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析"好看"、"阶梯"、"四子"的含义入手,以《近思录》和朱子《四书》所收"四子说"的比较为中心,证明以《近思录》为《四书》阶梯既不符合该书编撰意图、内容主旨,亦与朱子《四书》优先原则,及朱子治学经历、教学之道相冲突,当是陈淳之见,而非朱子之言。  相似文献   

2.
吕祖谦与《近思录》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思录》是理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由朱熹与吕祖谦共同编辑完成。但是,多少年来,许多学者习惯于把其著作权归之于朱熹,而无视吕祖谦,径称《朱子近思录》。笔者经过对《近思录》所选条目的思想倾向及他种文献有关记载的考察,认为吕祖谦在《近思录》的编纂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主导作用,那种将《近思录》仅视为朱熹著作的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王玄览在《玄珠录》中运用重玄学方法批判了由心所规定的时间,主张一种在道的视域中的时间。心的时间的核心命题是“一心一念里,并悉含古今”,其全部内容是由抽象的过去、现在、未来所构成的三世。王玄览对心的时间的批判与他对心、言、知见等世法的批判是一致的,但批判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批判的结果也不是执着于无心、不起言与不见,而是彻底否定一切有无相分的世法。如此一来,一种处于基础地位的道才能自然显现出来。道的时间被表述为“道性无生灭,今古现无穷”。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在<湖上闲思录>这本书中,以散文的笔调纵论古今,畅谈人生,论及了30个关乎自然、人文、社会的话题.这些话题既对立又统一,涵盖面极广,引申义极深,对我们理解人生,感悟生命都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易》由卜筮以求利而发展到以德义建利、生利为重的一部典籍,有一个逐渐转变、衍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周易》德义利三者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周易》德、义、利三者是圆成统一的,德以正义,义以定利,利以和义,义以进德;进德修业,使人身心两皆受用,给生民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营养。但也不否认,《周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德义的推崇和倚重。  相似文献   

6.
朱熹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义利观的问题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范畴的角度看,它具有事实判断、价值判断等多层面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伦理范畴之网上的纽结,内容丰富杂芜。从历史上看,义利范畴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自战国后为各家各派思想家所重视,影响至今不辍,是弥  相似文献   

7.
张玉晶 《管子学刊》2023,(3):118-128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否为专制的问题从未缺乏过探讨。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础上建立新制,是现代新儒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钱穆以重述汉、唐、宋、明、清五代政治历史的方式为中国古代政制“非专制”辩护,主张新制构建应根植本民族的政治传统,秉承因时损益的政治发展态度,保持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敏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而张君劢则以儒者兼政治人物的双重身份,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专制”,新制的建立需要站在中国自身的实际立场,结合中西制度优势,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实现立宪民主。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既要正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也要明确“专制”概念的中西差异,而不是一定贴上“专制”抑或“非专制”的标签,这才是古今之分中构建新制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8.
9.
刘智《天方性理》图传的"最初无称图"中设了三个问题,并以三个问题的逻辑推进为线索解释苏菲认主学的最高本体论原则"最初"或"真体",即绝对存在、本体。所设问题表现出显著的中国哲学问题意识。本文着重从文本上分析刘智《天方性理》"最初无称图"中所设的问题,并在苏菲认主学语境下与本经首段之所从出的《昭微经》进行对比,考察刘智在中国哲学语境下问题意识的转变和丰富。藉此以洞察先贤在伊斯兰中国化过程中进行形上体系建设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反思历史上义利之辨,首要的问题就要考察历史上义利之辨的过程及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宏观地说,曾出现过三次高潮,即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之辨,宋明时期的义利之辨及近代社会(鸦片战争——五四时期)的义利之辨。春秋战国时期围绕着义利问题,儒、墨、道、法几个主要学派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最早系统地论述义利问题的是孔子。他把“义”规定为“礼以行义”以左传·成公二年》),即宜于尊卑上下的宗法等级关系。至于“利”在孔子那里,主要是“私”或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1.
<缁衣>、<中庸>、<表记>、<坊记>、<五行>这五篇作品出自子思学派,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小的看法,而频繁引<诗>、解<诗>、论<诗>,又是这几篇文献的共同特点.本文发现大毛公<诗故训传>已经称引子思学派的作品,由此进一步可以证明几篇备受争议的子思学派的作品均出自先秦.本文也申述了子思学派之<诗>学可以成立的理由,认为子思学派是七十子之后儒家<诗>学的集中代表.本文同时梳理了子思学派引<诗>之范围和原诗的主题,并初步归纳了子思学派引<诗>的体例,以便深入讨论子思学派之<诗>学.  相似文献   

12.
《墨辩》是指《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它们是后期墨家所写。 《墨辩》有完整的、深刻的逻辑思想,其中包含着卓越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李约瑟教授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  相似文献   

