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将女儿送上床,为她掖好被子,给他讲睡前故事,然后微笑着向她道晚安。也许是忙碌了一天太累了的缘故吧,我忘了吻她。 我刚走到门边,就听到女儿急切中略带责备地问逆:“那么,我的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丙戌年中秋之际,我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这就是陈莲笙老道长所著《道风集》增订本,喜悦之情,自不待言。闻着新书散  相似文献   

3.
沉睡花梦间     
花开的声音,透露着风的痕迹,隐匿着云的消息,送来雨的温柔。隔着薄如蝉翼的窗纱,我寻觅着你的踪迹。也许我该走出你的视线,不然,如何被你遗忘?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不知你的模样被寒风冷雨过滤后,是否长出稚嫩的双蕊。其实,你早已走人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刘长乐 《法音》2023,(3):22-26
<正>一个人的心量能有多大?一个人的步履到底能走多远?也许我们可以从星云大师行脚修行的一生中找到答案。2月6日,惊悉大师示寂的消息,难掩心中的不舍与哀伤。但转而想到,大师多次对我谈到他对待死亡的看法和态度,又有些许释然,我的情感很是复杂。  相似文献   

5.
永生的王     
程殿元 《天风》2005,(4):49-49
也许,有些人经受了功败垂成 的苦楚,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哀叹 着命运之不幸;也许,有些人品尝 过功亏一篑的遗憾,把自己的创伤 蛰伏在生活的低层,哀叹着生活的 艰辛,自己的平庸、机遇的难得;也 许,还有些人前进的路上拥有太多 的深沟险壑,飓风暴雨,烈日霜雪, 而少见一马平川,风和日丽。我以 前就是这也许中的一员,常叹在世 上生活得不如别人……如今在上帝 的真理光照下,在他的恩膏教训 中,我看到了快乐积极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佚名 《天风》2011,(5):62-62
前些天,收到一个邮包,撕开一看,竟然是一本熟悉的书,约翰·班扬的经典名著《天路历程》。以前读过此书,但几经搬家,书已经丢失,如今复得,喜出望外。不过,新书的开本比以往小了,成了印刷精致的便携式读物。我想,这也许是设计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翻了就可以搁在书架上的书,而是要让你携带一生的读物。  相似文献   

7.
李爱莲 《天风》2012,(8):52-52
"妈妈,您知道我现在在吃什么吗?我正在吃苦呢!""孩子,懂得苦中作乐的人,就能冲破困难,享受快乐的果实。"猜猜看,我在吃什么?多年前,为了要让后院池塘旁的杂草不乱长,我买了一车的石块准备铺在池塘边。为了要让孩子们有参与的机会,我特地选了个假日,要柔柔一起帮忙铺石头,五岁的加加就在一旁跟前跟后。捡石头对孩子来说是件无聊的差事,我们头顶着太阳,额头冒着汗努力地做,希望很快能将事情完成。  相似文献   

8.
计文 《天风》2013,(5):1-1
4月20日早晨,我正在构思《天风》五月刊卷首语,突然接到来自重庆的电话,告诉我四川芦山地震了……巨大的灾难在五年之后再次降临巴蜀大地,刹那间,天崩地裂,无数的生灵被吞噬。有多少在天伦之乐中过着平凡日子的家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也许在黎明时还唱着小曲,却突然沉落在永恒的黑夜里。从满地残砖瓦砾中传出的一声声撕人心肺的求救声中,从废墟深处伸出的那一双双血迹斑斑的手掌中,人们再次惊觉到了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在救援人员奋力地搜救下,一个个幸存者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所有在场的人眼中无不涌动着激动的泪花。  相似文献   

9.
苍蝇的抉择     
有一次,我将衣物浸在塑料盆里,准备搓洗之时,发现一只苍蝇沾在衣服上。仔细一看,原来它的翅膀湿了,飞不起来。因为平时苍蝇与我的关系不好,并且时常捣乱,惹我非常生气,所以我就趁机“落井下石”,顺手把衣服按进水里。当时,它若浮上来挣扎,也许激发了我的同情心,就放了它。但它始终牢牢抓住衣服不放,这样,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想:难道它有避水之功,不怕淹?没过一会,却见它鼓着肚子,慢慢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1.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 我回复她:"许久不见,你好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她回道:"偶然看到你的新书<奉你的名>,买了一本,正在读,有些疑惑,所以问."  相似文献   

