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战的发生让人们处于一种本体不安全的状态中, 即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受到了威胁。本文研究了消费者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影响。三项研究的结果表明, 相比本体安全感没有受到威胁的个体, 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度更高, 其中家乡依恋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 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更倾向于依恋可以提供常规生活和构建个人身份的家乡, 以此寻求本体安全感恢复, 从而增加了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实验结果还发现, 自然栖息地情境展露在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 当展露于自然栖息地情境时, 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能够通过对自然栖息地这一更广泛的地点依恋来对抗本体安全感威胁, 不再需要寻求家乡依恋来缓解本体安全感威胁, 从而使其在对家乡品牌和非家乡品牌的偏好上不再呈现出差异。本研究的发现丰富了现有本体安全感和品牌偏好的相关研究, 为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本土营销策略, 具有丰富的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编的I0S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2)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4)决策角色与决策框架、心理距离与决策框架存在交互作用:在收益框架下,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更偏好风险,且个体预测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损失条件下无差异.依据相关理论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发现决策者在为自己与不同他人决策时,其风险偏好存在差异。但是当对后果严重性不同的事件进行决策时,上述结果也并不总是如此。为了探究在人身安全情境中决策者面对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的任务时,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一采用人际亲密度和决策所带来消极结果的严重程度分别操纵心理距离与后果严重性,结果发现决策者在后果严重任务中的决策比后果不严重任务更保守,为自己和为陌生人决策均比为最好朋友决策更冒险。这可能是由于决策者知觉到的决策责任不同所致。因此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引入决策责任这一变量,考察其在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卿涛  凌玲  闫燕 《心理科学》2012,35(1):208-212
已有的团队领导研究着重于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而缺乏其作用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本文选取信任与团队心理安全两个变量,以142个团队为样本,对团队领导行为是否以及如何通过信任影响团队心理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转换型领导行为与团队心理安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显著地影响团队心理安全感;(2)信任是形成团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3)信任在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管理咨询、代理投资等行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为他人做决策。因此,探讨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规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心理机制,忽视了人际心理机制;多关注决策结果,忽略了决策体验。本项目拟探索(1)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与人际心理机制;(2)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体验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受多维度心理机制的影响;(3)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体差异如何影响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最终希望构建一个完整的关于为他人决策者的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旨在比较志愿决策和“亚洲疾病”决策两种任务领域下,人们风险偏好的特征情况,以考察远、近不同社会距离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同时,在传统的坏封面故事下,增设好封面故事情景,以期发现封面故事作为决策前的必要背景信息对人们决策的影响.选取高中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在近的社会距离下决策时,风险偏好受到时间距离、封面故事、概率和框架的影响;在远的社会距离下,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大;(2)志愿决策中,风险偏好仅在小概率条件下,受封面故事、框架等因素的影响;在好封面故事下,风险偏好受到框架的影响;在坏的封面故事下,风险偏好受时间距离和框架的交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葳  刘永芳  孙庆洲  胡启旭  刘毅 《心理学报》2014,46(10):1580-1590
使用中国文化背景下修订的Beisswanger等人的异性交友决策问卷, 采用2种方法操纵自我-他人心理距离, 考察了男女大学生在后果严重性不同的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1发现, 被试为具体和笼统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 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 男性比女性更冒险。心理距离与决策者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男性为具体他人决策更冒险, 而女性为笼统他人决策更冒险。实验2发现, 被试为不相似他人比为相似他人决策更冒险, 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在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 男性比女性更冒险。后果严重性与决策者性别交互作用显著:男性在后果严重和不严重任务上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 而女性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具体和笼统他人的区分而言, 相似和不相似他人的区分是一种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区分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及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选项框架和认知负载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的认知负载条件下,被试在正向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回避,负向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寻求,出现了框架效应现象;(2)相对于认知负载条件下,被试在无认知负载的负向框架下更偏好于风险选项,而正向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变化,即无认知负载条件下框架效应较强。这表明,框架效应不仅仅是启发式系统作用的结果,分析式系统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行为决策和进化心理学理论,分3个研究逐步推进,探讨了怀孕对女性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并检验了未来取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1对真实孕妇与未孕女性进行了准实验设计,探讨了怀孕女性与未孕女性在未来取向与跨期决策上的差异;研究2排除了生理激素的干扰,在实验室启动育龄女性怀孕心理状态,进一步验证了怀孕心理因素对未来取向和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3操纵了未来取向水平,验证了未来取向与跨期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3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怀孕女性比未孕女性的未来取向更高,在跨期决策中更加偏好远期选项。这表明:女性怀孕后,作为母亲这一角色会引发对未来生活和未来事件的详细思考,形成一种有利于后代延续及基因传承的"母性思维"(maternal mind)。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怀孕女性在跨期决策时更加长期偏好,存在"长计远虑"效应。  相似文献   

10.
