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上记载耶稣升天时给宗徒们下达的 简短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 判罪。”(谷16:15—16)从这简短的两句话可 以看出讲道理传福音的任务多么重要,关系 如何重大,它涉及到人灵的得救与否。圣保禄 对这问题进一步做了分析。他给罗马人写信说:“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 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 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 呢?”(罗10:14~15)。这个“往训万民”的任 务,主要负责的是宗徒们;现在来说,就是接 宗…  相似文献   

2.
吕游 《思维与智慧》2007,(15):11-13
闻知一同学中年猝死,心里一惊。听说他多年经商,吃过苦、受过累,可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太重,临了空抱百万家产含悔而去。那天,与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对生死感悟颇多。有一同学忽然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对大家调侃说:“这片牛肉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送进自己嘴里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就不是你的。”之后,他又夹起一块黄瓜:“这块黄瓜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吃下去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也不是你的。”接着,他又端起一杯酒:“这杯酒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一饮而尽了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还不是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位先生买了一个助听器, 于是他向朋友解释,说他是多么珍爱它。“这是我这辈子用钱用得最恰当的地方了!”他大着嗓门说。“耳朵里没塞上这东西以  相似文献   

4.
“天主的国相似什么?我要把它比做什么呢?它好似一粒芥子,人取来种在自己的园中,它才生长起来成了大树,天上的飞鸟都憩息在它的枝头上”,他又说;“我把天国比做什么呢?它相似酵母,女人取来藏在三斗面中,直到全部发酵。”(路13:18-21)芥子及酵母的比喻,玛窦及马尔谷至史均有记载,且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只是路加说种在‘’园中”,其他两位,则说种在“地里”而已。我们可以确认,这个比喻是耶稣传教生活的杰作,是他坐在船上向群众所讲的。事虽如此,但据初期教会的一位大圣师克里斯德莫(Chrysostomu到表示,耶稣讲这个比喻…  相似文献   

5.
有一端优美动人的经文,相信每位基督徒都耳熟 能详。猜得到吗?她就是我们天天诵念的天主经。现 在,让我们离开烦杂的事物,分享下端经文吧。 “我们的天父!” 诸位,当我们这样向天父呼号的时候,我们是否 会感觉得到,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竟称宇宙万物 的主宰为父!我们是什么呢?有一个小故事,或许会给 我们一些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块碧绿的草场上, 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快乐的放羊。这时,有一 位神父路过这里,看到了小女孩,便向她走了过来。 “小姑娘,会念天主经吗?”神父向小姑娘提出了这个 问题。“噢,我只会…  相似文献   

6.
走出不完美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青年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为了使这幅画能尽善尽美,画完后他把这幅作品拿到市场上展出,旁边放了支笔,附上说明,要求观众指出画的毛病。晚上画家发现画面涂满了批评意见,让他很失望。然而,细细琢磨,他又悟出了某种东西。他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将那幅画重新临摹了一幅,又拿到市场展出,这次,他要求观众在画的妙笔生花处作上记号。当他再次取画时,发现画上充满了赞美的言词。一幅画无论你画的多么好,也不可能完美。太阳很美,但它暗藏“黑子”;大海很美,但它暗藏“礁石和鲨鱼”。同样,人生也…  相似文献   

7.
利未 《天风》2014,(2):I0001-I0001
曾经有人问一位大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用功?”“不用功,怎能毕业?”他回答说。但那人又问:“毕业以后,要怎样呢?”“毕业时可戴方帽子:人生如意事,岂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人非常哆嗦.又问:“戴了方帽子,以后又怎样?”“当然是结婚,以后有了子女,就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8.
雪鸿 《佛教文化》1996,(3):41-41
我喜欢让一个老人理发,老人在道旁露天营业,收费低廉,人又健谈。初次见面,他习惯地问:“你是干啥的?”我说:“当小官儿的。”他又问:“一个月挣多少钱?”我说:“运气好时能挣万儿八千的。”当他知我尚未成家时,问我老家在啥地方,一听“甘肃”,他眼一瞪,“五百里不见一根草,别去了,到这儿成个家”。接着为我出谋划策,最好“进门”,找有女无儿的人家,房子,老婆现成,他保证愿为我找个“好主地”。第二次他依然问我是“干啥的?”我说:“打工的。”他很关心,“打工苦不苦?老板好不好?”我说:“的确很苦.老板有时好,…  相似文献   

9.
珍惜生命     
看窗外的太阳,已渐渐隐到山那边去了。哦,一天又要过去了。太阳,明天的太阳依旧是新的,虽然它也有寿终正寝之时,然而这一天对它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同样也送走了一天,却更逼近了死亡一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十年三千六百日,我们即使寿享百年,也仅仅三万六千日,算来实在可怜!太阳是辛勤的,它日日不辍地为世界奉献着光和热,而我们面对有限的生命,如果浑浑噩噩地日复一日,又有什么意义呢?美国舞蹈家邓肯在遇到她十九年前的恋人时,被他的不求进取而惊愕,感慨道:“天底下怎么有人可以这样平平凡凡地过一辈子?”也许,悟…  相似文献   

