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回民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第一所市立回民幼 儿园,并从1983年9月1日开始招收回族幼儿入托 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对回族干部、职工孩子入托难的问题非常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西城区教育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将绒线胡同幼儿园改为回民幼  相似文献   

2.
改来改去最后叫“回民学校”在北京市回民聚居的牛街地区,有回民饭店,有回民医院,还有回民学校。饭店和医院门前的牌子,也许“多年一贯制”,而这所学校的牌子却换了又换:成达师范、回民学院、回民中学、回民中学分校、六十八中学、首都中学、一三五中学、回民学校。这所学校,8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是事出有因。且说这最后一次更名:1985年1月,根据北京市回民群众和回民学校校友要求,经中共北京市委讨论决定,又经半年多时间的准备,于1985年8月挂出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牌子。这一挂,就是20年,是这所学校使用时间最长且延用至今的校名。一所…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帮助回族职工干部解决子女入托难的问题,邯郸市第一所回民幼儿园于1989年2月21日开始接收回族幼儿入托,并举行了开园典礼。这是邯郸市一万四千余回族居民唯一的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市各族人民都以实际行动表示积极拥护,回族人民也不例外,同样积极地参加了人民公社运动,他們认識到:人民公社的建立,将会加速社会主义的建成,給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幸福。在党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慣得到了尊重。各公社的章程上都有“加强民族团結,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規定。全市各厂矿、企业、学校和街道,新建和扩建了回民食堂四十多个;在回民集居的地方,建立了回民托儿所、幼儿园。除此以外,为了使回族老人們欢度晚年,还建立了回民敬老  相似文献   

5.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3年9月26日,由北京市民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宁夏中医药(回医药)管理局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市回族医药研发基地承办;中国伊协、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杂志协办的“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来自国内回医药研发与回族文化传播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三中全会以来,逐步贯彻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西宁市人民政府于去年5月正式批准了城东区郊南的元山一处为“西宁回民公墓”。这是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关怀,深受各族穆斯林的热烈欢迎。一位七十三岁的回民马寿山说:“回民现在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题“清真寺”石刻姬乃军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珍藏着一块珍贵的石刻,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清真寺"石刻。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40年2月26日,延安回民救国会成立大会通过决议,在延安建立清真寺。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同年3月,在延安城北文化...  相似文献   

9.
《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省咸阳市郊区的东北,有一条迤逦十余公里的地带,就是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俗称为“渭城湾”。此地北倚毕郢原,南襟渭水,土地膏沃,村舍相属,是明清以来关中回民聚居的一个中心。我们其所以重视渭城,第一,因为回民曾经在这里生息繁衍,至今方志和其他碑碣还能够使我们考察到当时回民徙居分布、从事生产以及其社会组成和宗教活动等状况,堪作为关中回族历史的缩影,对我们研究“地区回族史”是很有帮助的。第二,在1862年兴起的陕西回民反清斗争中,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13,(2):28-29
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格局中,宗教方面的因素影响着首都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东城区处于首都北京的心脏。这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丰富,重大活动高度密集。同时,东城区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中心城区。北京市东城区民宗侨办多年来坚持以"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为主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威县,现有回民七百户,三千多人。其中约有半数的人户,聚居在城关镇的黄家街,这条街的回民中,黄、王两姓者居多数。街上有男女清真寺各一座,而男寺是该县六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为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知州王伯大到任后所创建。 该县回民老人们传述:“俺们威县的回回,自古以来是黄、王两家。”又传称:“黄家的阿訇,王家的官。”根据这些口碑,查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15年7月10日,中国伊协“善行斋月”慰问活动在北京东城区东直门清真寺举行。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出席慰问活动并致辞。国家宗教局三司司长马劲,中国伊协副会长郭承真、洪长有、刘克杰,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范宝等领导出席慰问活动。国家宗教局三司、北京市宗教局、北京市伊协及穆斯林群众200余人参加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沁阳县城关镇水南关村实行养老金制度,伊斯兰老人连连称道:“共产党的富民政策真恩典!”水南关是一个回民聚居村,2113口人,  相似文献   

14.
从最近“中国穆斯林”所展开的“关于回汉通婚問題”的討論內容看来,国內广大的回民对这一問題的认識,还存在着重大的分岐。我是一个普通的回民,愿意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回汉通婚問題,是一个关系重大的問題。这个問题解决妥善与否,不仅关系着回民青年男女的生活、前途,同时也影响到民族团結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設。因此我认为目前对这一問題展开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深切缅怀艾宜栽先生彭年北京市东城区伊协于7月6日在北京穆斯林大厦为区伊协会长艾宜栽(1903─1994)先生归真一周年隆重举行纪念会,中国伊协、北京市宗教局。市伊协、东城区人大常委、区政府、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穆斯林各界...  相似文献   

16.
深切缅怀艾宜栽先生彭年北京市东城区伊协于7月6日在北京穆斯林大厦为区伊协会长艾宜栽(1903─1994)先生归真一周年隆重举行纪念会,中国伊协、北京市宗教局。市伊协、东城区人大常委、区政府、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穆斯林各界...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欢庆我們偉大祖国建国十周年的日子里,为了使牛街广大回民了解他們十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北京市宜武区区委統战部、区民政科和牛街街道党委曾在牛街礼拜寺举办了“牛街回民十年来生活变化展覽会”。展覽会自去年10月6日起到11月26日胜利閉幕止,共接待了一万五千多观众,其中包括本市其他各区居住的回民和外地来北京参观的少数民族代表团的部分团員。这个展览会是用图表、照片和文字說明,通过对此形式,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牛街回民解放十年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江苏泗阳县的回民在各方面都很落后。他们在政治上根本谈不到地位,在经济上都是小摊贩、卖烧饼油条,宰牛羊的,在文化方面仅有小学生二名,权本就没有大中学生。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我们回民关怀无微不至,安排县人民代表九人,各乡镇都有回民代表,各行业都有回民参加工作:有当农村管理区会计主任的,有当城市居委会主任的,有做经理和县科局长的。全县现有回民大学生四人、高初中学生50余人,小学生更多。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回民胡杨氏感动地说:“过去我们回民很穷,念不起书,现在我儿子在南京大学读书,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这都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1956、1957两年,党和政府拨给生产补助金,扶持回民就业,并在农村搞副业。1958年9月,全县成  相似文献   

19.
四川成都有回民,大概始于元末明初。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回民赛典赤·瞻思丁曾串回回“官兵”、“工匠”在四川修桥梁,建栈道,立驿站,以畅通军运。元朝覆灭以后,这些“官兵”、“工匠”  相似文献   

20.
河南“回民秧歌”其实就是南顿“回民秧歌”。南顿“回民秧歌”是河南省唯一的回族民间舞蹈。南顿位于项城市,现称南顿镇,旧称南顿集。至今,在南顿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南顿集靠沙河,男女老少跳秧歌。”有关“回民秧歌”的起源,据秧歌艺人马仁杰介绍说,南顿“回民秧歌”的产生和流传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的“回民秧歌”有11人参加表演。一男子领舞,左手拿一串铃,右手持伞灯;一男子扮演盲人,拄一拐棍(丑角);一人扮演背包袱的(丑角);其余4男4女(女的由男子扮演),男角挎腰鼓,女角持二锣。打鼓演员及打锣演员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