12.
顺路·绕路     
正在我第十本书上市之际,我欣欣然冲某友报喜:"我的新书出来了!"友迭声恭贺,笑声里虚浮着俗世的客套。我说:"你哪天方便见面吗?我送书给你。"友笑答:"哪天你顺路来荷塘,再顺便带给我吧!"我欣然允诺。友不催,我也不记,这事就搁置下来。有事两人会电话聊几句,无事各自安好。一晃过去两年,第十三本著作都面世了,我都还没逮到机会路过荷塘,更谈不上顺便访友赠书。每每看到躺在我家书柜里,签赠与友的那本崭新的旧书,不由得暗自喟叹:"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顺路啊?"  相似文献   

13.
出路     
正一日,朋友给我出了一道智力题:101-102=1,只能移动一个数字,使这个等式成立。我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答案。我起身站在窗前,见窗外一只张牙舞爪的猫正把一只可怜的小鸟逼到了墙角。树上的一只鸟一边焦躁不安地飞起落下、落下起飞,一边叽叽喳喳地叫着。看样子,那只逼到墙角的小鸟是它的孩子,也许它正在告诉孩子逃生的方法。往哪里逃呢?小鸟的前面是猫那凶恶的爪牙,后面和左右都是高墙。它肯定无路可逃,  相似文献   

14.
新铁杵磨针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突发灵感,拿了铁棒来到河边,找了块石头,开始起劲地磨了起来。 有一个路人从河边经过,看到他正在磨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便很奇怪地上前问他想做什么?他抬起头说:“我的针丢了,所以我要将这根铁棒磨成针。”路人说:“这么粗的铁棒你这样要磨到何年何月啊?”  相似文献   

15.
很久很久以前并且忘记了是在哪儿,在我开始梦想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听见有人说过;“作家应该经常到生活中去。文学创作,最最重要的是得有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那时我年少幼稚不大听摸得这句话,心想可有人不是在生活中吗?“没有生活”是不是说没有出生或者已经妞世?那样的话当技是没法儿写作,可这还用说么?然而很多年过去了,这句近乎金科玉律的话我还是不大听得懂。到底什么叫“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底是指什么?也许是,有些生活叫生活或叫“有生活”,有些生活不叫生活或者叫“没有生活”?如果是这样,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大谜之一——痛苦的存在,这个问题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也许困扰着同我一样更多的人。问题发端在40多年前一部电影上——《罗马不设防的城》。影片中一位妇女向一位意大利反德国纳粹的神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间偏偏有许多痛苦?”电影作者有意识地对这个问题没有作交代,也许是他本人作不出回答。几十年来,我求师查书亦不得要领。近年来从朋友那里得到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但  相似文献   

17.
青春的忧虑     
也许年轻的时光过于美好了,心灵轻松得无需承载一片乌云,面孔鲜嫩得如同雨后绽开的花朵,力气可以使你到达任何向往的地方,目光总是期待着尚未解开的谜题。所以那些青春不再的人们,回想起那些用诗串起的日子,总不免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也有那么多正在青春途中的人们,担心着今日的一切终将飘远,终将被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距离隔开。  相似文献   

18.
进入城堡,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让我觉得,婚姻失去了原有的激情,爱情也没有了往日的温度。一天晚上,窝在沙发里看一部古装戏,当看到男主人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姑娘,以血肉之躯替爱人挡住敌人刺来的利剑时,禁不住为这种舍身死命、荡气回肠的爱情泣不成声。正在厨房里洗碗的丈夫闻讯赶过来,急忙问我怎么了。望着熟悉得几乎生腻的面孔,想到平淡的生活和日渐疏离的爱情,我含泪答道:“为什么我们的爱情渐渐老去,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几乎感觉不到你还爱着我。也许我们之间,只剩下爱的形式了。”丈夫听了很惊愕,急忙把我拥进怀里,说:…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育人故事要从学校小剧场的一台心理剧说起。“这样的争吵伴随着每一次考试就会到来。他们相互间埋怨着,看似没有直接骂我,但比打我骂我更让我心痛。我就是个麻烦,对不对?没有好的成绩,我每天扮演着开心和快乐,在他们看来就是没心没肺。这世界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死了,还会有谁记得我来过。”  相似文献   

20.
礼物     
晨风 《天风》2002,(12):41
过去,每每临近圣诞节,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期待着一份份精致的礼物。也许是一张从远方而来最普通不过的圣诞卡片;也许是一封简洁却真挚万千的 E—mail,也许是一本有很深造就价值的灵修书籍;也许是一件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华美艺术品;也许是……这份期待似乎在越临近圣诞节时越发在心灵中频频闪现。直到有一次在《读者》中读到《特迪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