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同自然科学家们建立起密切的、战斗的联盟,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长期以来的任务。这个联盟是为解决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问题以及尽最大能力地把科学用在为人道主义的目的上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它是科学迅速发展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的前提。在现代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同自然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2.
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列宁为了坚持唯物主义并发挥其战斗性,曾明确提出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的思想。几十年来,广大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遵循列宁的伟大联盟思想,自觉结合,紧密合作,针对现代科学中提出的大量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岩崎允胤与物理学家宫原将平的学术合作,就是这一联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迫切性我们只要大概浏览一下现代的哲学著作(不仅我国的,而且全世界的)、哲学家中间的争论和讨论,以及各个不同哲学派别之间的斗争,就足以相信认识论问题在其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耍是我们就: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形式、认识的结构、科学认识的逻辑,以及现代科学的方法等问题,连同其他一些问题,已被当作最重大的和首要的哲学问题提了出来,这是完全正确的。况且,在几十年前,即从科学上而首先是物理学上伟大发现的时代起,这些问题就巳经开始引起自然科学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注意。列宁以他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讨论生物学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导。今年四月五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召开了由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和一部分哲学家参加的会议,在会上讨论了现代生物学的一些问题。从所报导的一些观点看来,这篇报导集中地反映了苏联学术界最近时期在探讨生物学方面的观点。会议主持者米丁首先在会上指出苏联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在生物学哲学问题上的四点结论:(1)不能把科学史看成编年史,不能因科学家的一般哲学的、意识形态的错误言论而抹杀他们在科学上的贡献;(2)不能仅仅因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哲学家从科学的一些原理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而否定这些原理;(3)不能局限于评价自然科学家的个别不正确的哲学言论;(4)对没有足够根据就断言自己的观点是同辩证唯物主义相容的,并指责反对他的人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的这类自然科学家,应该采取批判态度。会议的参加者提到的主要问题和发表的意见有: (1)因生物化学发现了去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认为生命的定义应该修改。恩格斯关于生命的定义已经不适用,在今天它已经变成教条了; (2)批评了李森科的学说,认为这种学说同现代生物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3)不同决米立林阶段的提法,认为在生物学中没有什么米丘林的新阶段; (4)现在生物学正面临革命的转折时期,生物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主导科学,在这里占居首要地位的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5)只有生物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盟才能解决生物学革命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两个国际的哲学家团体。第一个团体是由职业哲学家组成的。它还是在一九○○年成立的,一九五三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二个团体产生于战后,它主要是从事哲学问题的自然科学家组成的。一九五四年在苏黎世组织了第二次代表大会。由于这个团体的专长,参加大会的以自然科学家、工程师、技师、逻辑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科学的代表占多数。有五百多个人,代表着三十多个国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既关系到哲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也关系到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解决自然科学与哲学关系时必然遇到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作些考察,所提出的论点,难免有片面与不妥之处,希望就正于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直到最近时期,在某些地方还感觉到(甚至现在还是这样)在自然科学家们同哲学家们的相互关系上有显明的“冷淡”。这里,事情不在于缺乏相互尊重,而是某些自然科学家有时不太感觉得到哲学研究工作对于自己经常的理论工作和实验工作有什么直接的必要性。显然,哲学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的相互关联是很不够的,而这种相  相似文献   

8.
1963年9月27日到28日,恩·莫·阿恩特大学的数学自然科学科院同该校的哲学系联合举办了一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自然科学的地位的讨论会。这次会议想要阐明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家同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某些重要的、现实的思想意识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超过了我们的预料,总共有四百人,共中70%是自然科学家,首先是我们青年的自然科学家。会议期间所作的报告共  相似文献   

