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业力及其相续之疑难,经量部中被称为"先代轨范师"的一类论师基于经量部种子说提出了"色心互熏说"。通过对经部此"色心互熏说"的梳理和解析,认为此说乃是基于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两派思想而提出,并用世亲及后期唯识对此说的评辨探究这一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9,(9)
编者按:自7月22日,“法轮功”被依法取缔以来,全国各界人士对李洪志的歪理邪说进行了深入的揭露批判。由于李洪志剽窃、篡改了许多佛教的名词术语,这些各词术语一时间大量出现于各种新闻媒体,致使一些人将李洪志的不止理邪说与佛教的某些教理义混为一谈。为此《法音》已刊文就其中的许多名词进行了剖析澄清。但佛教的“法身”和“业力”二词步涉及佛教的根本思想,涵义极深,不仅为“法轮功”所篡改利用,而且在气功界和民间被滥用的情形也不少,因此本刊采访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吴立民所长,请他专门就这两个佛教名词的深刻涵义作一…  相似文献   

3.
佛教关于“法身”的思想佛教讲佛身,通常是讲法身、报身、应(化)身,叫做“三身”。身是聚集的意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把佛陀的理法聚集称为法身,智法的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的聚集称为应身。佛是觉悟的人,法身是他的觉性,报身是他的觉相,应身是他的觉用。通俗地说,我们现实的人身是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智慧聚集而成,就叫做报身。这个人身根据自身的各种条件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就叫做应(化)身。譬如这个人对其父母来说是儿子之身,对其师长来说是弟子之身,但对其子女来说却是父母之身,对其弟子来说又是师长之身。如果这个人能聚集…  相似文献   

4.
近十多年来,出于对六、七十年代评法批儒时期那些说法的纠偏,一些学者相继撰文,对荀子既法先王又法后王的学说进行了再探讨。不少文章认为,荀子的法先王与法后王,实际上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通传一贯的,荀子是要用后王之道去推知先王之  相似文献   

5.
刘贻 《天风》2010,(8):20-21
<正>有不少人一味地指责"灵恩派"是异端邪说,或者干脆不屑一顾置之不理,这显然不是积极的态度。我想,若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对于全面认识圣经真理是有裨益的。为此,本人有以下几点初浅的认识和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畸人即不正常的人,原是儒家信徒对道家之士的一种蔑称,意谓其阙于礼教不修仁义。庄子则给畸人赋予了全新的正面的意义,用以指称那些合于天道而不同于流俗的人。在庄子眼里,畸人们蔑视世俗之礼、追求逍遥无为;他们看破生死,认为大化才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归宿地;在生活中,他们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畸人人格是庄子真人人格在现实中的落实,与儒家君子人格相对而立。庄子畸人人格对后世方外之士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惠能《坛经》中,"清净"或"净"是最常见的字词。惠能认为,人心先天就蕴含着佛教宣扬、追求的全部道理,本身是"清净"的;只是由于在后天的生活中惹上了种种"烦恼",包括对各种利益的追求,"众生"才未能涅槃成佛。只有泯灭一切利心,祛除一切畏惧,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见真道"。禅宗的"清净"说,对唐末五代时期僧侣的行事作风有明显地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思想传统中的基本法治理念是“以法统治”,力图通过君臣上下的普遍守法来确立一种合乎理性与公道正义的稳定社会秩序,这种法治理念把法律作为专制君权的统治工具,因而不可能对君主、政府及其官员设置实质性的有效法律限制,也使其与“以法主治”的现代法治理念相异质.然而,“以法统治”的传统法治理念也包含一些与“以法主治”的现代法治理念相通的因素或精神,对于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讲,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基础性意义,我们深信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在吸取和借鉴这些因素或精神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走向“以法主治”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法职"是一种由道士担任的宗教职位,在汉天师时期就已经出现。天师道的"法职"开始是一种"政教合一"的职位,后来演变为单纯的宗教职位。在宋代,道教各派又出现了一些新"法职",这些法职不但继承了天师道的法职传统,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说课自1980年代末提出至今倍受青睐,但说课实践中生成了偏狭、肤浅的刻板认知图式。文章从此现状入手,厘清生成原因,思考打破刻板,在建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能,积累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探究课程序及过程、评价及引导、主体与创造、依据及逻辑、沟通与合作等方面缕析培养说课素质,提高说课能力以提升说课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李洪志为蛊惑人心,破坏社会稳定,以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通过大量讲演、拼凑和贩卖《转法轮》等书、录音带、录象带等,为所谓“法轮大法”、“法轮功”泡制了一系列粗陋不堪的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歪理邪说,鼓吹“人类罪恶论”、“业力轮报论”、“练功出世论”、“末世救世主论”等,已经给正在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社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李洪志鼓吹的“业力轮报论”是愚弄群众,在思想上控制群众的一条无形绳索。一、剽取传统佛教“业”、“业力”的概念、赋予诋毁现实人生的新内容,瓦解群众的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李洪…  相似文献   

