道德榜样三要素及其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形象的道德榜样,是真、善、美的感性呈现。在康德那里,即使道德榜样因其能够产生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而应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人们也不能因有这样的肯定而遮蔽了实践理性在道德生活中的绝对重要地位。我们在思考道德榜样问题时,既要吸取康德观点中的有益成分,又要避免落入绝对理性主义的陷阱;既要充分认识到道德榜样作为真、善、美的感性呈现的价值,又要不停留在其感性层面,而应当进一步深入到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实现对道德榜样这样的感性形象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个体道德意识是个体内化外在道德关系而产生的主观活动,亦即道德个体的主体性精神现象。本文着重分析道德微观,道德心理,揭示个体道德意识的特殊本质、完整的心理机制和辩证发展过程。 个体总是从自己出发,从自我的道德利益、欲望、需要出发,使外在的行为符合内在的动机,接  相似文献   

15.
休谟主义者的动机理论是当代道德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道德动机的产生离不开信念和欲望的结合,反对道德信念能单独、自在地激发道德动机。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与论证过程。其次,文章归纳了主要反对者的观点,即集中在对欲望和适应指向理论的质疑上。最后,文章利用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数据,提出道德信念自身无法自在地产生道德动机,回应了反对者的质疑,并认为这一争论是开放而持续的。  相似文献   

16.
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动态系统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基础上,Kaplan提出了道德动机的动态系统理论,把道德动机界定为认知和情绪成分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动态发展过程。该理论有其特定的提出背景、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证证据支持。未来研究应着力解决道德认知与情绪的关系、环境因素的影响、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以及研究工具的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道德判断的根据是什么?这是道德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人们做了诸多回答,如动机论、效果论、规则论、意愿论、美德论。[1]本文只考察动机论,并准备回答如下问题:动机论是不是有效的道德判断根据?在进入讨论之前,须做简单说明。第一,"根据"是一种解释与还原关系。在一个理论中,如果a可以还原为b,则b是a的根据;如果其他子理论可以还原为b,而b不可被还原,则b是最终根据。  相似文献   

18.
哲学本体论规定着伦理学的道德本质论.马克思哲学的物质本体论有三个特性:即辩证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因此,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实践唯物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特质的正确表述,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三者不应该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互补关系.在开展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中,既要坚持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实践唯物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析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道德情感主导下产生的道德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其道德情感的主导作用具有特殊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力;另一种是非直觉的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其道德情感的主导作用,在道德认知、利弊权衡和意向实施三个阶段与非情感因素相互渗透。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同时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即:在发生动机上具有冲动性,在发生频率上具有波动性,在过程与效果上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孟子德性修养过程的讨论,可以为信广来指出的孟子关于道德失败问题中存在的两点疑难给出解释:耳目之官是否为道德失败负全责,"心"又和道德失败的关系如何;名誉的追求为何一方面呈现积极的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又成为道德失败的缘由。从德性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看,一方面存在着阶段性的道德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个最高的道德准则,这使得孟子对道德失败的问题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通过对道德失败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孟子》中可以解读出从社会性欲求与儒家伦理之结合的德性发展维度。在这一维度中"他人的认同"和"好名"比起感官欲望的追求来说,有着更高的道德价值。虽然"好名"比起最终的道德动机之纯粹是一种道德失败,但是在能够放弃物质欲求而实践儒家伦理方面又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道德失败问题上,"好名"所象征的人的社会性一面可能在整个德性养成中成为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在德性修养的实践层面上,这样一种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的肯定也可能为从"四端"到"四德"逻辑上推类和情感上扩充所不能解决的德性发展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