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撒娶妻     
严青 《天风》2004,(9):16-17
作为基督的新妇,我们要贞洁。愿我们的新郎--耶稣基督来迎娶我们的时候,对我们无可指责(帖前5:23);也愿新郎对我们说:"我妹子,我新妇,你夺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2.
柯国龙 《天风》2003,(6):44-44
婚姻乃人生一大事,但一些人对婚姻的严肃性不重视,对婚姻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未婚先孕,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现象屡有发生,结果使许多人受到伤害,落在痛苦之中,今天藉几处圣经来看看神所设立的婚姻的几个方面: 1、婚姻是神圣的、圣洁的 希伯来书13章4节说到婚姻是神圣的,因为是神所设立的,也是圣洁的,人人都要尊重婚姻的事,若不尊  相似文献   

3.
单渭  ;吴新望 《天风》2014,(11):18-21
主耶稣必要再来,此乃基督徒的基本信仰和荣耀盼望。故此,基督徒毫无例外地在用心灵诚实迎接主再来。这不是对地上多灾多难的恐惧,也不是对人生困境的逃避,而是作为"新妇"的教会对"新郎"迎接的必然预备。  相似文献   

4.
如火之爱     
卢芳 《天风》2006,(2):34-36
所罗门的雅歌,被称为基督徒的恋歌。它用新郎新妇的爱来表明耶和华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爱。圣经中多处有类似的比喻,用爱情来表示基督与教会的爱,“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有人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种缺憾;没有爱,生命就毫无价值”,这是真实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母爱的怀抱中生活,在父爱的呵护下长大,在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的环绕中成人,人的本性里有着爱与被爱的需求和渴望。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向往纯洁、幸福、美好的爱情。世上所有的爱中,男女之间纯洁忠贞的爱情是最崇高、  相似文献   

5.
神迹与记号     
沈承恩 《天风》2002,(6):4-6
信耶稣不是因他会行神迹,乃因他有永生之道。通过神迹认识上帝,是信仰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更完全的地步,不要把心思专注在神迹上,而是要谨守遵行上帝的话,完全降服在上帝面前。在生活和侍奉上都要圣洁,宁可没有爱情不能没有圣洁;宁可没有钱财不能没有生命;宁可没有权力不能没有权柄;且莫张狂,谦卑跟随主。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从来都被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缠绕着的婚姻问题,在恩格斯把感情确定为它的道德基础之后,似乎显得单纯而透明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主耶稣必要再来,此乃基督徒的基本信仰和荣耀盼望.故此,基督徒毫无例外地在用心灵诚实迎接主再来.这不是对地上多灾多难的恐惧,也不是对人生困境的逃避,而是作为"新妇"的教会对"新郎"迎接的必然预备. 有个别信徒一听到主再来的信息就很兴奋,可是他不知道应当如何迎接主再来.于是乎闹出不少为了迎主再来而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那么究竟如何迎接主再来?有没有榜样供我们效法呢?  相似文献   

8.
很多爱,到极致时,令人感觉没有出路。婚姻给了爱一个出口,可结了婚,爱情又如何?很多年来,我们看惯了一种维持婚姻的模式:矛盾——冲突——第三方调解——双方妥协,宁可看着爱情奄奄一息,也抱着微弱的幻想不肯撒手婚姻。我们太习惯了维持,从来没想过婚姻也可以通过维修爱情而获得新生。从新鲜到不新鲜,婚姻中的爱情不仅仅是沟通才能不凋谢的——她更需要营养、拯救与维修。让我们永远都活在情爱快乐的婚姻里吧,让我们看到婚姻的另一面是永远闪着魔幻色彩的、不灭的爱情!Rescue篇:SPA抢救爱情时光是最无情的巫婆,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见到了…  相似文献   

9.
短短5年时间,3位与张进涛一起生活过的女人最后都选择了离开。一时间,关于他的流言飞语四起有人指责他花心,婚姻态度不严肃;有人怀疑他有生理障碍;有人则担心他读书读呆了。对此,张进涛时常痛苦地自问每一次我都在尽心尽力地维护爱情和婚姻,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用情越深,反而败得越惨呢?  相似文献   

