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以下简称《价值论》)的作者赵馥洁教授是我素所尊敬的一位师长。《价值论》是赵先生哲学睿智的集中展露,是他长期潜心探研中国传统文化独到所得之结晶。细览全书,深感新意迭出,学术创获颇多。一、建构了一个严整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理论体系。在八十年代以来掀起的文化大讨论中,人们对传统文化从整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普遍关注价值和价值研究的文化气氛中,赵馥洁教授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一、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当代中国价值论的兴起,是与真理标准的讨论密切联系着的,最初也只是在认识论框架内展开的。但价值论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论框架的局限性就表现了出来,因而冲破认识论框架、确定价值论研究在哲学中的合理地位,就成了一种内在要求。与此同时,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全面进入中国,其中反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的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高扬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判,也对我国价值论研究冲破认识论框架形成了重要影响。确实,我们多年来所理解所讲授的认识论,基本上是沿着西方近代形成的知性认识和认知中…  相似文献   

4.
谁都会认为,任何一本象我们讨论的这样命名的书,会有受到指责的危险。因为这本书是与当前的问题关联的,而每个认真的赫拉克利特信奉者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研究当今问题的哲学书籍也许很快就过时了。当哲学家还没有踏入一条河时,变化着的社会就已经在前进了。就本书探讨的问题是很长的哲学史内的问题来说,用这一书名很容易被人误解。在书中确实研究有关社会特殊方面的问题的地方,例如,在对毛主义的中国和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讨论中,那只是研究历史,因为中国已不再是毛主义的了,而心理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论已远远超过斯金纳了——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史组1988年学术年会,于12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次会议题为“中国哲学与现代化”。与会学者就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是:怎样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关系;如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我国学者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那些经验教训等等。  相似文献   

6.
价值问题,始于传统认识论之内,却超乎传统认识论之外,开创了哲学价值论领域,似还将导出一门“价值认识论”来,这后一概念结构物的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形态,可能就是“审美认识论”。如果“事实认识”是人类心灵的一翼,那么“价值判断”则是人类心灵的另一翼,人类心灵是拍打着双翼在对象世界中飞翔的。然而,我们的哲学曾把这另一翼遗失了,而且至今还在“事实认识”上揣摩着它的音容笑貌呢!我们应在哲学价值论和价值认识论、首先是审美认识论中把这遗失了的另一翼找回。但本文只能就这种新的概念结构物中的核心要素即价值概念略陈己见,就教于先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真理问题研究述要夏存友严高鸿(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经济系)近年来,在主体性、价值论讨论的推动下,引起了真理观研究的视角转换。由于这一转换必然导致对传统真理观的重新审视,使真理问题又一次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现将讨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真理...  相似文献   

8.
书讯     
什么是世界的意义?什么是价值?这是许多青年朋友喜欢讨论的问题,也是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这本专著的出版,无疑会受到广大青年读者和理论界的欢迎。本书作者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解释了价值、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论在中国李德顺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以人伦价值问题为中心的;中国的传统哲学.可以说主要是一部关于伦理政治价值的哲学。虽然如此,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的价值论,加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才在中国正式兴起。十几年来,由于恰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努力,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当前整个哲学界和理论界中一个很活跃、很有影响的领域。一、兴起的背景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价值问题的研究,首先是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相联系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从理论上总结已往的经验教训,并为现代化建设探索新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价值和科学技术的价值,关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关于价值观念的变革和重建等等理论和现实问题,都被迅速地提上了议程。这是价值论研究在80年代中国兴起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同时还有更广泛的国际文化背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也必然要把本世纪初正式兴起于西方、至今已充分显示其重要性的价值论问题,作为自己的重要理论问题,给以正面的研究和回答。近半个世纪以来,前苏联、东欧、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曾做  相似文献   

10.
本刊去年第9期“中国传统哲学反思”专辑,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不少读者希望继续就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辟“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研究”栏目,着重就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欢迎确有研究的、真知灼见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出现的价值热中,近几年已相继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最近,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志政教授等著的《哲学价值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又一可喜成果.此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怎样做医学--关于医学哲学范畴与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要把医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来建设.在简要回顾对医学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认识过程之后,提出以"我们怎样做医学"为医学哲学研究的问题逻辑主线,尝试建构一个医学的客体论、创造论、主体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医学哲学应用理论体系,并对它的相关范畴、学术范式及理论意义展开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分析哲学和传统如果一个科学分支发生了革命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必须描述这一专业的演变史。H.赖辛巴赫(Hans Reichenbach)《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1951年英文版)就为分析哲学作过这样的描述。赖辛巴赫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那些因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式及其结果而产生的问题。他这样勾勒《科学哲学的兴起》的目的:“本书认为,哲学思辨是一个过渡阶段,它只产生于哲学问题被提出,但还不是一个具有逻辑手段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西祥 《哲学动态》2006,(10):39-41
在德里达众多的著作中,《马克思的幽灵》(以下简称《幽灵》)极其重要,它对我们理解西方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文本的翻译也就特别重要。为此,笔者试图就《幽灵》中译本的重要意义及其翻译问题做一点评,以求教于学界同仁。简单回顾一下《幽灵》一书出版前后我国学界对这本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本书的意义。在本书中译本出版之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德里达的研究并不多。本书出版之后,马上引起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注意。2000年陈学明撰写了《为马克思辩护》[1]、《对福山福音书的有力驳斥》[…  相似文献   

15.
著名苏联学者П.Н.费多谢耶夫院士的这一部重要学术著作对社会发展和科学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现在评论的这本书的第二版较1966年版作了重要增补。这本书的《政策和策略的哲学基础》这一部分,深刻地分析了社会认识的哲学基础,首先分析了唯物史观,指出了它对于工人阶级的革命改造活动的重大作用。近年来在我们的书报杂志上就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范畴——其中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早在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就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在今天,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认识也愈益重要。尤其近几年来兴起的中西文化大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就目前公开发表的论著来看,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包括它和中国哲学优良传统的自觉结合和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现将各种主要观点摘要介绍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 1、政治背景。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我国新潮的主流,并为广大人们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陈来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阳明哲学提供了可资讨论的范本,而且在哲学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闫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20-120
一、维特根斯坦对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前言中如下说道:这本书所讨论的是哲学问题,并且,正如我所相信的那样,这些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是源于人类对语言逻辑的误解。整本书的主旨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概括: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9.
<正> 思想或者哲学历来就是在人类的各文化圈内部成长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都要利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思想资料。没有思想、观念上的批判继承,也就不会有什么哲学、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这应该是一般的道理。但是,在讨论关于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与当代哲学和文化的关系时,所以产生一些问题,往往也是发生在这里。我们知道,所谓的传统哲学、传统文化总是在时间上相对先于现代的哲学和文化。但是,它们由于处于统一的历史发展长河之  相似文献   

20.
本书首先是一种阐明海德格尔思想的尝试。它把海德格尔的思想同本书第一部分专门讨论的哲学传统对立起来。其中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有时候也有笛卡儿,他们被挑选为这哲学传统中突出的典范。在著者看来,海德格尔最要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