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是指人们同等享有社会权益,同等履行社会义务,具有时代性、公平性、人民性、传承性、多维性等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倡行平等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使命以及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理性应对当前落实这三重使命所面临的挑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体现了科学无神论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唯物论无神论思想,需要批判地研究和继承。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正确把握科学无神论研究宣传教育的定位。在中国共产党内、共青团内、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宣传领域,应该鲜明地提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御各种有神论的影响。在揭批邪教、迷信活动和伪科学斗争中.应继续充分发挥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作用。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要严格遵守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适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推出了幸福、美丽、创新等价值观念,为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提出了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等价值观念,在价值观上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外贯通,它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的体系建构趋于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和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党和国家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又发布了《关于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意见》,要求通过宣传教育、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示范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思想和教规教义,成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其核心就是社会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社会思潮多样性的背景下,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通过核心价值观认同,来促进社会认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公共政策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有其传统道德渊源的。考察中国传统道德,忠德除了包含等级专制意蕴的忠君含义外,还包含有忠于社稷的爱国情怀,忠于职守的敬业态度,忠信为本的诚信原则,忠恕待人的友善精神。忠德的这些原初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呈现出一一对应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对传统忠德进行当代转换,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种转换可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大学田海舰教授的新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于2015年6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从历史、理论、实践、现实、主体"五维视角"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一是历史的维度。该书从历时性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行了考察和梳理。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八大强调"倡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宗教事务局印发《关于在宗教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国宗发[2014]26号)。要求宗教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教规制度,制定信教群众行为规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宗教界的日常宗教生活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韩禹锋 《美与时代》2016,(10):122-123
当前,油画艺术发展速度加快,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油画艺术看,具有独特的魅力,且在社会公众心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油画作为艺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等,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人民思想价值观念的高度统一,且现代油画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国家艺术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绝不可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这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就等于失去吸取营养的活头源水,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更谈不上开创未来了。为了易记易行,可以尝试着将中华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仁义信和、民本大同",并赋予其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任何时代的社会实践都体现并追求着某种价值,不同民族正是在自己独特的实践中形成并凝炼本民族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冲突与整合中占据优势地位具有引领性作用。公民认同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个体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是未来的高层次宗教人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对象。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做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一、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利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能否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需要现实条件的支持。目前,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其理论前提、传统价值观渊源和现实逻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科学地梳理和论证其与人类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理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凝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生成的视阈去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其内在逻辑联系,揭示其变化发展规律,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杂志社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理论与现实"学术会议于2015年1月16~18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特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以及学术媒体代表参加研讨。与会代表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主题,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和研究的历史脉络,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观点,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实践中的经验与分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宗教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积极成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得到准确和有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才会获取正确的方向。因此,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理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路径。同其他路径相比,美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美育的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动之以形、动之以情的特性上。话语介入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美育策略,可以通过情感体验与理论说服相融合、有意识宣传与审美化的无意识呈现相融合、营造仪式感、构建主流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审美化环境等手段,让话语以内隐的方式,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介入,积极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的构建,使个体价值观念不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真正达到"落小落细落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