13.
道教书名。或称《甘泉仙源录》,简称《仙源录》。内容多集自当时名家所撰的全真道碑记拓本。全书10卷,收入《正统道藏》。因自序称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1159)夏,在甘河镇遇真仙,“饮之神水,付以真诀”,弃家修道,故名。该书首录元世祖至元六年(1268)褒赠全真道北五祖、北七真的诏书。正文前8卷为全真道祖师爱弟子和再传弟子六十余人的道行碑文,后2卷为全真道的宫  相似文献   

14.
堪称马克思思想眼睛的《论犹太人问题》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学术探索,留下了大量的富有启迪性的解读。这些解读尽管角度各异,妙论纷呈,但就解读诉求来说,可以归结为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与择其要旨。就择其要旨来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表述的观点可概括为:(1)人权天然属于犹太人;(2)现代人都是犹太人;(3)人的解放与希望在于告别犹太人,成为新人。概言之,马克思对犹太人的剖析就是对现代人的剖析,含蕴在其中的对犹太人的反思正是对现代人的批判性反思,他希望人们告别那种视金钱为上帝、视人生为利己的占有性人生的现代性观念。  相似文献   

15.
存在是哲学的恒久主题。尽管追问和沉思的方式可以各异,但哲学之思总是不断地指向存在。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的早期文本《老子》同样表现了对存在的关切。以道之总纲,通过终极之道与人的存在、道与德、既定之“有”与未定之“无”、超越在场与守护可能等关系的论析,《老子》展示了对存在的深层思考。一相对于先秦时代儒墨二大显学,《老子》似乎对形而上的问题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以道的辨析作为全书的出发点,一开始便展示了一种形而上的视域。而在《老子》哲学的展开过程中,我们确实可以一再看到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追问和沉思。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6.
正《开元释教录》([唐]智昇撰/富世平点校,中华书局,2018年)是在诸家佛教目录的基础上补阙订讹而成的,记事完备详实,所以,后世经录皆取为范本。后世历代大藏经除壹两种之外,全部仿照本书体系加以编撰。本书在保存佛教第壹手数据上的文献价值,在完善佛教目录编撰体系上的理论水平两大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称之为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7.
《宋僧录》于2001年12月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该书是首部汇辑宋代三百年间僧人传记资料的工具书。作者遍查现存有关宋僧事迹的典籍,如: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续藏经、宋元文集、史籍、方志、碑帖、子书等,共引用典籍凡一千一百多种。对所著录的僧人,皆撰写小传,考述其字号、姓氏、籍贯、师承关系、主要行迹、生卒年以及著述存佚等情况。每一僧人传记下均著录资料出处。凡有异说,则并存,以供研究者参考。本书的出版,将填补宋代文化及中国佛教研究方面的空白。本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著录宋僧计六千多人。附有引用书目,人名索引,别…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全集》之《年谱》和《年谱附录一》皆称《山东乡试录》出于王阳明之手,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一观点存有争议。查考明朝相关的科举制度和上海图书馆所收藏之《弘治十七年山东乡试录》,可以确证《山东乡试录》非出于王阳明之手。  相似文献   

19.
对于类概念的自觉认识是逻辑学赖以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亚氏逻辑还是《墨辩》逻辑都是在类概念的基石上建构的。类的同异关系是推理的基本依据。但是,尽管两者出发点相同,《墨辩》与古希腊逻辑却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由于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是为求知而从事学术研究,纯理论地研究逻辑,因而亚氏在建构逻辑体系时,主要研究的是撇开内容的思维形式的结构,并建立了以三段论为核心内容的演绎逻辑体系,因而使古希腊逻辑具有人类科学思维一般工具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彭国翔 《现代哲学》2004,2(1):59-66
对《大学》中“格物”观念的不同理解与诠释,可以反映朱子学与阳明学这理学传统两大典范的基本差异。但中晚明阳明学“格物”观念的发展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由中晚明不同阳明学者的格物之辩可见,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观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以聂双江、王宗沐、王艮以及刘蕺山等人为代表,将“格物”完全收缩到自我意识的领域,不免取消了“格物”这一经典用语本身所具有的面对客观事物的致思方向。另一种以王龙溪、周海门、欧阳南野、王塘南等人为代表,通过将“物”理解为意向性中的对象或者作为各种实际生活行为的“事”,使“格物”工夫不再是一种单纯自我意识的孤立活动,而是展开于自我与外界事物的关系结构与互动过程。在后者看来,如果说朱子学的“格物”“忘内求外”而不免“逐物”的话,前者则又“务内遗外”而不免“绝物”。作为一种既不“逐物”又不“绝物”的“合内外”工夫,后者其实是阳明晚年成熟“格物”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反映了阳明学在与朱子学互动过程中由反对到吸收的动向。并且,这一动向在中晚明一些朱子学者的“格物”观处也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