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由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自1934年起历时50年,耗资数亿美元编制而成,是应用较广的能力倾向测验。1995年美国完成了对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的第一次修订,即一般能力倾向测验E、F版产生。我国使用的版本仍然是是戴忠恒教授或方俐洛以日本劳动省1983年为蓝本修订的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本文仅对美国第一次修订的改变进行研究归纳,以求对中国一般能力测验新版本的修订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傅根跃 《心理科学》1999,22(5):465-466
1引言自从192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古德纳夫(F.Goodenough)首创画人智力测验以来,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验,由于其简便、科学而实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几十年来,画人测验进行了多次修订。然而国内关于画人测验的修订和应用无论从标准化程度还是从常模制定的时间和范围等方面看,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我们于1995年承接浙江省教委科研项目“画人智力测验的标准化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画人测验进行研究,重新加以标准化,从而使画人测验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  相似文献   

3.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简介及其中国试用常模的修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作了简要的介绍。为了试用,对它进行了修订。版本是以日本劳动省1983年修订版为蓝本的。日本的版本是来自美国。为了适合国情,对该测验在三个方面作了微小的变动。修订工作自1989—1992年初。标准化样组是由全国17个中等以上城市初二至高三学生2148名构成的。男女学生的比例为1:1。该测验在结构效度上有很好的证据,稳定信度分数相当好。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美国赫斯特评估系统公司推出的《赫斯特职业评估系统》(1992年版)作了修订。修订工作自1997始,2000年结束。修订后的10项纸笔测验和8项操作测验中,有2项开发出了计算机测试软件并制作了光盘。标准化样组由江苏省13个地级市随机抽样的1320名被试组成。修订的测验结构效度较好,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自我职业选择测验(SDS)的试用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对自我职业选择测验 (SDS) 1 985年版进行了修订 ,并在武汉市中学生中进行了适用性的验证。在原测验中译本基础上 ,进行了项目修改、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等标准化工作。结果表明 :①该测验具有良好的项目特性 ;②该测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均达到一般心理测验要求标准 ;③该测验结构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亦较为理想 ;④个别项目仍有待于进一步修改 ,取样还应面向全国 ,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作用。在武汉市中学生中的试用结果表明 :①该测验可以作为中学生职业辅导的选用工具 ;②在该测验中使用标准分代替粗分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1985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又进行了一次修订,就是第四版,是由桑代克(R.L.Thorndike)、哈根(E.P.Hagen)和沙特勒(J.M.Sattler)等人所修订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第四版的特点,我想首先把历次修订的情况做一简单的介绍。1905年比奈和西蒙编制了被誉为里程碑的第一个心理测验。这个测验只有初步的30个题。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记忆测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耀中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2):167-171
记忆测验对于记忆水平的评价和精神障碍各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众多研究者在记忆功能的测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开发了许多标准化记忆测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对标准化记忆测验这个领域的工作作一简单回顾,并综合近年来学习和记忆认知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为未来记忆测验的编制提供一些建议。下面首先就目前常用的标准化记忆测验作一分类评述。1成套记忆测验成套记忆测验是指依据一定的记忆理论,对记忆功能进行多维度测量的标准化测验。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即时保持、学习和遗忘的变化率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厚粲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35(3):514-521
有关心理测量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但西方科学的心理测验理论与方法是20世纪初自西方传人中国的。30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道路艰辛曲折,文章分三个阶段对之作了回顾。一、最早是1915年外国学者为比较中美儿童的智力差异对广州5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同一时期,我国学者也开始自己编制测验,"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是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开设测验课程,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正式介绍科学的心理测验。与美国专家合作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对全国小学生进行测试,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艾伟从1925年起致力编制中小学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测验以及能力测验,还与张耀翔编制了识字测验与阅读测验等,对我国教育测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测验学会"1931成立。并创办会刊《测验》有效地推动了当时测验研究的开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作继续进行和扩展,但受战争的影响,发展上减慢了速度。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心理测验被视为禁区,认为它违心,反动,没有人敢于问津。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心理测验更是全盘否定了。三.文革以后,心理学恢复。而心理测验面对着既缺人力又少资料的困难。林传鼎等三位教授于1980年春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是心理测验再生的标志。此后各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心理测量学课程。通过引进各种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外国测验和逐步向自编我国测验发展,几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心理测量分会’成立,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成为它的一个国家会员。1991年在南京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测验国际性学术会议,又与台湾学者交流,建立起隔年一次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的协议。这些都对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心理测验逐渐渗入医学、教育、企业、和组织人事部门等多种应用领域,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从高考开始向各种考试、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验发展迅速日益兴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心理测量的认同,使它变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应用科学了。最后,文章从测验的数量、质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测验者素质提高和法律完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主题统觉测验中国修订版(TAT-R,C)的编制与常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人格投射技术。但由于原版测验图片不适用中国被试,而且操作复杂,评分缺乏客观性,信度、效度不理想,更无标准化常模,所以在临床实践难以推广,在国内尚未系统研究。 为改进原版测验缺陷,首先修订了新的适合中国文化模式的工具,把原有的无结构投射法修改为联想—选择法投射,使修订版测验简单、易行。并且经研究验证,修订版(TAT-R,C)测验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并建立了标准化常模。  相似文献   

10.
徐云  戴晓阳 《心理学报》1988,21(2):85-90
谈加林同志在《心理学报》1986年第3期上发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几种心理测验修订中存在的问题》一文,认为龚耀先同志负责的全国心理测验协作组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几种心理测验中,对常模样本的代表性、常模群体的界定及分数组合与等距性问题上有着“忽视了这些工作而没有尽自己能力”的问题。并指出韦氏智力量表Tellegen简式用法的使用错误问题。笔者认为:该文提出的观点由于概念上的模糊,对测验编制者编制目的的不甚了解,故他所指出的几个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错误,特撰文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