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觉光法师,俗姓谷,名成海,1919年生于辽宁海城。1928年,随高旻寺青一和尚到上海,在海会寺剃度,法名安童。1930年秋,于浙江天童寺依圆瑛长老授具足戒,得名觉光。后赴天台教观总持第四十三祖谛闲老法师所建之宁波观宗寺深造。1939年,至香港亲近宝静大师,得授天台教义,促使其继显明法师之后,成为天台教观总持第四十六代传人,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享年92岁的澍培老法师于1986年12月8日逝世。澍培法师原籍辽宁锦州,蒙族人。幼年慕道,精研天台教观,旁及歧黄之术。撰有《金刚经笔录》等佛学著作行世。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吉林省及  相似文献   

3.
正佛教的寺、僧依所属宗派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自唐宋以来"禅"、"讲"、"律"三分天下寺院,乃为定式。所谓"禅",指禅寺、禅僧,由禅僧住持,代表禅僧宗尚虚寂;所谓"讲",指讲寺(是天台、华严、唯识、净土诸宗寺院之通称)、教僧,由教僧住持,代表教僧精研释典;所谓"律",指律寺、律僧,由律师住持,专门学习和弘扬戒律,代表律僧严行戒律,此  相似文献   

4.
浙东山水,世所闻名。天台一山,作为中国佛道名胜,更为历代文化名人仰慕。诗仙李白,书圣王羲之,高道司马承祯、葛洪等人,无不以一登天台为幸事。综观莽莽天台山,西承南龙宗脉,东涉溟海汪洋,天台延伸  相似文献   

5.
王孺童 《法音》2010,(7):5-8
<正>《念佛论》是倓虚法师一篇专门探讨净土法门的讲记,虽然内容是为初机学佛者,略说念佛求生西方弥陀净土之殊胜功德,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其作为天台宗的一代大师,以天台教观来弘扬净土法门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6.
心皓 《法音》2004,(1):24-30
中国佛教寺院制度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至唐百丈怀海禅师立《百丈清规》而趋于成熟。佛教早期有东晋道安法师制定僧尼轨范,确立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以及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可惜其文今已不传。隋时智者大师为天台教团制订了各种定制立法,这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的轨仪制度,其文载录于《国清百录》。《国清百录》共四卷,初由沙门智寂纂集,书未成而逝,灌顶继续增撰。此书载录了天台教制和一些忏仪行法,以及智者大师与陈、隋两朝上层统治者来往的文书信件,还有不少碑文,这些都是研究天台宗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天…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3)
<正>"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教理阐释依据天台宗的思想体系,而修行实践则以净土宗的称名念佛为依归。这八个字最早出现,是在蒋维乔居士~([1])为谛闲法师写的像赞里。原文是:"巍巍大师,乘愿再来。行归净土,教演天台。建大法幢,作狮子吼。声教广被,暨于九省。作育僧才,芃芃椷朴。法乳分流,自南而北。化缘既尽,安详坐逝。临终写偈,以励后嗣。式瞻遗像,相好光明。高山仰止,垂范天人!"~([2])这里正式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在《圆善论》中首先肯定王龙溪"四无句"为究竟圆教,继而又按照天台圆教的判教方式,认为胡五峰之学才是真正的圆教。这种前后的不一致,是牟宗三在立足儒学的同时尝试融合天台圆教过程的必然阵痛。要解释其中潜在的矛盾,除了回到圆教义理本身,以及从思想史的发展上做分析外,亦须重视牟宗三晚年借用天台术语所提出的"纵贯纵讲"。通过"纵贯纵讲"的理论模型,牟宗三哲学体系中由于融合异质思想而带来的张力,最终转化为其纵贯系统内部可以解答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慧增 《法音》2007,(2):55-55
1月3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在北京广济寺会见了韩国天台宗教育部长勇岩法师一行5人。  相似文献   

