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年,神会的思想资料由于胡适先生的发掘,引起了国人的注目。但是,人们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而对他思想体系本身的分析却着墨不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神会的佛学思想作一分析,以求教于佛学界的专家和学人。一、佛性论,神会学说的理论基础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它是众生普遍具有的得以成佛的质因、根据和可能。神会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佛性不与众生分立,它就存在于众生之中,众生本自有之。就众生成佛的因素、成佛的可能来说,“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神会语录》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禅风炽盛,许多士大夫皆有参禅学佛的爱好。禅悦法喜,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解脱,在诗词创作上,禅宗典籍和语录也给他们带来了遣辞的丰富与造意的突破。在文学写作上特别注重创新,强调要“不作牛后人”的北宋名家黄庭坚,在“以禅入词”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别开生面。这些尝试有:  相似文献   

3.
两种明清时期署"曹溪原本"的《坛经》,实际上是德异本和德清勘校本。《坛经》存本有敦煌本、存中本、惠昕本、契嵩本、过渡本、德异本、宗宝本、语录本和德清勘校本。德异本和宗宝本都是契嵩本的改本,德清勘校本与宗宝本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同样属于契嵩本改本。开元二十年(732)神会在滑台大会藉其师慧能得受"相传付嘱"的达摩传法袈裟,辨邪正,定是非,大获成功。但该袈裟在神会圆寂(758)后一度送京供养,并传说早已被则天皇帝转赐智诜和尚,在蜀地递代传承,于是神会弟子根据神会著作及《曹溪大师别传》一类资料,在慧忠圆寂(775)前已编成《坛经》,力图通过"《坛经》传宗"延续自己南宗顿教的正宗地位。敦煌本之前不存在所谓的"曹溪原本"。  相似文献   

4.
徐琳 《法音》2024,(1):28-33
<正>禅宗发展到宋代仍处于兴盛期,与唐代相比,宋代禅宗的盛况主要表现为语录、灯录的涌现。禅宗语录在唐代已经出现,至宋代数量更多,同时出现了大批灯录。语录、灯录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禅宗由“不立文字”转变为“大立文字”。文字禅、看话禅在宋代大为兴盛。“文字禅”即以举古、拈古、颂古的方式,阐发禅门义理。所谓“古”即古德公案,宋代禅录常常将早出禅宗语录、灯录中所记载的能够判定是非、衡量迷悟、具有经典性、  相似文献   

5.
陈来 《中国哲学史》2001,(1):101-112
前 言阳明先生语录 ,生前由薛侃在虔州曾刻《传习录》 ,收其四十六岁以前讲学语。阳明死后 ,钱德洪、王畿讣告同门 ,并约定三年后将各门人弟子所录语录 ,统一汇寄于钱德洪处 ,以便编辑刻行。后来 ,王门弟子依照约定 ,陆续将各自所录寄钱德洪。钱德洪收到这些语录后 ,又增入他自己和王畿平时所录。这样 ,在阳明死后三、四年 ,其讲学语录已由钱氏大致收罗完毕。但是 ,钱德洪与编辑《朱子语类》的朱门后学不同。朱熹后学黎靖德把朱熹的全部语录编辑为《朱子语类大全》加以刊印 ,钱德洪却没有把收集到的全部阳明语录刊印出来 ,而是在他所得到的…  相似文献   

6.
祭山会又名山神会、塔子会(“纳黑西”,即山王会),也有称为祭天会(“莫都士”)的。它是古代羌人祭祀山神,祈求山神、天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会上由羌族巫师(“许”)演唱羌族史诗,教育后代团结友爱,共同维护本寨羌民利益,制订或重申乡规民约,强调封山育林,保护庄稼。  相似文献   

7.
上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章”所记应该是同一件事,但两者在称渭、篇幅、结构、文字方面却差异很大。从这一现象推测,当年孔门七十子后学有记录孔子言行的风气,他们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记录孔子言行的素材,今本《论语》就是从七十子后学的笔录素材之中精选出来的,它是孔子语录的“节本”或“精华本”。而在另一方面,七十子后学又在原始笔录素材基础之上进行扩充和阐发,大小戴《礼记》中记载孔子应对弟子时人的文章以及上博简《仲弓》、《子羔》、《鲁邦大旱》等,就是孔子语录的“繁本”或“扩写本”。  相似文献   

8.
慧能以其出身寒微,不识文字成为诸多佛教宗派创宗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人”;由他创立的禅宗则以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在隋唐各宗中独标一帜;慧能的语录,即《六祖坛经》更以其打  相似文献   

9.
研究《管子》古代版本,不可忽略书前刘向所写的《管子叙录》。《叙录》乃刘向给汉成帝所上奏书,写道:“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大臣向言: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按:其下概述《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仲传,不再引。)  相似文献   