真实和虚拟金钱奖赏影响风险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情境下人类如何决策是长久以来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核心问题。众多研究采用真实或虚拟金钱作为奖赏强化物来探索风险决策行为的过程和机制,但对金钱奖赏真实性如何影响决策了解很少。仿真气球冒险任务(BART: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效评估个体在真实社会中的风险行为。本研究采用 BART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和比较了真实与虚拟金钱奖赏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发现,与虚拟金钱奖赏相比,真实金钱奖赏情境下的风险决策更容易受上一次决策结果的影响,上一次决策失败会导致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显著降低(平均吹气球的次数显著减少),同时决策失败(气球吹爆)次数也显著减少,提示真实金钱奖赏下有更强的反馈学习效应。实验二重复了实验一的结果,并进一步发现,虚拟金钱奖赏的幅度对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没有影响,而真实金钱奖赏的幅度能显著改变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较大幅度的真实金钱奖赏可以显著降低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但这种奖赏幅度对风险偏好的调控效应只对感觉寻求水平低的被试有效,感觉寻求水平高的被试不受影响。这些发现表明真实与虚拟金钱奖赏对风险决策行为有不同的影响。我们的结果可以用风险决策的后悔理论或齐当别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何宁  谷渊博 《心理科学》2014,37(1):161-165
以234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任务框架、损益值大小对显性/隐性自恋者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框架效应较稳定的出现在中等风险水平情境下,且在大损益值条件下更易出现。(2)在获益框架下,被试为小金额决策更冒险,在损失框架下,则为大金额决策更冒险。(3)在损失框架下,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更为冒险,在获益框架下,高隐性自恋者比低隐性自恋者更为保守;高隐性自恋者的风险偏好受到任务框架和损益值大小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考察物质主义价值观和时间压力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根据被试在物质主义问卷上的得分,以27%为标准筛选出高低物质主义倾向被试,采用有无时间压力情境下的爱荷华赌博任务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对高低物质主义价值观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决策任务中,物质主义倾向和时间压力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有时间压力的情境下高物质主义倾向个体比低物质主义倾向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寻求,无时间压力情境下,高低物质主义倾向个体在风险决策上无显著差异。时间压力增加了高物质主义倾向个体的风险寻求。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与决策任务有关,在仿真气球冒险任务中,时间压力使决策者表现出现风险规避;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时间压力使决策者表现出风险寻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考察物质主义价值观和时间压力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根据被试在物质主义问卷上的得分,以27%为标准筛选出高低物质主义倾向被试,采用有无时间压力情境下的爱荷华赌博任务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对高低物质主义价值观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决策任务中,物质主义倾向和时间压力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有时间压力的情境下高物质主义倾向个体比低物质主义倾向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寻求,无时间压力情境下,高低物质主义倾向个体在风险决策上无显著差异。时间压力增加了高物质主义倾向个体的风险寻求。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与决策任务有关,在仿真气球冒险任务中,时间压力使决策者表现出现风险规避;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时间压力使决策者表现出风险寻求。  相似文献   

14.
袁登华  杨双  肖玫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337-1346
品牌不安全感是指消费者对某品牌存在潜在或现实威胁的主观感知和担忧。以往文献中, 与品牌不安全感有关的研究主要隐含在两个领域:一是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 二是以企业伦理责任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但这两个领域都尚未揭示消费者品牌不安全感的实质、心理表征、危害机制和预警功能等。品牌不安全感是消费者回避或拒绝某品牌的心理根源之一。因此基于产品伤害事件频发的事实和品牌心智理论, 有必要对品牌不安全感作系统研究, 具体探索品牌不安全感的本质内涵、导致品牌不安全感的威胁源、品牌不安全感的心理表征、危害机制、预防和化解策略、以及品牌心理安全管理理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job insecurity o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well-being are well documented in recent literature. Job insecurity as a stressor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resence of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organiz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Honesty–Humility personality trait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assumed that Honesty–Humility would function as a psychological moderator of the job insecurity impact o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Participants were 203 workers who were administered a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job insecurity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whereas Honesty–Humilit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to them. More importantly, Honesty–Humility moderated this relationship,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age, type of contract, and the other HEXACO personality traits. For individuals with low Honesty–Humility, job insecurity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whereas for individuals with high Honesty–Humility, job insecurity turned out to be unrelated to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6.
17.
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review of longitudinal job insecurity studi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at review, namely that job insecurity leads to poor health and well‐being, remains undisputed. It is argued, however, that future job insecurity research should focus more on: (a) uncovering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job insecurity; (b) the effects of new forms of labor contracts; (c) differences across nations a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nd (d) the effects of organis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job insecurity is a problem of our time and that 20 year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Dekker and Schaufeli's study on job insecurity among workers in Australian public transport corporation, psychological job insecurity research is still alive and kicking.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job insecurity for temporary employees has been largely exploratory and atheoretical in natur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job insecurity on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rated performance among permanent employees (N = 396) as compared with temporary ones (N = 148). Hypotheses are formulated using the tradition of transactional versus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ype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assumes (1) that job insecurity effects are due to a violation of the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2) that permanents as compared with temporaries engage more in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ing. As a result, job insecurity is expected to be problematic in terms of outcomes for permanents, but not for temporaries. Results validate the assumptions made i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Furthermore, job insecurity proved problematic for permanents but not for temporaries when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re concerned. No such differential effects are observed for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rate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