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丹 《美与时代》2005,(12):13-14
艺术真实是艺术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西方"接受美学"有关艺术真实言论的分析,论述了艺术真实中受众的主体感受和作品的物质形态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真实的评价标准只能存在于艺术创造一欣赏的责任、情感和信心中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平等? 第二部分:资源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拍卖 在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考虑了几种主张,这几种福利平等主张是把人作为平等者来解释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情感表达的物化形式,更是人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它记录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表征着本真人性的哲思.人类艺术的审美历程,正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不断发现、对生存的不断探索而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信息污染——具体地讲,虚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如此容易传播?为什么借助理性和证据来克服它会如此无效?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某些交流行为的新假设。这一假设的目的不仅是要加强我们对虚假新闻的理解,而且要丰富我们对线上交流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意象油画是中国艺术家们对艺术问题的不断深入思考和实践的必然产物,意象油画以西方绘画材料为媒介结合了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文化特征,是对西方艺术语言的一种转换。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意象"及"意象油画"的涵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对意象油画中意境、造型、色彩和表现手法"意象性"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欧洋意象油画风格的独特性进行个案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在当今全球文化整合的大环境中,意象油画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本土化的意义,同时认识到意象油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艺术梦思     
人的思维有三种类型,睁眼思维、卧思和梦思维。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过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里随机性。每个人每夜都会做梦,只是各人情景不同而已。根据生理学研究,睡眠是脑神经的抑制过程,大部分抑制中又有一部分在兴奋,便是梦中思维。那么,梦思对文学创...  相似文献   

7.
庐陵纸扎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它是"灵魂不灭"和"万物皆有灵"观念下的祭祀产物,是百姓祈吉祥、求富贵、驱邪避凶和满足祭祀信仰心理以及内在精神需要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祭祀纸扎虽然夹杂着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仍是民众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一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祭祀纸扎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个前言一、本书的证明方法你应当知道,证明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在《思辨的试金石》(????????)中提到了一部分,在《知识的准则》(??????????)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了简明扼要,避免繁琐起见,本书将回避那些深奥、晦涩的方法,仅限于使用以下三种证明法:第一种方法:搜查(???)和划分(?????),即我们首先把事情分成两份,然后否定其中之一,从而肯定另一份。例如,我们说,世界要么是新生的,要么是古有的;它不可能是古有的;这无疑会得出结论:它是新生的。这个结论正是  相似文献   

9.
这个问题是近两年多来争论的问题。争论的范围好象是整个的形式逻辑,其实它不是的。直到现在没有人从归纳方面提出这个问题。我从前把归纳排除在形式逻辑范围之外,那是错误的。形式逻辑包括归纳。如果我们从归纳这一方面来考虑真实性和正确性问题,我们会更容易看出它们的统一性。尽管如此,本文仍然不从归纳方面提出这个问题来。周谷城先生的论点原先(1956年提出)是就整个的演绎部分提出的。它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康德试图调和两种明显不一致的人性图景:一是人类作为自然系统之一部分的"机械论"图景;二是人类作为自由、自觉和理性的行为者的传统形上学图景.康德认为,由于这两种图景都有说服力,我们的理性便被引导进了一种"辩证法"或一种思维过程,其中,为一种立场提供理由的资源又引出相反立场的理由.康德处理这种"辩证法"的策略是证明实在中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他相信,区分显现给我们的事物和真实所是的事物,便可化解在设想我们的行为既是被决定的又是自由的时所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说是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独有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一直是艺术领域中特别的存在。文人画是随着民族文化进步而发展,随着时代发展而加深新的内涵,它将在中国画艺术范畴中生存,并流传和发展。因而今日重读也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自画像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绘画形式,古今中外,自画像也成为了画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题材。自画像不仅仅是画家一种自娱的方式,它记录着画家的生活状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是画家对自身的深切关注和全面剖析。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自画像艺术带给了我们诸多的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基础的问题在于,一旦我们从外在的立场确定了它,我们就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替换了它。在神学中,上帝是一种奇妙的基础,因为他就是主体性,是其自身的依据、原因和结果。艺术品在自我建立与自我塑造等方面的确与全能的神十分相似,但它总是无法克服某些其他的矛盾。这种不可能从外部确定的性质,且决不可能被任何客体化所迷惑的自我,就被认为是自由。如果声称世界的基础是自由,那我们的基础就是自我建立。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的提议跳出了基础论与反基础论之间对立的这个二元逻辑。为自身依据提供依据的无意义的重言式,转换为一种积极肯定的自有目的论。在人类历史中,这种自我依据的根据就被认为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4.
徐培玲 《美与时代》2005,(10):14-16
一、人体彩绘的历史 综观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人体作为自然美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完美的造型.人体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和谐,最为匀称、庄重,最为灵巧、优美的有机结合体.其表情生动微妙,其躯体最富有音乐的节奏变化……总之,它可以唤起我们种种的审美意象及遐想.  相似文献   

15.
本书首先是一种阐明海德格尔思想的尝试。它把海德格尔的思想同本书第一部分专门讨论的哲学传统对立起来。其中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有时候也有笛卡儿,他们被挑选为这哲学传统中突出的典范。在著者看来,海德格尔最要反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的逻辑著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的了。但是,还缺少一种全面介绍国内外逻辑研究和教学现状的工具书。最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今日逻辑科学》一书,它正好为我们了解世界及中国逻辑科学的近况提供了一把钥匙。当我们在争论“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有没有“扩充三段论”之余,不妨了解一点国际逻辑学界在关心什么样的问题。《今日逻辑科学》由崔清田任主编,潘道江任副主编;它是20多位执笔者共同劳动的结晶。《今日逻辑科学》共分5个部分,合计40余万字。该书第一部分题为“逻辑科学概观”。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现象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什么是生态现象学?生态现象学是这样一种尝试:它试图用现象学来丰富那迄今为止主要是用分析的方法而达致的生态哲学.我在下面的论述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致力于阐述前缀"(O)ko"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编辑部于1959年3月17日邀请一部分逻辑工作者,讨论“哲学研究”1959年第3期发表的金岳霖“论真实性与正确性底统一”一文,出席座谈会的有朱波、马特、李世繁、王宪钧、汪奠基,胡世华、方华、赵明、王聘贤、金岳霖、潘梓年等同志。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一个我国文化辉煌的时代。汉代的绘画艺术是继承和发展汉以前的艺术传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汉画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承上启下,是我国本土艺术形式的源头。立足根本,探寻本源,是我们当代寻求文化自信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引论在西方哲学史上,解释学是关于解释的理论。它要处理的是那些用以正确解说文本的规则。亚里士多德曾经写过一篇与解释学有关的论文。在现代,解释学获得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含义。我们有了一种解释学哲学,它在大陆哲学中甚至是一种主导性的潮流。解释学的第一次复兴发生在19世纪。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