9.
1908年列宁在他那篇批判马赫和马赫主义的著名论文里写道:“在1906年,马赫也是很老实地承认:‘大多数自然科学家都坚持唯物主义’”。列宁这里引证了《认识与谬误》中的一句话,但他歪曲了马赫命题的原意,为了证明这一点,应该直接读他的原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今天都把已有150年历史的旧唯物主义当作哲学,而对于哲学家乃至对哲学思想不太外行的人说来,这个体系早已是不能再接受的了”(《认识与谬误》第4页)。马赫这段话是针对18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论而说的,这不可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就一直在各个极其不同的领域,从许多十分不同的方面迸行着关于哲孛和专门科学的关系的讨论。其中讨论的,主要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关于哲学和哲学家对自然科学是完全必要的吗这个问题,有些自然科学代表人物作了否定的回答。在我们看来,由于斯特恩伯克的文章“一个自然科学家论哲学和专门科学”,这个讨论已达到世界观、方法论和学术政策的一个新高峰。这篇经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11.
1663年10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举行扩大会议,讨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Л·伊利切夫作了报告(这个报告的译文的第三、四部分已发表在《外国学术资料》1964年第2期中)。在讨论这个报告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专门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仅哲学家,而且若干自然科学家也对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問題产生了一种非常濃厚的兴趣,这些自然科学家从他們的实驗研究出发,也過到了这个問題。显然,对于这对范疇的研究,我們过去常常沒有給予足够的注意。由于人們依据的出发点和材料不相同,在这个問題土,曾經出現过一些不同的意見,这些意見虽然不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却从不同的角度着重强調了問題的不同的方面,因此始終都沒有完全避免了片  相似文献   

13.
曹继东 《哲学动态》2006,(12):31-36
D.伊德(D.Ihde)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以研究技术现象学而著名。2004年至2006年伊德教授应邀两次赴中国讲学。本文作者借此对他进行了专访,现将其发表,希望它有助于国内技术哲学的研究。问:伊德教授,欢迎您到中国来。在您看来,作为一位技术哲学家,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技术哲学家应该做许多事情,我认为,他们应该意识到那些科学哲学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东西,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哲学家应该思考人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评估人类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内涵。20世纪早期的技术哲学家大多担心强有力的工业和军事技术…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苏联科学史家与哲学家凯德洛夫的这部著作,是对两位伟大的德国自然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的光谱分析的准备、发现(提出理论)和完成(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趣的和深刻的分析。这部著作包含着历史事实的详细说明,它详  相似文献   

15.
1961年12月7日在法国缪丘阿利特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会,参加讨论的共产党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有R.伽罗第、J.维以叶、J.奥谢尔等,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J.-P.萨特尔、J.伊波利特等。讨论的中心问题是:辩证法是否是存在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是否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抑或辩证法的使用范围只限于人的历史和思维(存在主义的观点)。会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16.
1984年正当牡丹盛开时节,在古都洛阳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座谈会,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30余人与会,有在物理学前沿探索中对哲学感兴趣的科学家,也有对物理学新进展及其哲学问题感兴趣的哲学工作者。遵循列宁关于自然科学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结成联盟的遗训,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走到了一起,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广泛地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虽短,但不论从对物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启示来看,还是从物理学新成就对哲学研究的推  相似文献   

17.
哲学史的研究应该是哲学的研究,而不是"史学"的研究。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和哲学经典著作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不是一个与研究主体处于对立状态的研究"客体",而是与研究者处于同一个历史中,面对的是同样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世界。任何伟大的哲学家,都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因为他们思考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或本源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是其他特殊问题的基本条件,因而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会以不同方式出现。所以伟大的哲学家都能在当代对我们说话,回答当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哲学家。他一生非常重视哲学研究。他认为物理学家必须掌握哲学推理。爱因斯坦不仅因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例如相对论大大推进了科学对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和宇宙的认识,引起了哲学家的研究兴趣,而且他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了哲学界的关注。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对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方真 《现代哲学》2000,(4):121-123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对《周易》的研究,滥觞于先秦,经汉代的“独尊儒术”,被奉为儒家经典,成为经学家们研治的一项专门学问,称之为“易学”。《周易》作为集中国文化古老智慧之大成的“元典”,不仅受到经学家的重视,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受到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乃至自然科学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所谓精确科学的绝大部分代表人物,现在都对一切哲学思维怀着一种深刻的厌恶情绪。自然研究家不了解哲学家的语言,哲学家也不了解自然研究家的语言。而自然科学家则很少不更前进一大步。他们把一切哲学当作纯粹概念的——虽然不是亳无意父的辞令的——无拘无束的游戏而加以摈弃了。在他们看来,只有在精确科学的领域里才有真正的知识;跟精确科学的无可辩驳的确实性相比,哲学、主要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