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代高僧——正果法师□净因●在海外读书多年,方知华侨中信佛者颇多,回国探亲时,他们常常向我询问同样一个问题:“国内佛教界中,谁是当今的高僧,我们想去亲近”。起初以为这很容易回答,便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法师,华侨们听后评论说:“其中有些法师我们早就知道,知...  相似文献   

2.
王作安 《法音》2009,(11):3-5
尊敬的一诚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在美丽的西湖之畔,与各位高僧大德和年轻法师相聚,感到格外高兴。今后会有更多机会与大家见面,向各位讨教。 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加强汉传佛教信仰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明旸法师因病圆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明晌法师送了花篮,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明旸法师爱国爱教一生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江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谈到宗教工作时曾多次提到“我与明旸法师是好朋友”。江泽民同志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就十分关心和支持宗教工作,1987年他与明旸法师的一次见面,后来形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与这位当代高僧之间的一段佳缘。  相似文献   

4.
许嘉璐 《法音》2009,(4):14-14
杜青林副主席,尊敬的一诚法师、星云法师、觉光法师,尊敬的各位高僧大德:首先,请允许我向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行表示诚挚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宗显 《法音》2009,(9):31-32,33-35
1990年,在台北松山寺复刊的《狮子吼》杂志曾为明真法师示寂周年出专辑.在其社论中恭敬老法师是“现代僧宝的典型”。复刊于台湾的《狮子吼》杂志,如此推崇这位大陆现代高僧.确实有一些殊胜因缘.因《狮子吼》的创办人道安法师及其后继者灵根法师曾是南岳佛教讲习所的学僧,均受教于明老:且该刊创办之初.明老为其大力支持者和主要撰稿人。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董建华先生、姜恩柱先生、叶小文先生,尊敬的觉光法师、永惺法师、智慧法师、黎时 居士、林汉强居士、区洁名居士,尊敬的各国各地代表团、驻港各国领事朋友,尊敬的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各界嘉宾:今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贯彻落实基本法宗教平等信仰...  相似文献   

