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志华 《天风》2005,(5):6-7
经文:路1:74-75上帝将我们从罪恶过犯中拯救出来,并给我们儿子的名份,我们在他面前侍奉是理所当然的。"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1:3)。真实的侍奉应该是生命的流露,侍奉的关键是人。我们先要将自己摆上,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让上帝来塑造我们,让上帝的话语来改变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好运设计     
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责——饱受了轻蔑终也不知这事到底该怨谁。再譬如说,一个人生来就丑,相当丑,再怎么想办法去美容都无济于事。这难道是他的错误是他的罪过吗?不是。  相似文献   

3.
对每个人来说,聪明的见解和愚蠢的看法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判断问题。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博诺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新型思维方法一七步曲。 第一步:扩大视野 这是正确思维方法的第一步。比如您走进一间屋子,先看一下周围的红颜色东西,然后闭上眼,问一下自己屋内有多少绿色东西。很显然您回答不出,因为当您走进房间时,注意力只集中在红颜色的东西上,自然就忽视了其他颜色的东西。这方法要求我们在不限制眼界的情况下观察事物。既要…  相似文献   

4.
非常喜欢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句话平实、美丽而深刻!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关系和人生在世最自然最根本的需要。生活在生命与生命相互维系的氛围里,别人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别人,就象维持生命的水对整个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弃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命将何以为继?有些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会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以为他对自己的生命掌握着生杀大权,其实这是极端自私和残忍的表现。天主用爱救赎了人类,为了我们的重生,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使我们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得到生命…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生的我们,心中有无数个为什么需要老师去解答,然而有时却因为您的“据理力争”而“望而生畏”不敢再去问津。原因是老师并不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面对我们的错误和问题,不知把我们“从何拉出”,只是执意要把“夹生饭”往我们的嘴里送。这样,即使老师一再地强调正确的解法和答案,我们也无法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觉醒,并且始终会是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最重实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所有的人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今天物质文明这么发达,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想从佛教的观点来谈谈这个问题——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一、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会活得痛苦,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人会说…  相似文献   

7.
给自己时间,一步步去走,给自己空间,一步步去做,年纪渐长日渐明白,生命还是要慢活,才会快活. 时间是一条长长的线,空间是一个宽宽的圆,我们的生命故事,都发生在它们中间. 人生,是个不能回头的旅程,所拥有的都会失去,所以要珍惜,但是不要抓住,因为抓不住. 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上帝给的礼物.它是一个可读的"作品",这个作品在人生过程中,也是不断地被修改、琢磨. 同样的环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心境"来对待.关键是你的眼光要向上,那就是说,把我们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吧!  相似文献   

8.
人生往往这样,因为欲望,有时,你想一味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结果发现,在追求的过程中你推动的东西竟然比得到的东西更宝贵;而当你放低自己的欲望时,你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于是有了得不偿失和乞浆得酒这两个词语。得不偿失是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别处     
需要我们弃掷的东西太多了,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太广博了。人是活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故而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一些人愤愤不平地述说自己"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痛斥自己受到的所谓"不公平待遇",好像对方是白眼狼是冷血动物。但这只是那些愤愤不平者的狭隘认识,也是错误的认识。苦劳如果不能创造效益甚至还起着负作用,没有任何功劳,那么,这个人就没资格谈苦劳。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就是"一分耕耘  相似文献   

11.
放弃     
没有希望就放弃。这对于我们某些人生目标来说,是恰当的。无法谋取高官厚禄,就放弃;没钱购置豪华住宅,就放弃;所有的梦想不一定都能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遥远不可及的理想,在付出努力之后,仍然无法实现,就放弃。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一是不伪饰自己,二是学会放弃。你放弃一些东西,必然得到另一些东西。比如,放弃暴利,得到平安;放弃虚名,得到真知;放弃贪婪,得到坦然;放弃二奶,得到美满;放弃痛苦,得到乐观;放弃牢骚,得到笑颜;放弃烦恼,得到高寿。但有些东西是不能放弃的,比如良心,放弃了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六亲不认,危害他人,扰乱社会…  相似文献   

