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今年是伯父赵朴初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世事如涛,心事如潮。抗疫期间,我承继伯父无尽愿,为筹备举行《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和出版《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精粹》纪念册,同上海博物馆的同志们一起,学习朴老文集,对照朴老年谱,参阅纪念文章,撰序言、选展品、校释文……百余日中,伯父爱党爱国、弘法护教、利乐有情的精神时时注到心头,伯父作为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伟岸形象如在眼前。敬爱的伯父,我们深深地怀念着您。  相似文献   

2.
那个灰色的7月,在我生命中不时地闪现。当时,我高考落榜,失望痛苦百无聊赖,于是来到了浙江的伯父家。那天,我跟伯父驾驶着一条不到八马力的小船,在距离海岸四五海里的海域上捞海带。幕色降临时,我们已经捞了满满一船舱海带。就在伯父发动船准备返航时,天空骤然变得昏暗起来。伯父焦急地看了看天空,根据多年闯海的经验,他知道马上就要起风了。为了减轻小船的载重,伯父  相似文献   

3.
父亲钱基博     
正我们都知道钱钟书是国学大师,在文坛领域颇负盛名,却很少有人了解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其实钱基博的国学造诣不在儿子之下,他曾是20世纪30年代的四位国学大师之一。钱钟书出世后就出嗣给伯父钱基成,伯父对他采取放羊式教育。伯父每天下午授课,上午则带着钱钟书上茶馆、听说书以及品民间小吃。钱钟书玩得非常开心,逐渐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玩的坏习惯。1920年,伯父去世后,钱钟  相似文献   

4.
最初书缘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父亲钱基博,是著名学者。但是钱钟书一出世,就由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他出世  相似文献   

5.
大疼小痛     
伯父二儿子小军失恋的那个秋天,心情糟透了,整天和一帮朋友外出瞎混,总是喝得醉醺醺,倒床就睡,连袜子都不脱,屋里臭烘烘的。有一天,伯父狠狠地批评他没出息,小军借着醉意,顶撞几  相似文献   

6.
我的伯父蔡约生牧师已息了他的劳苦,他的言行,谆谆教诲却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当中,鼓励着我。 我的伯父从小生长在一个圣公会牧师的家庭。言语、行为从小就受到了极为严格的教育,又教  相似文献   

7.
岗位     
一个灯塔守护人,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了将近40年。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着伯父来到了这座小岛。白天,叔侄俩出海捕鱼;晚上,就燃起篝火,为过往的轮船引航。后来,伯父死了,他就独自一人,在孤岛上守着这座灯塔。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一艘客轮在灯塔的指引下,安全停泊在了孤岛避风处的港湾。船长上岸后,十分感激地对  相似文献   

8.
智慧16式     
春秋时,在吴宫的越女西施盼到越国将兴师伐吴,就设法搞到了吴都姑苏的城防图.可如何避过盘查送出宫呢?她苦思了三天,决定在吴王面前装病.于是她的堂伯父施老医生被请到吴宫.西施把地图反折起来,做成一朵白花.施老医生谎称回国取药,出内苑时,伍子胥查问:“手拿何物?”西施应道:“我做的花,叫伯父带回献于亡父墓前”.吴王放行.  相似文献   

9.
前言:米拉日巴小传 米拉日巴(又译作密勒日巴)的生卒年代为1040年至1123年,俗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他出生在西藏吉隆县境内,是藏传佛教史上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 米拉日巴的祖父和父亲都善经商,兼及农耕,在当地也颇有名望。米拉日巴七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便托付他的伯父母照顾他们一家,但后来家产被伯父母所强占,米拉日巴和母亲、妹妹被赶出家门,过着极其艰难贫困的生活。米拉日巴十五岁时,母亲想为他娶亲,要求伯父母归还财产,结果财产没要到,反被伯父母痛打一顿。他母亲在盛怒之下,让儿子米拉日巴外出学习苯教咒术,来报伯父母夺产之仇。传说米拉日巴学成后放咒术使他伯父的房屋倒塌,压死了正在主持婚礼的伯父和他新婚的儿子,以及虐待过他们的三十多人。后来米拉日巴悔恨自己杀人造下罪孽。为了寻找消除自己罪孽的办法,他拜当时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为师,学习佛法,以涤罪孽,寻求解脱。但是严厉的玛尔巴大师,一开始并不给米拉日巴传授佛法,而  相似文献   

