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半结构化的自由游戏观察法,考察物体掌控动机在幼儿期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规律。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幼儿在高认知低效果类材料上的掌控时间显著提高,掌控变换性显著下降,对低认知高效果类材料的喜爱度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6岁幼儿在不同材料类型上的平均掌控时间和喜爱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与材料类型对掌控时间和喜爱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丽华  杨丽珠 《心理科学》2006,29(2):327-331
依据对儿童自尊结构的研究,发现儿童自尊是由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三个因素构成。本研究采用表情实验方法,通过个别施测,考察了150名4~8岁儿童在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三种不同结构情境下自尊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4~8岁儿童自尊总体发展存在非常显著的年龄差异;4岁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最高,5岁儿童水平最低。(2)儿童自尊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自尊的结构和特点。小学生的自尊由重要感、外表感、自我胜任感三个维度构成。根据小学生自尊的特点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护学生自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华  庞丽娟  陶沙  陈瑶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6):810-817
从北京市10所幼儿园中选取234名3、4岁的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的方法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1)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具体讲,数、计算、测量、空间/几何和模式认知能力五个维度共同解释着儿童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2)不同年龄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结构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某些项目的解释率有所不同;(3)男、女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自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青少年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和理论分析.提出青少年自尊结构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青少年自尊自我评定问卷.并对正式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自尊结构由社会认可、自我胜任感、外表感、归属感和重要感五个维度构成.(2)编制的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可作为城市青少年自尊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6.
以自尊情感模型为理论起点,采用行为事件取样法,对58名1.5-4岁婴幼儿的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掌控感源于以动作为基础的掌控行为,包括掌控自我、掌控外物和掌控他人。而归属感一方面源于儿童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寻求归属,即主动归属感;另一方面源于不同情境下成人的行为使儿童获得了归属,即被动归属感。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反映了个体自尊的早期形态。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采用多水平建模分析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12,023名小学4~6年级学生报告的学校心理环境特征对同学校12,019名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中超过24%的变异来自学生以外的学校和区县。(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和生源特点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水平的心理环境特点仍然可以显著解释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10%~24%的学校间变异,其中公平与公正感的作用相对最强。(3)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具有累积性,并对女生、来自收入较低家庭、来自总体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更强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扩展了学校心理环境的多水平分析,为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中开展学校心理环境的评估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陌生权威访谈的实验情境,检验了隐匿学习成绩信息对学习不良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中分别将学习不良少年与非学习不良少年(N=151)分配到可以隐匿学习成绩和不能隐匿成绩的访谈情境中,访谈结束后,被试填写状态自尊问卷并完成Stroop任务。结果表明,隐匿学习成绩的学习不良少年的状态自尊(包括社会自尊和行为自尊)更加积极;在高认知负荷的条件下,隐匿学习成绩的学习不良少年的消极自我表征被激活。文章最后对以上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探讨1104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自尊呈稳定发展趋势,重要感、胜任感、归属感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尊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属感维度。(3)文科生外表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独生子女、城市学生以及学生干部在自尊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以及非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0.
泛文化的自尊需要:基于中国人的研究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尊需要是否具有跨文化普遍性是文化心理学领域近10年来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争议, 本文从6个方面对国内外基于中国人的自尊研究进行了梳理、整合和解读。结果显示:1)自尊作为一种结构在中国和西方是类似的; 2)中国人的自尊是存在积极偏差的; 3)高自尊对中国人是有益的; 4)中国人需要、努力且策略性地维护和促进自尊; 5)中国人只是在自尊的认知成分上水平比西方人低, 情感成分上不低; 6)自尊的文化差异可以由动机或需要本身以外的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解释, 比如:谦虚、趋中的反应偏向、朴素的辩证认知风格等。这些证据表明:自尊需要具有跨文化普遍性, 但其表达、促进和维护因文化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