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直言判断中的主谓项关系与主谓项的外延关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直言判断中的主项与谓项的外延关系,是独立于直言判断形式之外的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的外延关系或两类事物的关系。当着概念反映的事物存在并且不是全类时,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相似文献   

2.
欧拉图解法     
欧拉图解是用圆圈图形来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种直观工具。由于这种方法是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年)提出的,所以,就命名为欧拉图解法。用欧拉图不仅能简单明了地表示性质判断的主项与谓项外延间的各种关系,而且也是检验三段论推理形式是否正确和证明三段论规则的一种辅助工具,所以,学习形式逻辑应当知道这一种方法,并学会运用。第一,要知道用欧拉图可分别表示两个概念外延间的五种不同关系。设a、b为两个不同的概念,a与b的外延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组成篇章的书面形式,而议论文是分析问题,论述道理,阐明观点的文章,它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但是,在我们的一些高中学生的议论文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违犯逻辑基本要求的错误,必须引起注意。下面,把常见的一些现象归纳几条予以分析。一、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大家知道,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任何判断都具有主项和谓项,它们分别表示判断的对象和判断对象所具有的属性这两个概念。如果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就会使判断不恰当,例如:  相似文献   

4.
换质法有两条规则,一曰改变判断的质,使结论与前提为不同质的判断;一曰结论谓项是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这是目前国内形式逻辑教材的普遍提法。然而笔者以为,第一条规则根本没有必要,应当取消;第二条规则不完全具备规则应有的性质,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方阵是用以表示性质判断或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的。现在如果我们把它的含义扩大,那么这个逻辑方阵也可以表示复合判断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个赋予更多含义的逻辑方阵中可以用来表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几种基本的复合判断,并能直观地显示这些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这个逻辑方阵表示如下(图<一>)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逻辑中,正确地把握联结项的逻辑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所谓的联结项,是专指复合判断中联结肢判断的逻辑常项,诸如“并”、“或”、“如果,则”、“只有,才”、“当且仅当”、“并非”等。这些联结项在普通逻辑中的性质和作用,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一、联结项都具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它们的不同涵义规定了复合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逻辑特征。假定有两个简单判断,当我们用“并”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它的逻辑涵义便是只有两者都真时它才真;当我们用“或”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  相似文献   

7.
传统逻辑在介绍具有相同素材,即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及其推论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I与O的下反对关系,二者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而实际思维中存在的有的判断,却二者均为假,没有一真。例如: ①有的凤凰是美丽的①有的凤凰不是美丽的按照传统逻辑对当关系的理论,①是I判断,①是O判断,二者不能同假,必有—真。另一方面,由于二个判断的主项“凤凰”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指谓的对象是一个空类,因而根本就无所谓美丽与不美丽的问题。断定“有的凤凰是美丽的”和断定“有的凤凰不是美丽的”同样都是错误的,都是假判断。  相似文献   

8.
否定判断的换质和矛盾概念的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年第1期)中提出了他在讲授换质法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按照换质法的规则对某些否定判断进行换质时,会从真前提得出假结论。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换质法是通过改变一个直言判断的质,并把它的谓项换成与之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而得出结论的。在换质法推理中,前提的谓项和结论的谓项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简称矛盾概念),这就不能不涉及矛盾概念的论域问题。我们知道,所谓两个概念“P”和“非P”具有矛盾关系,就是指这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最小共同属概念(有的书  相似文献   

9.
(一) 几乎每一本逻辑书在谈联言肢的主(谓)项省略问题时都这样认为:如果作为联言肢的直言判断的主(谓)项是相同的,那么在语言表达时就可以省略掉一部分主(谓)项。下面从几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形式逻辑教材中摘引一些论述,从中可以使我们看到这种说法流行之广度。△“两个联言肢的主项,有时可以是相同的;它们的谓项,有时也可以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达简便,我们  相似文献   

10.
SAP能换位为PAS吗?否。SAP通过换位,只能推出PIS,不能推出PAS,也不能有时推出PAS。因为:第一,换位法是演绎推理,如果SAP换位为PAS,就失去演绎推理的必然性。第二,SAP的谓项P不周延,如果SAP换位为PAS,就违反推理规则。换位法是一种演绎推理,它的前提和结论具有蕴涵关系,这就是说,当A是真的,必然地B也是真的,A与B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换位法是调换原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  相似文献   

