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是隐含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中的一个重要而未充分展开的,在后来的西方伦理学中却变成极为重要的关于行为或实践的概念."正确"与感情和行为都相关."正确"并不是对所有人同样的.它是两端间的那个中间,但并不始终与两端距离相等.对适度或正确的这种说明基本上是从数量、关系与性质范畴引出,而不是从实体范畴引出的述说.所以,德性似乎始终是在一种有连续性的存在中相对于恶或错误而言的.感情与行为的正确如果是环境的、具体的,它是否是多而不是一?亚里士多德在两个层面上回答这个问题.在相对于具体实践者的层面,对我而言的适度或正确很可能不同于对你而言的,实践的正确不是一而是多;在相对于两端或错误唯有一个正确的选择而言,实践的正确始终只是一.  相似文献   

2.
水性与常性     
正曾看到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个女人丢了一只猫。她大呼小叫地去祖父那里,说,这难道不是我有生之年遇到的最大不幸吗?祖父回答说,也许是,也许不是。女人很悲催,心想,这样的回答有意思吗?算是跟你白说了。于是女人开始了寻猫之旅,在寻猫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失散  相似文献   

3.
实践包括哪些要素?目的是不是实践的一个要素?实践要素在认识论上有何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参加讨论。 一、目的是实践的一个要素 关于实践的要素问题,当前的主要分歧是在于目的是不是要素之一,因此在这里主要谈谈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诸要素的系统论述,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诸要素的系统论述,不过他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直接谈哲学问  相似文献   

4.
一、在目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来鉴别是非的标准很多,例如区分香花毒草的标准、区分革命反革命的标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标准,等等,这些标准虽然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本身并不是实践,而是主观范围的东西,它们不是在实际上起着检验真理标准的作用吗? 我认为,这是把用同一语词表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哲学学会和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于今年初在广州再次举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六十多位哲学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的“两变”命题是科学的命题。对“两变”命题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要随意“拔高”,也不能低估。大家除了从“两变”命题与哲学基本问题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关系上进一步探讨了“两变”的含义外,着重就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  相似文献   

6.
促进和平     
倪光道 《天风》2005,(6):6-7
既然我们所传的是“和平的福音”,所信的是和平的神,和平的君,所受的是结和平果子的圣灵,我们怎么可以不重视促进和平呢?怎么可以不结出和平果子呢?果我们不能促进和平,不能结出和平果子,能像个天国的子民吗?能像个神的儿女吗?能问心无愧吗?所以说,促进和平是我们基督徒在实践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悲壮的逾越     
我不知该怎样描述这一群蓑羽鹤迁徙的悲壮,对它们来说,迁徙,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一次精神的长征或拉练吧。它们是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草原上飞来的吗?因为那里是它们的繁殖之地。和所有候鸟一样,它们每年秋天都要迁徙一  相似文献   

8.
最近,哲学界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理论进行了讨论,引起了许多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自从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著名论断以后,在广大群众和理论工作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论断在认识论中的重要意义,多年来已有不少的论述。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否也是辩证唯物论中的重大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以及这一提法本身是否科学,从未开展过公开的  相似文献   

9.
座位     
邓声镭 《天风》2001,(7):17
礼拜天,来参加崇拜的弟兄姊妹,早早就来到了教堂。时间还早,甲姊妹把书包交给邻座,出去一下。进来乙姊妹刚刚落座,邻座几位姊妹不让她坐在那里:“有人坐。”“不是空位吗?”“你怎么不讲理,她会回来。”“我怎么不讲理?”这时甲姊妹回来:“这是我坐的。”乙姊妹气愤愤喃喃地找别处座位去了。  相似文献   

10.
你幸福吗     
你很幸福吗? 你总是努力控制自己吗? 遇到难题你总是闷在心里而不是向朋友求助吗?做做这个测验题检查一下你现在有多么幸福或将得到什么幸福。  相似文献   

