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研究以113名7、10、13岁的儿童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注意、工作记忆与推理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7~13岁期间,注意与工作记忆在推理能力的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作用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略有差异;在儿童7岁时,注意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不显著;到儿童10岁时,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均显著,但工作记忆开始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13岁时,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并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每种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从人出生的那一天起,这种传统的文化就开始影响他,塑造他。除了家庭和一般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影响外,学校教育同样是孩子们社会化不可忽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育能够非常系统而又高效率地把社会规范、价值观,道德、知识,技能灌输给学生。这样,学校教育在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容方面的作用便是显而易见的了。对小学课本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他对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形成等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家庭环境中各因素进行的。本通过查阅献,把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分别从物质环境因素和心理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市三所幼儿园553名3~6岁幼儿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家长教育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气质以及儿童人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父母教养方式在教育价值观和儿童人格间起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儿童自身气质特点的调节。结果表明:(1)教育价值观关系性维度正向预测了儿童人格的智能特征;教育价值观好行为维度正向预测了儿童人格的情绪稳定性;(2)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在关系性与智能特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教养方式溺爱性维度在好行为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气质的情绪性维度和反应性维度分别调节了教养方式不一致性和溺爱性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自我控制水平与父母教育观念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儿童自控水平与父母教育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父亲与母亲的教育观念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到的作用而不能相互替代;父母对子女自控的期望水平对儿童自控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从性别差异上,母亲对男女儿童自控的影响是一致的,而父亲对男孩没有影响,对女孩则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同伴侵害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变量,采用同伴提名、儿童自我知觉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和班级戏剧问卷对武汉市某小学3-6年级445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和整体自尊是同伴侵害与孤独感间的两个中介变量。 在考察单一变量的中介作用时,同伴接纳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其孤独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整体自尊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其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同时考察同伴接纳与整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时,同伴接纳与整体自尊在同伴侵害与孤独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且,由于同伴接纳对整体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同伴侵害对整体自尊的预测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情绪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儿童的情感、情绪的发展,对其健康、学习和个性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教育实践表明,很多儿童学习落后或品行不良,常常是由于一些不良的情感体验所引起。因此,探明中小学生情绪发生的原因,对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个性是十分必要的。关于情绪动因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多见于描述。对这一问题能否作数量分析,我们想进行一下大胆的尝试,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小学生情绪发生的原因及这些原因在不同年龄的结构做一些初步探讨,以便为中小学教育实践提供一点参考资料,并为开展中小学情绪问题的研究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跨文化的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来说是比较新的。虽然在本世纪初就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到六十年代从跨文化观点系统地论证心理学的争论才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首先接触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跨文化的观点加以研究。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指出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环境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如何起作用?民族差异对儿童认知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具体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云南实际出发开始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连云 《心理科学》2013,36(4):922-927
为考察、检验学业成绩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变量,采用同伴提名问卷、依恋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调查了4—6年级438名儿童。结果表明,在考察单一变量的中介作用时,亲子依恋、同伴拒绝分别在学业成绩与儿童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接纳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当同时考察亲子依恋、同伴拒绝、教师接纳在学业成绩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时,三种社会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教师接纳、同伴拒绝和亲子依恋是学业成绩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展望,认为到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知识化、推理化、小型化以及在价格上的大幅度下降,微电脑将会影响着整个社会,也必将冲击现有的教育模式。将会出现新型的智能专家系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环境;同时由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化,将更有利于儿童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可以预言,微电脑将会成为21世纪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有效工具,起重要作用:①极大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内容;②提供给儿童更多自由创造的机会;③改变汉字的教学方式;④促进儿童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使儿童在游戏中训练自己的智力;⑥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同时,21世纪的微电脑教育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儿童对父母的情感或信任感可能会发生变化。第二,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化过程的发展将无能为力,成为21世纪的突出问题。第三,在培养儿童的某些智力上有困难。第四,早期教育的某些目标可能会受到损害。第五,将对儿童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