10.
一次分享福传经验时,一位在堂区主持慕道的热心老教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的慕道班里有一个年轻的慕道者经过长时间的慕道学习,已懂了不少教会道理,信仰也一天天地不断成熟。忽然,有一天年轻人向这位教友请教:“我怎样才能看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呢?” 老教友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基督在《圣经》里,只要你静下来用心去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又对他说:“您说的很对,基督是在《圣经》里,不过我还想看得更清楚些。”教友便邀请他:“你和我一同去参与弥撒吧!基督就在弥撒中,只要你去很投入地用心灵去看。”弥撒结束…  相似文献   

11.
缴纳殿税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里,耶稣就先对他说:“西满,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说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外人?”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结他们,当做我和你的殿税。”(玛17:24—27)缴纳殿税  相似文献   

12.
满心的爱情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这最充满真情的话语,出自我们仁慈的救主。天主是爱,他是那样深切地爱了我们人类,他并没有因人的执迷不悟,而放弃他用爱心创造的软弱的人;看到我们的无知,他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世人展现了他的爱。在那个寒冬瑞雪的夜晚,我们至尊至圣的救主,藉由圣母的童贞之躯降生来到了世上。他没有选择富贵,他没有选择王权,亦没有选择荣华与美满;而是默默地用他的爱,去感化世人冰冷的心。“爱情”的降生,引来了三王的献礼:黄金、乳香和没药。这是多么切合实际,又能…  相似文献   

13.
一位做计算机的工程师在公司人事缩减时被裁,他难过极了。“我又没犯什么错,”他沮丧地问同事,“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大概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同事A说,“还记得上次他要你指导业务部门使用计算机,你坐在那里没事做时刚好被他逮到?”  相似文献   

14.
哈帖木是著名学者拜里黑的学生,哈帖木临毕业时,他老师说:“哈帖木,你相伴我多少年了?”哈帖木说:“三十三年”。“那么在这期间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哈帖木说:“我只学到八个问题。”拜里黑一听就说:“‘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2∶156),...  相似文献   

15.
智慧的导师     
苏志明 《天风》2010,(9):11-12,31
丹桂飘香,教师节又到了。这又使我想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圣经中有一个人物,可谓并不“听话”的“学生”,他就是著名先知约拿,他坦诚但任性,可爱但顽固,他时而痛悔自己,时而又性情发作,作为他的“老师”——耶和华神是怎样教育、启导这个“学生”的呢?这对作为教师或者牧师的的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6.
男孩富有同情心,又爱打抱不平。开学第一季,他便为一个女孩大打出手。 那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女孩。向大家介绍情况时,提到那个女孩,老师特别叮嘱:“娟是个残疾人,大家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她。”但等老师离开,同学们却将猎奇的眼光纷纷刺向了她。譬如:“你没有手,是怎么写字的呀?”“吃饭时,得有人喂饭,才行吗?”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上文化交流的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文化交流是一种主体际的交流。主体际性表述“我”与“你”、“我”与“他”或“她”以及“我”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文化造就了一定形态的“我们”的群体,而文化交流发生于作为不同群体的“我们”与“我们”之间。于是乎,探讨自我和主体际性的问题就与文化交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而“自我”便成了这一系列问题中首先要说明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自我”,初看起来是最自明的,其实最深奥。谁不知道他自己的“我”呢?谁须臾能脱离他自己的“我”呢?谁说话和行动时没有这样的一个“我”在主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19.
据《古兰经》和“圣训”记载,真主创造了七层天,每层天都有很多门,这些门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日子向穆斯林敞开。“天门”开启意味着什么?“天门”是真实的表达还是一种比喻?它一般在什么时问开启?仔细研读《古兰经》和“圣训”关于天门的经训,我们会发现“天门”之说其实是对穆斯林行善的另一种形式的鼓励和教诲。响应这些经训的教导,穆斯林将会在修心趋善的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0.
进入大学没几天,一位高中时的同学便给我来了一封信,开头没几句话他就写到:“你真厉害……”。当时我便想:厉害什么?不就是“出人意料”地考上大学了吗?这已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又回想起来,也难怪他那样说。谁让自己在那样关键的时刻那么地幸运呢。现在我们那里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自费性质的,而我们上高中时自费生的数量要少一些,可也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剩下的那一半江山是统招生的。相对于自费生来说,统招生交费很少。大概基于这一原因,大部分统招生都有一种自豪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不例外。在我的记忆里,小学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