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和同光新政吴春梅太平天国和同光新政是影响晚清政局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是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的农民起义,同光新政则发初于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硝烟之中,是统治者在新形势下的自我调整。两者的性质和目的迥异,似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
沈嘉荣研究员新著《太平天国史略》是继1985年出版《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探索》之后的又一部太平天国通史性专著。读后,受益非浅。建国以来,虽然太平天国论著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内雄据魁首,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已经“滑”,到了再无话可说的地步了。随着文物文献史料的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太平天国杰出的领袖洪秀全,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在他的政治理论、宗教理论和其它方面的论述中,提出了内容丰富的伦理思想。为了批判地继承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反映出来的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对洪秀全伦理思想进行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常常利用宗教的形式,作为动员群众,组织起义的工具。古代的黄巾大起义、红巾大起义是这样,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也是如此。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各次利用的具体宗教有所不同。组织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是太平道,指挥元末红巾大起义的是白莲教,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是拜上帝会,发动义和团运动的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国内学术界对太平天国进行了“还其历史真面目”的重新考究。多数学人立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明冲突的历史大背景 ,将太平天国革命定性为没有质变进步意义的旧式农民战争 ,原因是它没能走出封建社会“崩溃———重建”的历史循环律。这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 ,如果看不到太平天国运动所发生的中西文化相抵相汇的历史新格局 ,只强调太平天国革命与旧式农民战争的共性 ,全然否定其革命思想中的近代意蕴 ,恐怕也是有失公允的。一、古典农民战争的一般价值取向及其思想根基纵观中国历史 ,任何古典农民战争在根本上不外两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太平天国的医学──洪仁■浙江省卫生学校(310009)朱德明洪仁是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太平天国后期的总理。《资政新篇·法法类》中的部分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医学见解。这比地主阶级改革派乃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有关论述精湛得多,“其中所言,颇...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曾认为 ,洪秀全所要学习并搬到中国来的 ,“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 ,那正是西方的缺点。……中国所需要的是西方的近代化 ,并不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全国 ,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自序》,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撇开冯先生的论断是否中肯、妥当和公允不谈 ,他的这些话仍然是意味深长的。我们至少可以说 ,冯先生在这里指出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封建性和落后性 ,说明太平天国在其总体特征上仍未脱出中世纪的窠臼。但冯友兰先生同时指出 :“也不能说太平天…  相似文献   

8.
苏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它的创建和发展,毛泽东曾予以很大关注,并给以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罗尔纲与胡适张神根罗尔纲先生是闻名的太平天国史专家,但对于他的师从,连罗尔纲先生本人都讳莫如深,这是不应该的。引导罗尔纲走上太平天国研究的正是胡适!本文拟对罗尔纲与胡适之间的师生关系,稍作探讨。一、勤慎谨敏,不苟且罗尔纲,广西贵县人。他本来是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政府曾实行裁厘改税,废除了沿袭七十多年的厘金粃政,这是民国财政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史学界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笔者不揣谫陋,对此作一初步探索,就教于史学界同人。一厘金制度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原为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经费而举办的一种临时性、地方性税收,“咸丰三年,金陵失陷,  相似文献   

11.
张剑平 《学海》2002,(4):137-142
新中国成立后 ,著名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站在理论的高度深刻反思自己几十年来所惯用的考据方法 ,自觉运用马列理论从事太平天国史研究 ,并将马列理论与实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而其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解决了传统考据方法所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 ,撰著了一部 15 0余万字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太平天国史》。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433千字,407页,定价68元。本书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了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与千禧年主义和末世论的密切关系,尤其洪秀全与启示录神学、洪仁玕与新教传教士"基督教文明观"的关系。全书总分五章:"由宗教革命引起的宗教战争"、"别样的基督教"、"太平天国与启示录"、"千禧年主义及其中传"、"一个基督教国家的现代化方案"。本书基于大量的文本对照、比  相似文献   

13.
一、宗教概述中国宗教的新趋势太平天国的宗教太平天国宗教化的军事与政治士大夫身分与宗教中国上古宗教史略绪言上古宗教概观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朱友渔 文社月刊 1926年2月5卷7期余牧人 文社月刊 1926年9月2卷9期余牧人 文社月刊 1927年11月3卷1期陶希圣 春 潮 1928年12月1卷2期梁劲 语历所周刊 1929年7月8卷88期梁劲 语历所周干U 1929年7月8卷89—90期陈训慈 史学杂志 1929年12月一1930年 3月l卷6期2卷l期论中国的宗教 化中宗教与中国封建社会 王宜昌中国古代宗教思想概况 牛若望洪秀全宗教辨 金革跋洪秀全宗教辨疑 罗尔纲太平天国之宗教…  相似文献   

14.
《宗教学研究》2020,(1):246-251
太平天国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西方学界对此却鲜少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始于宗教信仰的宣传,其宗教信仰的深层本质在学界引起诸多讨论。本文关注的重点则在于战争期间,属于清政府的忠君派儒家文人的宗教信仰表现方式。流传于19世纪末的末日浩劫说历史悠久,本文回顾了末日浩劫说的历史渊源,着重分析了清代,尤其是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文人辑编的宝卷善书,指出在乩文中,暴力来自于天劫,这种救劫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也推动了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代表。但是, 到近代, 儒学和孔子却接连遭到冲击, 以至儒学最终走向衰微。这决非偶然, 而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本文拟对儒学在近代逐步衰微的过程及其必然性作一概述。一在中国近代, 最先公开冲击孔子和儒学的是太平天国。早在金田起义前, 洪秀全便编造了一则亵渎、攻击孔子的神话故事。而太平军在从金田北上的途中, 一路上捣毁孔庙, 焚烧儒家经典和其他古代典籍, 在南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反孔反儒、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狂飙。无独有偶, 在太平天国反孔的同时, 它的敌…  相似文献   

16.
清代咸同年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云南杜文秀领导的回民起义斗争的影响下,贵州省西南部一带的回民,由盘县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圣经的禁像传统及其被中国开封犹太人与太平天国基督徒所挪用的特殊议题.论文呈现了希伯来圣经的禁像传统,分析了开封犹太人对这一传统的坚持,并能同本地人和平相处的现实,指出太平天国如何以极端的方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破坏神像的基督教革命派.通过探讨这两个群体对"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这一诫命的诠释与实践,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宗教传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何等重要.这对于认识和处理当今的宗教冲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因此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扎根在乡村。苏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其中央机关旧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朱集镇张寨村。文章通过对这一旧址的实地考察,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乡村环境的展示设计原则,包括整体性、历史性、主题性、功能性、经济性五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设计意向,以此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并为红色文化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子在《孙子·计篇》对"道"字的全新解释是:国君和百姓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生死与共,二者合在一起就是"道"。以此来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完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整套合乎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同心同德、同生死共患难,得道多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一部,进入长江以北,运河以东,盐城、淮安以南,黄海以西地区,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苏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苏中根据地包括旧县治江都、高邮、宝应、东台、兴化、泰县、泰兴、靖江、如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