12.
行为类型ABC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人们性格各异,各人以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娱乐。有的人性子急,什么事都想三下五除二,一蹴而就;有的人慢性子,再急的事也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做;有的人凡事追求完善无缺、一丝不苟;有的人马虎潦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看起来不过是生活作风的细节,但从善待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这点出发,我们却提倡每个人应该正确地、自觉地用健康的行为模式对待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说:持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4,(8):33-33
你也许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当你面对金钱、权力和人生是非的选择时,你就会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朱德庸要想得到正确的东西,总是要先犯很多错误。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犯过时,那最后就是正确的结果了。——物理学家李政道人的灵魂里,藏着一个天使、一个魔鬼。有时天使出来,有时魔鬼出来,有时天使与魔鬼在自己的灵魂里互相打架,谁打赢了你就是谁。——魏明伦  相似文献   

14.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意识中、行为中。  相似文献   

15.
祝福     
有一样东西,人们都希望得到它,但只要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你就会将它源源不断地送出。你送出了,你也会得到他人送来的“它”。有了它,岁月便有了光泽,世界便有了温暖,生命便有了力量,生活便有了内涵;有了它,你的精神会更高尚,你的情感会更丰沛,你的人生就更有追求,你的奋斗就更有动力。这样一种东西便是“祝福”。  相似文献   

16.
李阔渊 《天风》2007,(12):20-21
寻求耶和华的人什么好处都不缺,寻求就寻见。耶稣告诉我们要恒切坚定地寻求神,但是人往往未曾努力就放弃了,然后断定不能寻见神。认识神也是需要付上信心、专心和贯彻到底的恒心。耶稣保证我们所付的努力必然得到报酬,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求神,相信我们的人生是富足的人生。我相信每个真正把神接到自己生命  相似文献   

17.
行为与救恩     
杜冬兰 《天风》2003,(6):28-28
认识行为与救恩的关系,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有许多的信徒认为,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不在乎行为,认为我们只要相信了主,就可以得救,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又有一些信徒认为:神是一位圣洁的神,恨恶罪恶的神,于是就努力地照神的话去做,追求圣洁,远离罪恶,一旦有失败的地方,就软弱灰心,担心自己是否得救,怀疑神的救恩。人之所以对神的救恩和自己的得救存在不同的态度,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次品相击,其音浑浊,精品碰撞,清音悦耳。瓷碗如此,人生亦然。净吾心,方可洞察世间万物;正吾身,才能明智择友不怍于人。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己度人:以己之朽木去探寻珍稀之沉香,以己之瓦缶去甄别雷鸣之黄钟,以己之砾石去撞击元窑之青花。结果我们得到什么呢?只能是成堆的朽木,成摞的瓦缶,成片的砾石。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一把镜  相似文献   

19.
论道教美学思想中的“生即美”观点潘显一道教的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发生过很大的变化,然而,它在追求人的生命与“道一美”的结合方面,却是一以贯之的。现实生活是丑恶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如果锲而不舍地求“道”,将自己的生命与“道”合一,那么,生命就进...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以为,生命是一种坚持。 生命的坚持是需要一种信念的。在挫折、艰辛或各种美好的诱惑面前,我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追求。或许我们曾经皓首穷经仍无皇皇大作,或许我们曾历尽失败仍远离成功。然而,请对自己说:生命需要坚持。在坚持的一路风尘中,你充实了生命,生命因你的坚持而获得最好的诠释。于是,你倾斜的信念之塔重新端正;你身心俱轻,拥有了那份恬静。当然,能够做到如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坚持有清醒的认识,不管它是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树立的宏伟目标,还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或是一份小之又小的个人心愿,生命里的这份坚持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持久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