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天风》2015,(1)
<正>教会要传讲纯正的道,讲道事关教会的兴衰。信徒的生命光景是刚强茁壮还是软弱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充足而有效的灵粮供应。讲道是教牧人员的荣耀,如何对不同的人传讲并讲好永不改变的真道,实在是件大不易的事,也应成为教牧人员毕生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8,(17):38-39
一.历史沿革 陕西圣经学校,其前身是1983年开始举办的省级一年制的教牧人员培训班.当时面对百废待兴的教会事工,教会人才却严重缺乏,陕西省老一辈教牧同工认识到抓紧培养教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1983年借址三原教会创办了陕西省教牧人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4.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3,(10):32-35
现今的时代是需要青年人奋斗和作为的时代,青年人要担负起历史的重托。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是肘代赋予教会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信徒的信仰生活;直接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未来 怎样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工作,北京李永红牧师认为:青年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靠人才,希望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在教会中对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更是关系到教会的发展和前途,青年同工自身的教牧水平决定了教会整体的信仰水平。那么,作好青年教牧人员的培养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作好这项事工。  相似文献   

6.
<正>她与牧师丈夫搭配侍奉,一静一动,一内一外,一慢一快,相得益彰据去年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约有3.6万教牧同工(包括正式按立的圣职人员与专职传道员),他们在教会牧养与管理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事关教会发展大计,引起教会重视有加。但跟他们休戚相关的另一群人,则并不太被人们所关注,那就是他们的配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教会广大教牧群体中,除了少数单身者以外,大多是已婚者,其中又有夫妻双方均为教牧、妻子为教牧丈夫不  相似文献   

7.
倪光道 《天风》2006,(10):20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事关教牧同工的自身素质,也事关教会的整体素质。毫无疑问,教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我们同工的素质提高,而“忠心有见识”则是教牧同工素质的主要表观。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9,(12)
<正>奉献精神是基督教的传家宝,也是教牧人员的人生价值教牧人员是"领头羊",是信徒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教牧人员不仅要以口传道,还要以身作则、以行证道。教牧人员不仅是教会人,也是社会人,所以教牧人员也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教牧人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教牧的品格     
顾牧 《天风》2014,(11):22-24
<正>经文:《哥林多后书》4章1节至2节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今天,教会发展大多关注的是健全的组织、完善的计划、足够的资金和全备的人才,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教会所期盼的似乎是有组织能力和属灵恩赐的传道人,然而依笔者之见,今天教会圣职人员的教牧品德直接约束了教会的发展,教会发展的瓶颈也正是因为圣职人员教牧品德的局限。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14,(7):70-71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三自爱国运动需要继续深化,神学思想建设需要继续推进,教会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信徒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继续培养爱国爱教的教牧人才,并继续提高现有教牧人员的综合素质依然是陕西教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9,(7):8-9
教会历史证明,教牧人员在教会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神所重用的器皿,为主的福音摆上了自己,理所当然地受到众肢体的尊重和爱戴。本期约请了几位教牧同工,让他们谈谈教牧人员的家庭与生活,相信这是弟兄姊妹所关心的,希望他们的分享能带出读者的感恩和代祷,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他们的生活,以至让他们能更加专心地事奉上帝。  相似文献   

13.
王俊 《天风》2013,7(7)
今年,我国教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各项事工的发展,但"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参太9∶37)的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教牧同工,特别是人才亏缺教会的教牧同工以一当十,日理万机,事工繁忙,很难抽出固定时间进修、充电,久而久之不免会有"酒用尽了"的感觉.教会在急速发展过程中既碰上了新机遇,也出现了新挑战,遇到了新问题.教会如何进一步"得众民的喜爱",荣神益人,对今日教牧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牧同工要提高自己,成为合格的仆人,可以从六个方面加强操练.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仍处于稼多工少的情况。据很多教牧人员共识,现在牧养工作担子沉重,光靠少数教牧人员来牧养教会势必不能达到兴旺教会的目的。所以,在教会的牧养工作中,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充分发挥教会肢体的作用,这是圣经使徒教会留下的原则。我县有62处聚会点,遍极334个村庄,光登记的信徒有7000多人,可全县只有一名牧师、一名长老。别的不说,每年光到各点分  相似文献   

15.
陈逸鲁 《天风》2002,(2):50-51
“教牧辅导”(Pastoral Counseling)在当今牧养学上有着重要影响。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在教牧学上的反映。近20年来在神学教育中得到,海外大多数教牧人员或多或少都受到这方面的训练,中国教会在城市牧养中也应积极吸取这方面知识,并通过此了解当代教会在神学上尤其是人论上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教牧辅导在神学上有着几个主要原则: 1、完整的人观教牧辅导认为人由灵、魂、体三者构成,并且强调灵、魂、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三、安徽教牧培训现状的检视从笔者在各培训中心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对中心的主要负责同工访谈发现,同工们对教牧培训对安徽教会的发展与信徒质素的提升是肯定和推崇的。但正如基督教全国两会傅先伟长老曾说"因为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会在经济状况、教牧人员待遇、教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不平衡",~([2])安徽地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18.
蒙闽 《天风》2008,(24):12-1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村教会的现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致把农村教会办好,现提出几点意见,以供交流。 1、稳定、壮大教牧人员队伍,发挥其在教会中的特殊作用 自古以来,教牧人员在教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今天农村教牧人员队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教牧人员奇缺仍然存在。我们除希望神学院校不断培养输送人员进入  相似文献   

20.
蒙闽 《天风》2008,(2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