10.
每每翻开《格言集》之类的书,几乎本本都有中外名人谈“制怒”的语录,且都千篇一律地讲发怒怎么怎么不好,规劝世人要注意“修养”,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要下决心克服易怒这个“恶劣天性”等等。 确实,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大发雷霆,甚至丧失理智做出蠢事,确实于人、于己、于事都有害,是很要不得的。但遇事不加分析,一味讲“制怒”和“容忍”,也大失偏颇。宋代学者黎靖德说得很辩  相似文献   

11.
顺叙,是常用的一种写用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顺叙看起来没什么,做起来并不容易。初学写作的同志,由于没有掌握“顺叙”的技巧常常把文章写得平铺直叙、淡而无味。因此,认真地研究一下“顺序”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重读《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故事,仔细分析故事中顺叙手法的使用,觉得很受启发,施耐庵不愧为大手笔,他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有声有色地叙写了打虎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刻划了打虎的英雄,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在运用顺叙手法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忠信之道》校释1.不访不富,忠之至也;不是、弗智(知),信之至也:“宫”字疑为从、告声文字,当释为“造”,训同“狡诈”之“狡”。战国文字中“造”字有写作“造”者(见高明《古文字类编》,其右旁所从与此相近。《诗·兔》毛传:“造,伪也”。《周礼·大司徒》  相似文献   

13.
奥古斯丁的“人的受造”学说是其人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如下三方面进行阐释:(1)人的造成与天使及其他万有的区别。(2)受造之人的理智性、血气性及位格性,人的位格本所包含的不朽性。(3)男女的平等性和分工关系。奥古斯丁由人作为“上帝形像”的观念,论证了男性和女性是始于“原因性的人”的关系性实体。  相似文献   

14.
神会的心性解脱思想总体上来说仍然是慧能南宗禅的"自性解脱"观。不过,神会又特别突出了众生心中所具有的"知解"之性。"知"即众生心的体性,为众生所本具;同时也是众生"识心见性"的能动主体,所谓的"解脱"只有通过众生心所本具的"自然智"发起对寂静之心体的观照作用,在"知"与心体"相应"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同时,神会在强调"知解"在众生解脱道路上的重要意义时,又特别突出"善知识"的指授作用对解脱成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批判神秀北宗的不究竟的禅法,弘扬慧能南宗的顿教禅法,神会引经据典地从佛性本体论、无念无住的修行方法论和顿悟境界论等多方面对慧能南宗禅法做了非常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上的论证和发挥。神会禅学立知见,注重知解,神会的顿悟说注重于解悟,神会禅学的这种特征是应该结合当时的禅学背景才能恰当地理解的。与后来侧重于从实践上发挥和发扬慧能南宗禅法的禅派不同,侧重于从理论上论证和发挥慧能南宗禅法的神会禅学是有它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的,神会禅学是禅宗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开篇——问题提起 在道教仪礼中,有和所谓斋·蘸相并列的,称为上章的仪礼。《隋书·经籍志》“道经叙録”介绍上章称: 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贽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相似文献   

17.
黄元吉,名裳,清末江西省丰城人。著有《乐育堂语录》、《道德经精义》。其姓字与元代净明派黄元吉相同。其丹功为中黄直透。他的基本思想是: 一、理气合而生万物黄元吉说:“夫太极,理也。阴阳,气也。理气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焉”(《乐育堂语录》卷三)。他认为,“理”与气相结合,即生成天地万物和人。“理”是什么?“理”即是太极,即是性命,也就是性。通俗地说,理即性,乃指心中至善之理。所谓“理气合一曰仁”(《道德经精义》第五章),归根结底,就是说天地万物和人是由“仁”  相似文献   

18.
在《坛经》版本讨论中,德清勘校本《坛经》长期未得到关注。以数种新见《坛经》刊本为依据,文章明确了德清勘校本在明清时期有曹溪本、真朴重梓本、海幢寺本、鼎湖本等重要刊本,并经如皋刻经处最终定型为没有序跋的“曹溪原本”。根据《重刻法宝坛经凡例》,可以肯定德清勘校本原本署“门人法海编集”,节目有“品”字,经文称“惠能”而不是“能”或“慧能”,神会行迹见于“机缘品”而非“顿渐品”等。该刊本清代至今在《坛经》诸本中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黔僧语录》、《续黔僧语录》《了尘和尚事迹》属于黔灵丛书之三、之四、之五。黔灵丛书是由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和黔灵山弘福寺联合编辑的大型佛教丛书。整套丛书近四百万字,除已出版的《黔灵山志》。《锦江禅灯》、《黔南会灯录》外,今又推出《黔僧语录》、《续黔僧语录》和《了尘和尚事迹》三本专著。5月25日,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贵阳黔灵山弘福寺为此联合举行了三本书捐赠首发式,到会者除了文史界、宗教界的专家学者外,贵州省党政领导和新闻媒体也出席了首发式。 上述三本专著的出版,不仅为研究贵州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神会与宗密     
神会与宗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往多认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差别,因此时 常不加考察地将一方文字用来说明另一方文字。本文认为二人思想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差别更 大。文章从二人对“知”的理解、“顿悟渐修”以及“如来藏与般若”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二人之间的不 同,并尝试说明了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