10.
谢炳国 《天风》2006,(4):44-45
读经:“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男女结合都要举行婚礼。例如,中国古礼,新娘坐着花轿来到夫家,与新郎“交拜天地”之后,方可成为正式的夫妻。男女结合为什么需要婚礼呢?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结婚的意思都是一种宣誓。如果把这种盟约从婚姻里拿走,也就不成其为婚姻了。中国的“交拜天地”也是以天地为见证,约束双方的誓约。可见,婚姻的合法性和约束力都  相似文献   

11.
燃烧的友谊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7):44-45
他们说,婚姻中的爱情和友谊就像美酒,历久弥香。我认识一些夫妇,当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和亲密时,他们的爱情也越来越甜蜜和满足。然而,燃起一堆火,并要保持它永不熄灭,是需要作出努力和照料的。同样,建立婚姻中的"燃烧的友谊",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对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进行反思,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种意见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由爱情的、经济的、政治的多种因素综合构成,其中经济条件决定婚姻的选择。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提供了社会保障,婚姻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有多长久,爱的能力就有多长久。爱情是女人的梦想也是她们的一块牺牲之地。女人的婚姻之旅,也就是她们的思想之旅。女人永远会问:这一生我到底要什么?金钱?爱情?快乐?亦舒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也展示着生命的无奈与残酷。  相似文献   

15.
弗氏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这三者是一个动态互动系统要求保持协调平衡状态,但本者各自的运行原则又不相同,故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完整婚姻包括性爱、婚姻本身和爱情三要素,三者跟弗氏人格三结构一样也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理想原则,现代的婚姻形式也表现出了种种问题。本文欲从弗氏人格理论寻求解析现代婚姻现状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能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在爱情中,你爱我就必须服从我;爱情就像游戏,玩完这局还有下一局在等着。这些凸显了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对爱情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一般情况下,爱情是进入婚姻殿堂的必经之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往往会是幸福的。那么,作为常被人讨论和关注的爱情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早在1970年罗宾认为:爱情是个体对待特定他人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更加思念对方,希望和对方身体接触,以及特定的行为举止,它有3种成份,即亲密依赖需求,帮助倾向,排他性和占有性倾  相似文献   

17.
李大军 《天风》2014,(5):34-35
婚姻是上帝配对的,是神圣的,圣洁的,美好的。对男女来说,人生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婚姻的结合,共同组建家庭,在生命的担当中,一生一世守望相爱,牵手到老。基督徒的婚姻生活更是上帝的赐福,爱情更加甜蜜,日子更加充实,生活更为馨香,因有上帝在彼此的心间,恩典满怀。然而近几年来,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高达30%,在某些时段甚至突破40%,其中,  相似文献   

18.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19.
老婆身材窈窕,唇红齿白,一双忽闪的大眼睛堪与“小燕子”媲美,怎么看都觉柔情似水,清新可人。当初谈恋爱时,我也是被她这些表象所迷惑,一个劲儿为自己找到个“仙女”般的女友偷着傻乐,还暗暗为自己的幸运对老天说了无数声感谢,只等着抱得美人归了。3年后,爱情长跑终于修得正果,我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此刻我总算松了口气,可是没想到“苦难”很快就来临了。都说男人是结婚前后两张脸,没想到女人也是这样,而老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蜜月刚过,她就一改以往的温柔有加,动辄对我柳眉倒竖、呼喝斥责起来。比如早晨上班时间来不及了,我胡乱塞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给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就青年的婚姻道德观来说,也出现了更新的趋势。第一、婚姻目的,由“传宗接代”型、“养儿防老”型向“爱情型”转化。在我国,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婚姻目的一直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婚姻“将会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改革,观念更新,青年的婚姻目的正在向“爱情型”转化。据抽样调查统计,青年以爱情为目的建立的婚姻关系,一般说在城市占30%左右,在农村占15%左右,并在日益增多。就是原先经济发展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