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刘力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5):815-825
污名应对是指被污名者运用不同策略来反抗社会赋予他们的贬低性标签的动态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在从站在污名施予者的立场考察污名的影响转向到强调被污名者作为主动应对者。目前,对污名应对的研究有三种理论取向:权衡比较取向、认同威胁取向和个人与情境互动取向。污名应对研究对于改善被污名者的心理健康和改进消除污名影响的政策等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可隐藏性污名应对的研究,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研究范式,关注污名应对的纵向研究,加强污名应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名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的、侮辱性的标签,对被污名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污名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首先介绍了几种污名的相关定义;然后介绍了污名的心理效应,包括污名他人的功能,污名对群体和个体的影响,以及社会公众对污名的态度和应对过程;第三介绍了两个污名研究的主要领域:一个是污名群体知觉、应对歧视规律的污名歧视研究,另一个是可隐匿污名的相关研究,如隐匿污名的心理过程,隐匿的情绪反应以及揭示污名的心理意义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几点展望,可隐匿污名的相关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和消除污名消极影响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3.
常人道德是道德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经常存在的道德行为类型和道德境界层次。它既不是道德上超凡脱俗的圣贤或先进的“君子”,也不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小人”,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中人”之性和“常人”之德。“常人道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其行为特征既非应当,也非失当,而表现为正当。第二,其价值观是义利兼顾的;第三,其人己观是人我两利的;第四,其行为动机是追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统一。常人道德的存在是一种道德生活的常态真实存在。常人道德的义利统一、人己两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现代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常人道德是道德的中间层次与境界。研究常人道德并给予道德上的正面价值评价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克服我们过去的那种善恶两极的对立道德思维方式,有利于真正实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现代道德精神,有利于当代道德研究面向生活和民众,从而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时勘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23-131
艾滋病污名主要包括实际污名、感知污名和自我污名, 这些不同形式的污名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社会资源的剥夺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归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道德理论分别从社会心理学、社会不平等和文化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从这些机制出发, 减少艾滋病污名可以结合接触假设、知识传播以及认知行为疗法, 并注意改变艾滋病患者的自身观念。未来的艾滋病污名研究应更多地从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的角度进行跨文化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 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 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可以区分出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 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 还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 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的情境性, 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 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战争四起、社会动荡的诸子时代,政治的正当性与有效性是诸子无可回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儒家对于道德在政治治理与政治行为中之价值的充分肯定而表现出的泛道德化倾向不同,也与道家因对"道"的推崇与服膺而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管理的理解呈现为一种超道德化的立场不同,有鉴于对人性的不信任及道德在政治运作当中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韩非的思想彰显了一种去道德化的政治理论建构之努力。当然,关于道德、习惯与法律,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们,并让其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草间弥生是日本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在当代西方艺术中享有盛誉。草间弥生童年时期家庭不和睦影响她成为一个无性恋者,其心理状态与常人不同。幼年时期草间弥生患视听神经障碍症,圆点幻觉伴随了她整个艺术生涯,圆点符号在其艺术作品中的反映是她自我意识的原始表达。作为一个患有精神症的艺术家,其艺术作品中的"圆点"和"镜子"是她自我救赎的一种途径,她将希望寄托于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自我治疗与救赎。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人即便是出于对自身长远和整体利益的考量,也都不应做不遵守道德规范的小人。但不做小人并不自然意味着必须去做圣人。我们的社会总体上说是由常人组成的。平常之人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主体,为了保护自身权益而懂得必须履行维护他人权益的义务,这说明常人知晓守法尚德对于自己的益处。平常之人并不认为道德仅仅是与善恶的选择相关,而是把社会理解为平等成员的共同体,其中人们依据契约关系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相互掣肘、交互制约。这样,平常之人所理解的道德就是一种合宜恰适的尺度,其行为基准既不应低于这一尺度也无须高于这一尺度。这便是一种平淡常态的生活,对于当事人而言,这种生活由于不必向圣人看齐而过得了,由于不会堕落成小人而值得一过。  相似文献   

9.
