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是近十年以来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以心理学关于思维方式的研究为主线,分析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关于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路转变。重点探讨了文化心理学关于东西方思维对比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这些分析对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指出了关于思维方式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从来如此,也决不可能永远如此。这是因为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近年来,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发生了一场争论:物质真是无限可分吗?赞成这个观点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相信庄子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西方的分析方法,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的文化就能永远存在下去,越分析越琐细,西方文化的光芒也就越辉煌,以至无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条人类历史发展启示的规律,就要被扬弃。反对这种物质无限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没有导致(或产生)由物理学所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这一事实本身就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尽管历史上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促成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呢?本文打算证明中国的语言,尤其是古代的书写文字是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语言和综合思维方式、哲学、科学以及政治的关系,来完成上述证明。 一、中国语言与综合思维方式 文化是思想活动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不可能不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方式又不可能不受思维外壳─…  相似文献   

4.
翔平  张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12-17
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不同的文化对人类的行为和人格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所以社会科学家们,尤其是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此领域颇感兴趣。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上,而且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更确切地讲,文化心理学旨在对形态各异的文化群体中的成员进行经验性的研究,而这些文化群体对于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都会产生可预见的和有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经验。目前,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集中于群体的极化现象、工人劳动的动机、人的学习和认知的文化特征及人格差异等方面。文化的研究,不久将会成心理学发展的中心领域。在未来的前景里,文化心理学的贡献将会日益增加;而且,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产生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心理学领域内出现新的更具生命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浅论《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性思维不具有清晰的、严格的逻辑形式,它是一种与知性思维异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即是整体性、不确定性以及意象性。《周易》的思维方式典型地具有诗性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之具有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陈明 《美与时代》2006,(4):26-29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西方艺术家中精神病和自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分析的思维方式、艺术形态等都有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受到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和佐佐木指月的深刻影响,其主要特点是:反对西方文化与宗教中的狭隘思维方式,欣赏东方文化与宗教中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现实的神秘体验是个体宗教的来源。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历史贡献在于:在揭露西方文化与宗教心理的狭隘性方面切中时弊,在促进东西方宗教心理的交流与传播方面成效显著;其历史局限表现在:竭力推崇神秘体验必然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泥坑,对宗教心理的比较研究没有摆脱泛神论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地理条件、种族生存竞争及文化发展的差异造就了东方人与西方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思维操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现实生活中,人在遭受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或过于兴奋以致失眠时,中国文化的形象思维比西方文化的逻辑思维更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心理问题。其中,道家"天人合一"、佛家"调心入空"、儒家"修心养性、忘道合一...  相似文献   

9.
萧鹰 《哲学动态》2002,(2):12-13
季羡林先生作为文化名人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在关于文化的讨论中,季先生"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东西文化变迁说、以中国的"天人合一"补救西方"征服自然"之弊病的见解、拿进来送出去等主张广为人知.然而,人们往往热衷于重复季先生的"意见",而忽视了他的见解背后所蕴涵着的深厚的学术支持,这使许多看似热闹的文化讨论多少有些单薄和武断.2001年10月15-16日,"季羡林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是"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活动之一,也是第一次以季先生的学术思想为话题的研讨会.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蔡德贵先生筹备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国家教委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先生、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明顺先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10.
季先生以98岁高龄之人生经验与知识系统,网罗中西,融贯古今,以高远之视界,见出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所面临的危机,提出诸多人文学科必须重写、根本转型与改弦更张.对美学学科之严重西化,他提出必须“根本转型”,应在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上探求,才会有出路.尽管他的“舌头”美学显得过浅过窄,其理论前提也尚未进行中西方文化性质之大转换,但从中显现了他的卓识与真诚,足以令后人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开放的理论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它重塑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罗蒂集杜威、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大成,他创立的“后哲学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最富代表性的哲学理论之一。分析罗蒂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如何进行主题转换和思维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正>"诗性"与"思性"的区分,是西方二元思维的产物,与西方反思传统思维的现代思潮密切相关。受西方文化思潮与思维方式影响,中国诗学思维研究大量借用西方"诗性思维"和"思性思维"的概念,给中国诗学思维研究造成干扰。中国诗学思维研究应当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汉学的研究中国诗学思维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儒家社会学何以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孔德创立作为崭新学问的社会学时 ,其中包含着当时欧洲的历史经验以及对新社会理想和展望。东方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尤其是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所导致的许多问题意味着东方社会再也不能把西方思想当成普遍的价值予以接收。因而需要一种反映东方社会的历史经验、文化特点和社会理想的新的社会学。“儒家社会学”就是根据儒家的世界观和社会思想而提出的。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儒家的理性、儒家的思维方式和儒家知识的特点 ,并据此探究儒家社会学方法论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儒家社会学将拓展西方传统社会学的理论视野 ,将对东方社会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知识是科学思维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一般来说,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一定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又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由此构成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其中,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关键。东方科学文化善综合,西方科学文化重分析,两者产生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相生相成,互补共荣,构成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简单界定当代中国的文化讨论热潮具有极其广泛的主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价值、意义,正是从中派生出来的重要主题之一。然而目前理论界对什么是思维方式、什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等等前提性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歧义繁多的水平上。因此本文首先企图对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等研究前提作一番界定。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某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某种文化传统的凝结,它将它的文化母体的素质固定下来,而又反过来规范着、强化着这些素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思维方式带着神学的、富于幻想的色彩。但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产儿和一条支脉,它的思维方式在主要的方面与一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探究道教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于道教研究本身,而且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只从道教徒建立其教义、指导其方术的若干文献着手,探讨其思维方式,并由之略探其与一般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哲学的变革 ,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为逻辑学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变革以及将西方科学思维运用于中国思想领域的研究进行的。进而形成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两种形式 ,即“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思维 ,二者各执一端 ,均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不适合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中西融通式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百年的文化论争中,论战的各方都在哲学思维层面接受社会有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社会各组成部分看作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离的,正是这个理论教条使时人看不清楚传统文化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工业化之弊的解毒剂,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由于思想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点化,使中国工业化的思想资源严重缺乏,这使中国失去一个和谐发展的机会。当务之急是破除社会有机思维方式的理论教条,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点化,从而使中国走出一条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百年文化论争的最后解决。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还是历史环境上看,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都存在较大差异,西方音乐的演奏风格往往是豪放不羁的多,婉约含蓄的少,而中国音乐则恰恰相反,这使得西方音乐的情感模型对中国传统音乐并不适用。为了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音乐和传统文化,本文针对中国文化精神偏内的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入手,对遗留至今的主要古琴曲的情感进行剖析,最终做出了符合中国音乐特点的琴曲情感分类,并从音乐作曲的角度出发,围绕古琴音乐情感展开研究,分别从调式、音色、音程、节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古琴音乐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李音祚 《法音》2004,(6):37-39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思维方法,通过各种综合性因素的作用,逐渐演变为以西方科学性思维模式和以东方意会性思维模式为特点的两大文化主流。在不同文化的国度里,科学性和意会性构成了两条平行的发展线路,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优势和现实的实用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