10.
高丽国僧人谛观所录的《天台四教仪》(以下简称《四教仪》),在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对天台智者大师五时八教判教理论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学者资之可了解天台一家教旨的纲宗,有力地促进了天台佛学的推广与普及。不过我们在研究《四教仪》时应注意天台教判学说所固有的圆融精神,避免以偏概全的过患。  相似文献   

11.
圆瑛法师于近代中国佛教实具举重之位。一在其弘宗演教之能,二在其躬身实务之功。法师反对人们视佛教为"迷信",主张如欲救世,须得佛法昌明,更践之以大乘菩萨道入世济世。法师行化一生,不仅广涉三藏,开演佛法大义,利乐众生,更积极躬身社会实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患难。当此可言,法师实堪为近世护国爱国僧人典范。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6)
<正>本刊讯6月3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河边梵音阵阵、香烟缭绕,清泉禅寺隆重举行了全堂佛像开光暨寂仁法师荣膺方丈升座法会和庆典活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增勤法师、静波法师等来自北京、黑龙江、河北、江西、福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6,(11)
正神照本如(980或981-1050或1051)是宋初天台宗"中兴"人物四明知礼法智(960-1028)大师的主要弟子之一,曾受师之命辩难异说,协助其师积极复兴天台之教;又被师叔慈云遵式(964-1032)识中接席台州东掖山能仁寺[1]。本如在东掖山居住达30年之久,扬大乘之典籍,弘天台之教观,培育后学,结社念佛,导化一方,为促进天台宗在宋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纵观学界以往对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24日,中韩佛教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北京灵光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胡雪峰喇嘛、秘书长刘威先生,副秘书长卢浔、常藏法师、普正法师,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怡学法师,韩国天台宗总务院长春光法师、天台宗总务部长月中法师、天台宗教务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5月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双杏寺举行大雄宝殿全堂佛像开光法会暨法源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俊才法师、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法禅法师、海安佛教协会会长冶然法师、张家港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秋林法师、市佛协副会长有慧法师、寂慧法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04,(7):48-48
本刊讯山西省佛教协会顾问、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原副会长、五台山塔院寺退居方丈寂度法师,于2004年6月21日6时45分,在太原崇善寺安详示寂,世寿94岁,戒腊66夏。寂度法师生于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新华村人。1939年在峨眉山万佛顶依海静法师剃度出家,当年到成都近慈寺拜能海上人为师,受具足戒,随恩师在寺内修习佛法10年。新中国成立后,寂度法师追随能海上师驻锡四川省绵竹县云悟寺,1953年又随恩师登上五台山,驻锡清凉桥,先后任知客、都监。文化大革命期间回原籍务农,1978年重返五台山住十方…  相似文献   

17.
天台宗与净土宗的融合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最早的萌芽则要追溯到天台宗的初创时期。天台宗创立之前,并无天台净土之分,智者大师整合南北佛教的时候,念佛法门是被作为禅法吸收到天台宗思想体系之中的,它是天台宗实修法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显示出不同于通途法门的独特优势。智者大师对净土法门的肯定和重视,既有他兼顾不同根性的考虑,也有他晚年引净土以补天台的选择,形成了台净组合的雏形,这一时期可称为"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的萌芽期。  相似文献   

18.
法门砥柱振锡清凉——记五台山塔院寺住持寂度法师白福生现今在五台山塔院寺担任住持的寂度老法师是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新华村。他俗姓黄,名裕昆。幼年时,他曾读过五、六年私塾,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  相似文献   

19.
北宋初以"中庸子"为号的天台宗山外义学僧智圆法师,因大力阐扬儒学而知名。从其《湖居感伤》诗中的"庶了无生旨,无生更可伤"之语,可知智圆对于"无生"有着透脱的彻悟。彻悟禅理本应展现清净无碍的心境,其诗以"感伤"为题,表达彻悟"无生"之后却"更可伤"的情绪,与一般禅悟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提出了以慧能禅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禅教一致论,其基础在于以存有论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教标准转移、教内之教外别传与牟式禅教一致论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教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教,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