10.
杨笑天 《法音》2002,(7):21-27
~~当和尚的,虽然在连哄带骗之下受了剃度,但心里也还是一万个不情愿。然而,中学二年级时伯父圆寂了。伯父圆寂时的过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使他从此对僧侣刮目相看。这件事情,先生在晚年经常提起:已经不记得伯父生的是什么病了,当时他住在医院里,但有一天突然从医院回来了。大家本以为他是痊愈出院,但没想到不是这么回事。他是当面跟院长谈判之后,硬是自己做主出院回家的。理由是,他要死了,作为一个寺院的住持,天经地义应该死在庙里,死在自己平日所侍奉的本尊身旁,所以就回来了。他在房间里头北面西铺好了床褥,在面前的位置挂…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7,(11)
<正>金秋十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连日来,按"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学习文献、理解精神。越学,越觉得新时代令人意气风发,新目标令人热血沸腾。越学,越觉得习总书记高瞻远瞩,说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和情怀。眼前浮现出十九大会场"掌声如海如潮涌,翘首听雷音"的画面,也浮现出伯父赵朴初抚掌微笑,吟哦"听唱名、中枢就列,庆征程、万里有传薪"的身影。斗转星移,11月5日,又是伯父诞辰。悠悠  相似文献   

12.
岗位冈但     
一个灯塔守护人,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了将近40年。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着伯父来到了这座小岛。白天,叔侄俩出海捕鱼;晚上,就燃起篝火,为过往的轮船引航。  相似文献   

13.
那年,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一天,在放学路上,伯父双手张开,不让我通过,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3个人分一个,正好分完,你说达寺院里有多少个大和尚,多少个小和尚?我钻向东,他拦在东,我向西,他闸在西,说算不出来,不让我回家。心急火燎中,我一下冒出了大和尚25个,小和尚75个。伯父哈哈大笑,让开了大道,眯细了眼睛,表扬。此后,我将这个问题贩到了学校,问这个,考那个,成了我逗趣的一个经典法宝。  相似文献   

14.
张顺.出身于一个虔诚的有着一百多年信仰天主教历史的家庭里,他的伯父张间行又是一位二十年代祝圣的神父。他自幼就受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成为一个天主教的忠实信仰者。他决心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以天主之命立好表样。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当代中医名家中,张觉人先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自号觉因老人,字梦禅,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东岳乡。少年迭遭不幸,9岁丧父,13岁丧母,孤苦伶仃的他,只得跟随伯父张义泰学习中医。  相似文献   

16.
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备精诸体,草、隶、正、行,皆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世称“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无人不晓,他过人的智慧却鲜为人知。 王羲之出身名门,其家族与谢家并称“王谢”,为六朝财代的望族。他父亲王旷,官至淮南太守,与王导、王敦同为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王羲之的这两个堂伯父因拥戴晋元帝有功,均为东晋重臣.王导为丞相,历仕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执掌朝政。王敦则因功升任大将军、荆州牧,久握兵权。少年时代的王羲之,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深得这两个堂伯父的喜爱。大将军王敦经常带王羲之到军营中去玩,有时候王…  相似文献   

17.
我的伯父张家树主教,圣名类思(1893-1988)。我们老家在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西八灶,现在是南汇县横沔乡沿南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友聚居村,村中原有一所古老的天主教堂,当地人称之为张家天主堂,中国天主教一代名人张家树主教,就诞生在村里一个热心敬主的老教友家庭。  相似文献   

18.
颜福庆 《天风》2008,(1):33-33
颜氏家族,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初期的宗教界、教育界、医务界有重大影响,为推进中美两大国的文化合作与友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家族中声名显赫的有: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监(校长)颜永京、杰出外交家颜惠庆、医学教育家颜福庆、铁路工程师颜德庆等等.在颜福庆那一代,颜家人才辈出,盛极一时.颜福庆6岁丧父,此后一直寄居在伯父颜永京家.  相似文献   

19.
心尺     
正魏晋时期,荀勖是当世少有的才子。他出身名门望族,曾祖父是被誉为"荀氏八龙"的汉司空荀爽,伯祖父荀彧、伯父荀攸均是曹操手下的著名谋臣,母亲钟氏为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的侄女。强大的家族基因加之良好的教育氛围,让荀勖集文学、绘画、音乐等诸多才华于一身。司马昭打算与多年兵戈相见的吴国和亲,命当时的文士以《致  相似文献   

20.
靖居丛录     
《法音》1989,(2)
释氏六帖义楚,俗姓裴,相州安阳人(今河南省安阳县)。七岁时来历下(今山东历城县)省伯父临坛大德修进,乃从之出家。又从香严院叔父省伦问学。侍奉二师,勤学不懈,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慧解益进。尤致力于《俱舍论》,深造幽微,住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一带)开元寺,讲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