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逵与宗炳     
张总  牛鹤 《佛教文化》1995,(3):14-15
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与中国的思想产生了冲突和交融,而且与中国的艺术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佛像及造物等艺术品的输入和刺激,中国也随之有了寺塔。石窟佛像和佛画,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 由于中国佛教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艺术家和匠师也必然投身佛像艺术的创制之中,这些艺术家和匠师也必然受到佛教思想的薰染。但是,艺术和宗教毕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冲突的原因及相适应的几个方面。认为,尽管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基督教是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回顾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与适应的历史,可以为探讨中国基督教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当前社会相适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佛教的传来对于中国绘画的思想内容和题材,都有很大的影响,丰富和加快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说到了唐代,这个外来的宗教艺术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风貌,彻底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张力。毛泽东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具备体现中国道德国情、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共同体精神、反对各种"中国式"旧道德和培育革命新道德的中国特色,同时展现其独特的阐述方法。认识和把握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中国特色与方法选择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思想,培育中国道德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以适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了创新精神 ,从而创造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雷 《天风》2018,(5):13-14
运用中国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来承载信仰、弘扬福音,使我国的教堂建筑逐步地走向中国化、本土化,这是福音本色化和神学处境化的具体实践和运用。走中国化道路是基督教在中国处境中安身并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督教并非"土生"于中国,却可以在中国"土长"。我们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使基督教逐步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彻底抛弃洋教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神学与经验     
正在圣经和传统之外,经验是又一个神学的资源。中国神学的思考无疑也离不开"经验"这一神学资源。就中国神学而言,这里的经验是指中国基督徒的群体或个体经验,包括生存经验、宗教经验、灵性经验,以及信仰实践、灵性实践等。这些经验和实践也是中国神学思考的来源和财富。"经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如"经验丰富";第二层意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建构经历了于中国哲学中寻找形而上学,认识到中国形而上学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别的文化意义,融会中西思想综合创新,反对中国形而上学观念等环节.现代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包含了两个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一是中国思想中本有的道论是不是一种本体论?二是中国古代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关系?只有将中国本有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而现代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多产生于西方,所以应该研究创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和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回顾,分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对本土心理治疗的影响,探讨发展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开创了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中国道路"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思想和实践中引领了"中国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儒家思想和心理咨询 杨国枢认为“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形塑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资源。研究中国人或者解决中国人的问题是不能回避儒家的。”由此可见,从儒家经典中找出有利于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促进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中国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寻求社会价值终极目标经历了漫长的艰难过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正确终极价值目标才最终被明确.这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更具根本性和终极意义.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人、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它又具有实现的可靠保证.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终极目标在当代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达,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不仅具有独特的中国魅力,而且是对美国梦的超越.中国梦是我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是鼓舞中国人民为其实现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论礼与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中国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礼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自黄帝垂衣裳,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中国礼文化就同步孕育、产生;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礼文化形成和传播中的重要礼器,在中国礼文化的认同建构与传播中具有其他礼器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而现代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多产生于西方,所以应该研究创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和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回顾,分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对本土心理治疗的影响,探讨发展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和同之辩"表现了中国古代"和"与"同"的区别与联系,"和而不同"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和"文化表现在物质形态、精神理念、生活习俗和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和"文化引领下的新中国和平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和"特色,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是中国和平外交中的核心诉求与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教会学校是天主教会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培养人才重要阵地,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各种各样的学校,天主教会学校在中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了。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教会创办了一所大学即辅仁大学,是中国天主教所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另外两所为上海的震旦大学和天津的塘沽大学)。辅仁大学为直属于罗马教廷教育部的天主教大学,是天主教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全国性综合性大学,1925年由美国本笃会创建。天主教会同时在北京也创办了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一、辅仁大学的历史沿革辅仁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爱国人士英敛之1913年在香…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习主席对中华文明做了许多精彩的论述,在具体阐释时,习主席指出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和重要意义:"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8,(1):35-3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问题导向和事件驱动成为基于中国经验的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因为研究议题的广泛性,研究方法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征。现有的研究提炼了一系列能够精炼概括中国经验的概念,但在理论构建上还存在不足。基于中国经验的政治学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中国会呈现重大而独特的发展特征和模式,为学界提供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学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会对这些重大现象提出更具理论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它把追求精神解放作为其理论指归,具有解放无产阶级的功能,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历史观,因此它改变了中国人精神发展的方向,重塑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再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