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贵金 《天风》2008,(11):28-30
对于诗班在主日崇拜中所扮演的角色,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本章将从诗班的礼仪角色,及诗班的礼仪功能两方面进行探讨.本节论点:诗班即是会众心声的言说者,又是礼仪程序的演绎者.本章谈及"诗班"时,是指从信徒中选出,参与在崇拜礼仪各环节,尤其是颂赞及回应部分的音乐事奉者.  相似文献   

2.
徐牧 《天风》1994,(7):37-38
一、带领唱诗 不论是大、小教堂以及聚会点,凡是聚会必须要唱诗。弟兄姊妹团契相聚,也要唱诗。唱诗往往要有一个来领诗,那么如何领好诗呢?除自己唱好诗外,领诗的人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首先要选出自己有感动的、又会唱的诗,如由其他人选,要先预习。  相似文献   

3.
林玉解 《天风》2014,(11):33-35
据圣经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规诗班是从大卫时代开始的。这个诗班当初是根据上帝的启示所设立的。为什么上帝如此重视诗班的侍奉?大卫诗班的侍奉对于今日教会圣乐侍奉有怎样的启发?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4.
雷玉明 《天风》2007,(17):33-35
基督教是一个歌唱的宗教,历来重视音乐。笔者愿就自己在诗班事奉的一点心得在此分享。一、诗班事奉是上帝的恩典在律法时代,上帝把利未人从十二支派中分别出来,并非利未人有什么特别的优点,而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他特别拣选了利未人专职办理上帝圣殿中的事,又将  相似文献   

5.
常青 《天风》2009,(5):22-23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夜幕下的国际礼拜堂显得分外沉稳、端庄.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深情的颂赞,在灯火通明的圣堂内回响,这是国际礼拜堂的圣乐崇拜.台上,国际礼拜堂常青诗班的弟兄姊妹们,身着洁白的圣衣,同声歌颂赞美神,台下座无虚席,会众专注聆听,心驰神往,就是翻阅程序单也是齐刷刷的……此情此景,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美好.无论是听的还是唱的,都在心口合一、同心合意地颂赞我们亲爱的救主.  相似文献   

6.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彭安平 《天风》2006,(16):18-19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看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3:8-10)  相似文献   

8.
徐晓鸿 《天风》2009,(5):38-41
景教文献中的颂赞诗歌 景教传人中国的时候,恰逢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唐朝,善于用诗歌表达宗教情感的景教僧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美好的方式.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窥见和聆听那时的崇拜圣咏,至今留存下来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唐代的颂赞诗歌多为专门用作颂赞上帝及其大能的诗歌,甚至可以唱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赞美诗",这类赞美诗多以"颂"或"赞"为题,故称"颂赞诗歌".  相似文献   

9.
季剑虹 《天风》2004,(8):18-19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海外的同工、同道了解中国教会,共同分享主恩,共同向上帝献上颂赞。  相似文献   

10.
周以撒 《天风》2008,(16):40-42
敬拜上帝,是蒙恩的群体对拯救施恩的上帝的合理回应.崇拜最广泛的定义就是神与他子民的相遇.在相遇中,神向他的子民显现,他的子民以感恩的心回应.在这个相会里,上帝向他的子民显明他的同在,属他的民以颂赞感谢回应.这样的崇拜使敬拜者被引到上帝面前,亲近那位赐生命和使生命有意义的主.从与上帝相会的经历里,敬拜者得着能力,刚强壮胆,过着有指望的生活.本文尝试从赞美在崇拜中的必须、性质以及果效来谈赞美的事奉.  相似文献   

11.
何欣 《天风》2003,(10):47
美丽的彩虹,绚烂多彩。 这是主的允许,这是永恒的约定…… 这位年轻的歌唱家,用她发自内心的歌声颂赞上帝,岁月流痕中给予她最多的是歌声,她说,基督徒不仅要唱爱情的歌、感恩的歌、赞美的歌,更要在人生如虹、如诗的岁月中学会感恩和赞美。  相似文献   

12.
杨映屏 《天风》2008,(2):36-36
神是音乐的创造者,音阶由他造成,谐韵由他规定,所以最纯、最高的音乐是歌颂敬拜真神上帝的音乐。音乐与一切爱神敬拜神的人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圣经指出诗班是由耶和华神亲自设立的。那么,神喜悦怎样的诗班侍奉呢?诗班里的成员都应追求圣洁的生命,用心灵纯净、真挚动人的歌声,并努力学习掌握发声技巧来赞颂神,才能是一个称职的侍奉。圣乐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  相似文献   