国外心理疾病烙印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疾病污名足加诸在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指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作者对国外污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论述了心理疾病污名的概念、有关其影响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两方面论述了污名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影响以及消除污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伦理学问题。鲍曼反对站在现代性视域中将"陌生人"定义为"有待纠正的异常者"及对其采取同化或排斥的态度,赞成后现代性视域中将"陌生人"定义为"值得保护的差异者"及对其采取道德关切的态度。鲍曼认为,只有意识到"陌生人"之"优先于我"的道德地位,履行"为他者而在"的道德责任,人类才有在"陌生人社会"中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鲍曼对"陌生人"概念及其道德地位的思考为化解"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法官的角色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的角色伦理研究是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研究的理论视角。法官是一个角色丛 ,包括了官员和司法者二重基本角色 ,所以 ,法官的角色伦理不只是对其作为一个职业者的规范 ,而是二重角色规范的综合体 ,它反映了社会对法官的综合道德评价。作为“官”的角色 ,它被赋予的特殊道德要求是公仆意识、廉洁和公正 ;作为司法者 ,其特殊的职业伦理是刚毅、谨慎和勤勉。法官角色伦理建设是以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为人性假设前提的 ,其基本思路是立足于制度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适度进行奖惩。总之 ,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的理论视角 ,对于法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冷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道德冷漠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他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挫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挫折是利他行为者遭到受助者消极或恶意回应而产生的心理挫折形式,其不仅是一种个人挫折,更是一种社会挫折,即造成了社会资本的损失.对于道德挫折,应从其心理发生机制来加以深入探析,即主要从挫折情境、挫折认知与挫折反应来加以说明.另外,道德挫折对于学校道德教育而言既是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可以积极利用的遭遇.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的语境当中,道德行为不仅是一种规范意义的自我规约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交往意义上的自我呈现过程,这使道德行为具有一种表演的属性。对人而言,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做得对"的正当性问题,也是一个"做得好"的合宜性问题,而道德行为的合宜性则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加以呈现。进而,表演性不仅普遍存在于人的道德行为当中,而且还导致一种特殊意义上的道德行为方式,即道德表演。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分别以培养好人和好公民为目标,二者在学术传统、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时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然而,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切断二者之间"天然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必须同时推行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而不是以一者取代另一者。"替代论"的问题在于未能全面把握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差异与共生关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差异根源于二者理论基础的转向而导致的道德基础的差异。这一差异使得二者对于德性尤其是对于公民德性的理解产生分歧。解决的路径在于证成二者道德基础的同源性,从而使道德教育成为公民教育的基础,使公民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保障。由此,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将在差异中实现共生,共同引导个体以其理性去批判和反思何谓美好生活以及如何追寻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上,孔子提供了一种"德法互济"的思想。以法刑事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此种思想的意涵。在孔子那里,"杀"与"礼"的矛盾仅仅是一种表象,基于"礼"所指向的政治秩序构建这一目标,二者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孔子不但注意到了任刑对于德教的反向推助作用,同时亦以德教之于任刑的先在性作为必要条件。孔子对听讼者的德行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并通过自身的司法实践证说了其社会价值。通过上述三个维度,孔子试图在社会正义与民众幸福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以此构建一幅道德生活的理想图景。此种"德法互济"思想既没有偏离"德主刑辅"的基调,亦没有视法治为一种绝对的消极手段。在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现代社会,孔子的此种思考或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贡献新的治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傣族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有一部分傣族却信仰基督教。这部分信仰基督教的傣族主要是被傣族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群体:麻风病人和披巴鬼。目前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信仰基督教的依然是这两类群体的后代。他们在傣族社会是蒙受着污名的群体,被傣族社会排斥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但是归信基督教却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身份:基督徒,成为普世基督教世界中的一份子。因而这群被边缘化的傣族来说,基督教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去污名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群被边缘化的傣族借助基督教这一外来力量管理他们受损的身份,从而借以去污名化,这是一种身份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18.
意志软弱是东西方道德哲学讨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儒家哲学中,朱子对此问题的阐发意义重大。朱子认为,真知不仅指向知的广度和深刻感,也内含了一种经由心所认可并落实在具体道德践履中的真实确信,所谓真知必能行;而意志软弱则是常人未能"真知"地落实道德实践所造成的知行不一现象,格致诚正等工夫修养则有助于常人涵养圣凡无二的道德动机结构,使其保持良好的动机状态,从而克服意志软弱。但是,朱子对意志软弱的分析缺乏对理论前提自明性的合理解释,也未能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充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公平概念一直都是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上认为公平作为一个道德概念,属于人类精神层面,指导人类行为,是高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然而进一步研究关注,公平,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为何能保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结果表明,公平在是人们在互利的目的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策略,受到社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一个社会中信息越透明,个体的名声越容易形成,则公平越成为一种最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据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新型道德领域,虚拟人作为数据空间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成为与现实人相对的新型道德主体,其话语、行为表现出从现实性向虚拟性过渡的特质。道德任性是一种受感性冲动支配的道德行为,与道德理性相对,具有违背道德的潜在可能。数据空间与现实空间、虚拟人和现实人的双重差异使虚拟人面临道德任性的问题。道德任性对虚拟人在数据空间中的道德生存带来困扰:繁华的虚拟世界正在造成虚拟人体验意识上的失落、道德上"知"与"行"的分割、精神世界的解构等。个体、技术、制度成为应对道德任性问题的三种重要路径和维度,对促进数据空间中的伦理生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