11.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连词的数量很多,它在句中表示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本文仅就连词“和”所表示的逻辑关系谈几点看法。一、有关系“和”与无关系“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判断和联言判断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常使用连词“和”。关系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联言判断是同时断定几种思维对象的判断。连词“和”在这两种判断中表示了怎样的逻辑关系呢?请看以下两个例句: ①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②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国家。例①是一个关系判断。它表明了“中国”和“日本”之间有“邻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城空(每空0.5分,共10分) 1.__和__是概念的两个荃本的逻辑特征。具有从属(属种)关系的概念,它们的两个逻辑特征之间存在粉___关系。 2.负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正概念而存在的,它和正概念一起处于一个特定的范围。这个特定的范圈,逻辑上叫做___ 3.二创司(主项)周延、宾词(谓项)也周延的直言判断是s__P,它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s__卜。 4.根据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当“这个单位所有报名者都参加了考试”为假时.“这个单位所有报名者都没有每加考试” 为____,’、这个单位有的报名者参加了考试”为____,”这个单位有的报名者没有参加考试”为_…  相似文献   

13.
直言判断,或者说简单性质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有它一定的逻辑结构即逻辑形式的,在形式逻辑教科书中,一般用下述公式表示之: 1、这个S是P。(单称肯定判断) ①  相似文献   

14.
游旭群  张媛  刘登攀 《心理学报》2008,40(7):759-765
研究采用“提示-目标”的范式,并结合单、双任务的方法探讨仿真场景下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中的空间注意分配。结果发现:提示影响类别空间关系判断效率,不同类型提示对类别空间关系判断的影响不同;类别空间关系判断还受到任务类型和判断类型的影响。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提示有助于注意资源的集中,提示越有效注意资源分配效率越高;注意分配受到第二任务要求的影响;决定注意分配策略的认知判断过程可能是持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判断按质分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类。肯定判断通常用联项“是”表示,否定判断通常用联项“不是”表示。照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已经是泾渭分明的了。但是,很有些时候、很有些场合,为了某些特别需要,肯定判断却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这样一来,某个判断是肯定还是否定,就不是那么瓜清水白,丁丁卯卯的了。鲁迅的著名作品《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句:“其实他的生活,倒也并不比造反之前反艰难”,便是  相似文献   

16.
《哲学动态》2012,(6):37
徐长福教授撰著的《拯救实践》(第一卷意识与异质性)于2012年4月在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该著阐述了一套原创性学说——异质性哲学,其核心内容如下:人的意识有两个领域: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符号指谓把自然直观所提供的对象分解为主词所意指的东西和谓词所述谓的东西,主词表示有一个对象存在,谓词表示一个起说明作  相似文献   

17.
1994年Gabbay等论证了时态逻辑的公理化系统和证明论方法不适于时态数据库推理建模,因此目前主要使用非公理化的时态逻辑做推理。然而非公理化的时态逻辑缺乏公理化性质约束,形式晦涩,无直观性与运算性,因而一般不用于知识推理。另一方面,1983年Allen提出了13种时态关系运算,并使用区间逻辑对时态关系进行表达,但这些运算只能表示时间本身的运算关系,未能体现时间与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能表达时态数据库属性间的推理与运算。此外,时态数据库中仍存在着许多开问题,例如在做属性推理与运算时出现的Now语义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时态数据库属性推理的类型逻辑系统,其主要思路为将属性映射为类型,将类型映射为时间向量子集,以时间向量集为逻辑语义模型,在推理中从句法逻辑系统剥离对时间的表示,减少逻辑算子,与时间相关的运算单纯由语义模型支持,从而降低复杂性,提高运算能力。并且由于该类型逻辑系统是基于构造性语义的,能直观解释Now的不确定性问题。文中给出了相对该系统的时态数据库属性推理的应用示例,从技术可操作性上介绍了根据该类型逻辑设计的时态推理中间件原型及工作流程,最后从元理论范畴证明了系统可靠性与完全性的逻辑性质及切割消除与判定性的证明论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1。概念的内涵是2。联言判断是判断。3.推理是思维形式。4.论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过程。5。负判断是判断。c,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已知I假,推知E_,O___。二,回答下列问题:1.论证的规则是什么?2.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有哪几种?3。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的形式是怎样的?4。三段论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三、运用有关概念的知识分析下列各题:1.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之:(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任何违法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2)有些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生事物。艺一F列划…  相似文献   

19.
我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觉得,有些逻辑教科书在AEIO对当关系的阐述上,特别是在对当关系部分练习题的编写上,都有一些欠妥之处。现在提出来,以就教于某些书的编写者及广大读者。某些教科书关于性质判断对当关系部分的练习题,尽管摆放的章目各异,大题的措词有些微区别,小题的内容、数量各不相同,但这些练习题的基本性质都是一样的。大题的基本内容都是: “已知下列判断的真假,请根据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20.
某报“生活文摘”专栏内,登载了如下一段文字: “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精神愉快的表现,是大脑兴奋的象征。”这段文字表达了三个判断: “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笑是精神愉快的表现。”“笑是大脑兴奋的象征。”从形式上看,这三个判断各有一个主项,这就是“笑”;这三个判断也各一个谓项,这就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精神愉快的表现”,“大脑兴奋的象征”。通过联项“是”,把主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