7.
1997年2月8日,我国著名高僧、佛学教育家遍能和尚在四川乐山圆寂,金炉香冷,智月潜辉,我们虽与法师只有一面之缘,但法师的慈祥风范却难以忘怀,法师的音容宛在;法师的慈悲开示恍若昨天。去年9月份,我们“中国黄河电视台佛教文化艺术中心”一行五人,在拍摄完《佛教圣地──五台山》电视系列片后,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四川,筹备拍摄《佛教圣地──峨眉山》电视系列片。在与当地宗教、文化部门的几次座谈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拍摄峨眉山圣地,一定要好好采访峨眉山佛教老人──遍能大和尚。我们通过有关方面与老法师取得联系,蒙他…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20日是正果老法师圆寂五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当代高僧,四川省佛协和德阳市佛协于11月19日上午,联合在中江寿宁寺隆重举行纪念法会。法会一开始,释放了象征正果法师生前出家、学法、弘法三个时期和地点的信鸽。然后,德阳市佛教协会会长海山法师主持了念诵法会。法会上,省佛协办公室主任邓中贵先生代表会长宽霖法师向参加法会的贵宾和四众弟子介绍了正果法师的生平,赞叹他是当代戒定成就的高僧,佛教的教育家、事业家。中江县有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省政协李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来宾:今天,首届五台山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举办五台山论坛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展示和弘扬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五台山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奉化雪窦资圣寺,缅怀近代佛教高僧太虚法师,追寻中国佛教现代化的进程,探讨"人间佛教"思想,可谓因缘殊胜,意义深远。我谨代表国家宗教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变革,佛教也在深刻的历史变革中经历了涅槃重生。太虚法师是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2013,(1):124-125
佛弟子有四众之分。出家男女二众,即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二众,即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佛弟子又有四众、五众之分。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五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学戒女)、沙弥、沙弥尼。七种佛教徒的通称叫七众。即出家五众加上在家二众。对学识修为较高的僧尼称谓:(1)法师: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佛法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法师,意思是讲说经法的师傅;(2)经师:指精通佛教经藏的僧人,也指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3)论师:指精通论藏或诠释佛教经义的僧人;(4)律师:指善于背诵、讲解律藏的僧人;(5)三藏法师:指精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中国古达把从事译经的高僧称为“译经三藏”,例如唐玄奘被誉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6)大师:佛教称释迦牟尼为大师。后唐代朝廷封通晓佛教教义的僧人为大师,如慧照法师。后来对前朝名僧也往往赐谥号“大师”,如东晋慧远,被追赐为辨觉大师;(7)尊宿:“尊”为德高,“宿”为年长。对年长德高僧人尊称为尊宿;(8)上人:尊称持戒严格,精于义法的僧人;(9)讲下:对知名法师的尊称;(10)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近读贵刊今年第一期刊载的《印顺长者访谈录》,感到有必要做些说明。我们拜谒印顺法师,主要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法师对我们大陆的学者和法师非常热情,畅谈了约一个小时。但我们事先并未向印顺法师提交访谈问题,当场亦未录音记录,很难说这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访。只是感到法师的意见弥足珍贵,经方立天教授提议,慈光禅学研究所根据追忆整理,但也没有经过我们过目。这样,因口音及口语及记录上的问题,就无法得到及时纠正。访谈录中关于我的记录,有二处出入较大:一、关于江灿腾先生与印顺法师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静波 《法音》2023,(4):39-40
<正>一代高僧传印长老离开了我们,作为老法师的学僧,曾经近距离地聆听多年教诲。在中国佛学院,传老是一位既严肃又开朗,既传统又现代的老法师,原来是敬畏的,后来是可爱的,再后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传老的影响。读本科的时候,传老教授我们《戒律学纲要》《印光法师文钞》。那个时候的传老会把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刻在竹签上,会不时抽出来让我们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绵山 《法音》2000,(1):10-20
弘一、太虚、圆瑛、虚云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僧,他们都与福建佛教关系极为密切: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法先后达14年,并示寂于福建泉州,其振兴湮没700余年的“南山律宗”的实践,基本上是在福建实施的;太虚法师为当时佛教界著名领袖,在他担任闽南佛学院院长的6年中,一直将闽院作为他改革、创新中国僧教育的实验园地;圆瑛法师为福建古田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一直关心着家乡佛教事业,先后担任过福建五个大丛林的住持;虚云法师出生于福建泉州,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他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6年,使鼓山门风重肃,一…  相似文献   

15.
明代五台山著名高僧镇澄法师在所撰《清凉山志》卷三“高僧懿行”中云:“传载高僧者,所以彰夫清凉宝山,实陶化圣贤之域。自佛法入中土,凡能出尘体道,以极佛化者,称高僧。……今之所载,凡有二焉。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8,(1)
中国佛协副会长圆拙法师圆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咨议委员会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代高僧圆拙法师于1997年11月25日18时13分在莆田广化寺安详示寂,享年89岁。圆拙法师,俗名贺道生,1909年1月3日生于福建省连江县。法师自幼聪颖好学,1...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代一位爱国高僧正果法师和我们长辞了。法师因长期患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87年11月20日上午11时35分在北京广济寺丈室安详示寂,世寿75岁,戒腊54年。正果法师生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住持宏船法师于1987年12月5日在曼谷大皇宫接受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御赐的“华僧大尊长”法号和象征资历的大爵扇。据悉,泰国还是首次向外国高僧授予这样的荣衔。宏船法师一行为庆祝泰王60岁寿辰应邀于12月3日到达曼谷。泰王还将三把小爵扇  相似文献   

19.
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奉化雪窦资圣寺,缅怀近代佛教高僧太虚法师,追寻中国佛教现代化的进程,探讨“人间佛教”思想,可谓因缘殊胜,意义深远。我谨代表国家宗教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变革,佛教也在深刻的历史变革中经历了涅槃重生。  相似文献   

20.
常正 《法音》2005,(1):44-45
2004年12月22日下午,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市佛教协会和江阴市佛教协会在江阴市暨阳山庄联合举行座谈会,纪念当代高僧、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二十周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副会长明学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江苏省宗教事务局翁振进局长、江阴市市委黄满忠副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