12.
三统并建说,意在强调学习西方重视"知性主体",开发出学术方面之科学与政治方面之民主体制,肯定尊生命、重个体,在体制上对自由、人权加以肯定,可谓抓住了中国走上现代化的根本,是现当代新儒家与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相调适的重要成果。要求民主政治是"新外王"的第一义。牟先生并不是简单直接地照搬西方的价值与制度,他肯定道统、良知的指导与参与,超越了西方民主政治,警惕着浅薄、片面、平面化的"民主"弊病的发生。当代新儒家从人的主体心性中发掘普遍的道德法规,并透过康德式的论证,由伦理通向政治,建构普遍法则之治的法治论述,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践对认识的“双重验证”的观点,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说:“人类的活动对因果性作出验证。……如果我们把引信、炸药和弹丸放进枪膛里面,然后发射,那么我们可以期待事先从经验已经知道的效果,……确实有时候并不发生正好同样的情形,引信或火药失效,枪筒破裂等等。但是这正好证明了因果性,而不是推翻了因果性,因为我们对每件这样不合常规的事情加以适当的研究之后,都可以找出它的原因:引信的化学分解,火药的潮湿等等……因此在这里可以说是对因果性作了双重的验证。”(《自然辩证法》,1971年版,第208页)双重验证中的“双重”,是同一实验中的相反的处理,或者说是在相  相似文献   

14.
略论“协和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杰出的科研专家、学者和医疗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略论美国佛教弘布中的“信仰自由”问题张子开本文是作者一系列有关美国佛教的论文之一。在分析佛教特别是禅宗对美国传统文化生活的影响之后,作者对美国的“信仰自由”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认为佛教在美国是享受不到完全的信仰自由的;同时,在美国还存在着凌驾于一切信...  相似文献   

16.
《哲学研究》1988年第5、6期上发表了拙文《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前不久又发表魏发辰先生专题论文《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魏发辰先生在文章中不但对我关于“问题”的定义提出了讨论,而且也提出了建立“问题哲学”或“问题论”的任务。就他对我的文章的质疑,本文作些澄清和说明。就他提出应当建立问题学或“问题论”这一任务来说,这是与笔者近十年来的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彭晓从炼外丹的角度解释《参同契》的说法作了辨正,认定他是从炼内丹角度阐明《参同契》的。分析了彭晓元精、元气生“纯粹”的还丹说,以无制有的思想和修丹数度关系说。认为他用“合天符”以“奇天符”的方式表述了典型的道家式的主体能动思想;同时,他未完全摆脱外丹说的影响,把内还丹看作“有气而无质”与“有气而有质”的实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良知自知说是王阳明良知思想的重要内涵。良知自知具有同时性,与现象学的本原意识和佛教的自证分在意识的直接性上类似,但因其与道德实践内涵结合,而又有自己的理论特殊性。良知同时自知与感性直观中感性自我同时自知(如知痛痒饥寒)及良知异时自知(通过回忆、反思而自知)有所不同,其特质在于双重自我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朱子之性理被牟宗三判为"即存有不活动",虽然历代学者之研究有支持此论点者,但此说既在义理上不能自圆其说,亦在文献上缺乏可靠的证据。朱子之性理实为"即存有即活动",不过此"活动"义是性理先天地给予气心以是非的指示,而非具有先天的动力推进义。气心需要在事事物物与纷纷扰扰的念头中通过工夫实践来贞定住"未尝息"的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在道德实践上做好后天的动力推进。所以朱子之格物工夫,并非传统所论的"心外求理",而是将通过气心降衷之性理的是非之知落实到事事物物之中,在事事物物中辨别是非对错分殊之理,并由之开物成务。  相似文献   

20.
常新 《中国哲学史》2012,(3):95-100,94
作为关中理学大家,李二曲服膺阳明心学之旨,其本体-工夫-境界系统立基于"良知"学说。从本体层面二曲强调"良知"的先验性,提出"良知"即"良心"。二曲通过对"良知"与"闻见之知"进行区别,认为"闻见之知"无益于德行的涵养,强调通过"致良知"的工夫达到"心与万物一体"的"至善"境界,这也是二曲"良知"说的逻辑展开。二曲的"良知"说承袭、调和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学理论争,批判了"王学末流""略工夫谈本体"、"程朱末流""做工夫而昧本体"的弊端,这种批判也是对中晚明以来学术、学风的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