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 7月 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时强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 ,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 ,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这是党和人民对《文史哲》编辑人员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的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70年的伦理学始终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发展,期间有辉煌,也有坎坷。跟随着"雄狮"醒来的步伐,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科体系的快速成熟和学科实践价值的凸显,使得伦理学雄踞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殿堂,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立军  于红 《学海》2003,(2):8-12
20 0 2年 4月 2 8日和 7月 1 6日 ,江泽民同志相继考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并就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提高全民素质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治党治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 ,必须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同样重要 ,都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  相似文献   

5.
李铁映同志在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期间,倾力推动全党和全民族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体制改革和创新,领导和参与了民主、劳动价值论、全球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一位永不停止思考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精神,促进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一九九八年末,就召开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这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开创新局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一、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新…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精致稳妥的阐释性研究比易生争议的创造性研究更能得到肯认和好评。但思想才是哲学的灵魂,创生新思想在哲学研究直至哲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核心意义。当前哲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共同体更热衷于学术阐释,而对思想创造显得相对淡漠和苛刻。为此,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认识既有的哲学研究方式。一方面,哲学繁荣的实质并非表面的学术繁荣,而是深度的思想繁荣;学术繁荣并不必然通向思想繁荣,甚至可能导致思想凋零。另一方面,人们一般囿于思维定势,更倾向于接受"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创造性思想则容易陷入"费力不讨好"的境地。因此,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哲学实质性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共同体需要高度自觉地鼓励和包容思想创造。这就需要在当下着力强化趋向创造的阐释进而在阐释中加以创造,并构建鼓励和包容创造性思想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走出思想创造的困局。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宗教学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中愈发重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宗教学便是其一。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宗教学更是"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值此宗教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关于卢梭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与意义问题,不仅存在着自由主义的否定性与共和主义的同情式理解的分歧,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纷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中,以德拉-沃尔佩为代表对卢梭的民主政治哲学作出了"近马克思主义"的充分肯定的理解,而阿尔都塞则以一种解构阅读方式指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个矛盾重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陷阱。作为阿尔都塞的学生,朗西埃同样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先是指出了卢梭式的共和主义的共同体民主政治之不可能性,但随后又认为现代民主的可能形式是一种充满着歧义与纷争的冲突过程。迥然相异的解读模式说明卢梭仍然是当代政治哲学不可绕过的重要思想资源。但由于缺少直接的政治实践经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卢梭政治哲学的过于文本化的解读,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具有建设启示意义的现代民主社会具体的治理体系理论与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0.
自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西方思辨哲学的失望态度,消解了传统哲学问题后,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界弥漫着哲学危机论、终结论之类的悲观情绪,寻找当代哲学的出路成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拯救哲学危机的努力使当代哲学走向了多元化的场景。但这是一种哲学的转换、转向,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这种转向表明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在寻找新出路中开拓发展,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实践理性转向和实践哲学的繁荣,便是标志。与此同时出现的生活哲学的复兴,标示了重新回归实践和生活已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活哲学与哲学生活的关系、生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和生活哲学的涵义与特征是深入开展生活哲学研究的三个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历史唯物主义"改变世界"之维及其根据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任何一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内在地包含着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追求,但是只有马克思把"改变世界"作为哲学的主题,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使命。而且,这个"改变世界"之维不是在一般认识论意义上讨论"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2016年5月17日)上,首次把宗教学列为"加快完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重要学科之一"。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深入开展宗教研究、普及宗教知识与宗教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视野,从国际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试论"全球宗教问题"的严峻性、"世界宗教知识"的必要性,以及深刻领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在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这一系统工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重视人...  相似文献   

14.
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是一种与分析哲学相对立的社会科学分析进路。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的兴起,围绕"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认知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实用主义"新诠释学"、先验诠释学、系谱学诠释学、激进诠释学、弱化诠释学等多种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它们的发展将决定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能否成为不同于分析哲学进路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自然巨系统的整体性关系把握历史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独在哲学历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诸学科,也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历史规律体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其所影响的整个世界之中,它既不能脱离人类实践活动而存在,也不能离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得到日渐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今天,人类实践活动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驱策着人类必须从大时空的尺度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宗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为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实践以及深入实施其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同大家一样,怀着喜悦的心情,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国家设立的多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应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大题目,需要各方面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这更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这里,我讲几』点意见。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深刻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实践。当前,无论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无限丰富、层出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印度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不研究它极其丰富的历史,是不可能正确而深入地了解它的。印度的古代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它在科学、艺术、建筑学和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印度思想方面最伟大的成就却是哲学,问题不在于印度的哲学有它丰富的历史,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哲学悠久。印度哲学的卓越地方是,它具有极其广阔的眼界,但没有妨害思想的深入。它研究了自然科学、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针——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贾轸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它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健康发展和繁荣强大,建构正确有效的治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积极有序地展开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实践行动。这是中国国家治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正是基于此,国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力量,对这一主题展开了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面对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