11.
真理有无阶级性?这是当前正在热烈争论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没有超阶级的真理。这种意见对吗?不对。如果真理本身的内容是属于阶级的,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真理,那么,世界上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个真理了。这样一来,真理不是只有一个,而是  相似文献   

12.
男人的美不在肌肤,而在骨子里。过分依赖外在来美化自己的男人,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也有被雌化的危险。而且,如果自身底气不足,修养不够,越是用高贵的东西来遮掩自己,越会显露出自我的粗俗。戴高帽子穿燕尾服拄文明棍的卓别林像绅士吗?不,是小丑。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一件让人挠头的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睡一个晚上,也不是远走千里万里,而是遇上另一件更让人挠头的事。为什么说人要活经历呢?经历带来的最大财富,就是能遇事不当事。或者说,遇事不怕事了。一个人在江湖闯荡数十载,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有了这样的底气和豪气。也许有人会说,你经历得再多,事不是还摆在那里吗?没有解决啊。  相似文献   

14.
短歌集     
锚它与巨浪狂涛抗衡的伟力,是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来的。火星为了炫耀自己,从火堆里跳了出来。等待它的,却是飞快熄灭  相似文献   

15.
儒学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 2 0 0 0多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问题是 :儒学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促进作用吗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 ,在新的世纪中 ,中国经济将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有英国人预测 ,到 2 0 50年中国经济将赶上美国吗 ?不是有不少学者认为新的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吗 ?当然 ,我们不会因为几个洋教授的几句赞誉之辞和美好预测而沾沾自喜 ,但不容置疑的是 ,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 ,经济上必将越来越强大 ,东方睡狮正在觉醒 !中国共产党正在全心领导十几亿中国人民想尽一切办…  相似文献   

16.
走进美国     
美国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如今是世界上的第一强国。美国人民有光荣的历史,美国也是西方世界信教人数比率最高的国家。本文赞扬了美国的美丽富饶,也慨叹美国犯罪率太高,而且越来越高,以致于国家无力承担监狱费用,只好求助于私营。不是有些人说。信了宗教道德就会高尚吗?看看这篇文章吧。我们相信,美国监狱里关的决不会都是仅占其人口百分之几的无神论者。问题出在社会和人那里,"上帝"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17.
锚它与巨浪狂涛抗衡的伟力,是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来的。火星为了炫耀自己,从火堆里跳了出来。等待它的,却是飞快熄灭  相似文献   

18.
正前几天看到同事的一张写真,拍得特别有感觉。同事说是自己40岁那年拍的,算个纪念。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自己今年也40岁了,是不是也该拍几张照片给岁月留个影儿呢?之所以"恍然大悟",不是装嫩,也并非怕老,而是真的对年龄无感。自己多大心里没数吗?是的,我还真没数。分析原因,一是我总觉得  相似文献   

19.
天堂与地狱     
白隐禅师是日本修行很高的高僧,不论道德行为或是学识规范都让人敬佩。据说,某官员来拜访他,谈到了生死的问题。官员便好奇地问:“地狱和天堂是存在的吗?如果存在,可否带我参观?”于是,白隐禅师说了一些不雅的话,羞辱官员。官员急得跳脚,用脏话回敬禅师,白隐禅师说:“你不是想参观地狱吗?你  相似文献   

20.
正落下来,似一束纯净的百合,咕咕欢鸣。当你栖落在我肩头,体味到你的体温和呼吸,我的心扉蓦然打开,迎进一缕春的暖风,旅途的疲惫孤独被洗涤净尽。鸽子啊,你不是去了天父的花园吗?怎么晓得我跌倒在这里叹息?哦,原来,你是从故乡的那一座山林启程,飞越了几千公里!那里,有我熟悉的溪流瀑布,有我描画的一幅幅心灵风景。记起来了,那时的你蹁跹回旋,为我所在的教堂振翅舞蹈,为我布道的聚会献唱赞美;十字架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