13.
圣乐侍奉     
李建平 《天风》2007,(2):32-34
在基督教漫长的传福音过程中,音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唱诗班的献唱更是在圣乐侍奉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因此,诗班的献唱能否唱出我们对上帝的崇拜,能否“口唱心和”,能否体现上帝的旨意,又能否唱出所有会众对上帝的敬拜和赞美,恐怕只靠一颗虔诚的心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作为一名用音乐侍奉的诗班成员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能力,以及怎样具备这些能力。合唱不同于独唱,合唱需要诗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达到一种共识——即合作。那么合作什么?怎样合作?我国合唱艺术泰斗马革顺教授在他的“合唱学”一书中指出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毛颂赞 《天风》2018,(9):39-40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一、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敬拜,是上帝与他子民的相遇。敬拜,是一种交流,上帝向我们说话,我们向上帝回应。敬拜是从人对上帝尊贵、大能、荣耀的叹服和谦恭的态度中产生出来的。敬拜包含了赞美,赞美里有敬拜。赞美是爱上帝的表现,是信徒的本分,是生命的流露,是信心的记号,是被上帝召聚的会众在上帝面前最具体的认信。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创造主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音乐的使命就是侍奉上帝。音乐和敬拜常是连在一起的,从旧约时代一直到今天,在敬拜中诗班和会众常用诗歌来回应上帝的恩典,歌唱上帝的荣耀.  相似文献   

15.
舌头与言语     
李世峥 《天风》2012,(7):21-24
我们应该对言语方面的追求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要竭力按着圣经的教导去行。经文:雅3:10-11所有受造物中,上帝唯独赐予人类能说会道的舌头,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舌头,慎重地运用言语。《雅各书》提醒我们:"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泉源从一个眼里能发出甜苦两样的水吗?"(雅3:9-11)  相似文献   

16.
向上帝感恩     
杨天美 《天风》2005,(12):19-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当诗人用这优美的诗句颂赞春雨的时候,他可曾想到这是因“神说”(创世记1章)而向上帝感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喧嚣飞溅的瀑布,让诗人心潮澎湃,遐思飞扬。有谁曾知道这是“神说”,而向上帝感恩?  相似文献   

17.
林玉解 《天风》2014,(8):20-22
在今日教会中,圣乐侍奉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或城镇中的大多数教会都有诗班,有些教会还有不止一个唱诗班.在诗班中,诗班指挥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用陈康博士的话说,诗班指挥起到的是教会音乐家、领袖、教师和圣乐行政人员的作用.但各地教会情况不同,诗班指挥角色不能被无限放大,从宏观角度而言,诗班是教会大家庭的其中一个部分,这一部分隶属于教会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敬拜上帝     
林志华 《天风》1995,(2):8-9
读经:路4:8,启4:9—11 宝血救恩是基督教真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向上帝敬拜也同样是极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整本圣经,不容忽视的一条线,一直要延续到永永远远。因为到了新天新地,许多事情都要过去,只有敬拜颂赞是永远不会过去的。我们今天只有很好地在上帝面前操练敬拜和赞美,将来才能像《启示录》中的24位长老那样俯伏在宝座面前服侍上帝。  相似文献   

19.
欣歌 《天风》2006,(3):34-35
子良在用心、用爱诠释着对音乐的热忱,如同他自己为“海边”这首温馨而浪漫的钢琴作品所述,海的宽阔就像是上帝的膀臂,他的无边无际就像是上帝对我们的爱,浪起浪潮会激发我对上帝的感谢和赞美。琴随意舞,子良用琴对上帝作美好的颂赞……  相似文献   

20.
郭永洁 《天风》2003,(3):51-51
一个拥有6万基督徒的武汉市,2002年成立了自己的圣乐团。 该团成员来自于武汉市的6所教堂,这批年龄在20—50岁间的团友,每周定期接受省歌舞剧院歌唱家蒋友明的合唱专业指导…… 基督徒的颂赞是为了敬拜上帝,对上帝的敬拜不仅是既真又善,同时具有属灵美的境界,歌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