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人文科学要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不清和方法论不明是当今中国医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科学的核心问题是那些与价值相关的主体间的关系、对话和对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澄清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明白临床上医疗纠纷的根蒂和中西医论争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之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之争述评朱红文人文科学的地位、对象、性质和方法,是一个有待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无论在具体的科学分类层次还是概念分析或哲学批判层次,“人文科学”及“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概念都是非常模糊甚至混乱的,最主要的难题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首届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上,一些同志提出,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对地区别开来,对于深化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所谓人文科学,主要是以社会构成的主体人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社会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论医学哲学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哲学也称为医学辩证法,是在总结医学科学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对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一般、普遍、共性问题的研究,揭示医学认识主体思维活动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般方法论。无论是与医学还是与哲学相比。医学哲学都有着显著的区别,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医学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特别是思维方式等不同方面的特征,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医学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新医学模式的确立标志着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建设使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凸显;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研究对于医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邱鸿钟教授撰写的<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时隔十余年后于2004年11月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再次出版.这部长达48万余字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深入探讨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开疆拓土"的理论之作,也是一本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医药思想史、医学学术史、医学方法论、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等研究领域,是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佳作.全书立意高雅、构思新颖、论证严谨、韵味极为深远,堪称研究医学人文科学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7.
邱鸿钟教授撰写的《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时隔十余年后于2004年11月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再次出版。这部长达48万余字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深入探讨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开疆拓土”的理论之作,也是一本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医药思想史、医学学术史、医学方法论、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等研究领域,是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佳作。全书立意高雅、构思新颖、论证严谨、韵味极为深远,堪称研究医学人文科学的上乘之作。这本书在1993年初次出版时,就以其“具有独…  相似文献   

8.
军医大学人文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2005级7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初步探讨军医大学学生对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调研中还发现,学生对医学人文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认为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是未来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军医大学人文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2005级7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初步探讨军医大学学生对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调研中还发现,学生对医学人文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认为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是未来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实证方法在人文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狭义实证方法的特征是用统计计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广义实证方法通过非计量的研究手段揭示研究对象的实证元素.实证方法和非实证方法在人文医学研究中的适应域具有差异性.人文医学因研究对象的特征具有部分非实证性.实证方法运用的规范化是人文医学方法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传工程的分子技术于本世纪70年代问世。这一技术的创新使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突飞猛进,由此导致遗传医学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步,医学伦理学兴起,临床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日益成为人文科学关注的核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7年发布的《医学遗传学与遗传服务伦理问题的建议国际准则》。探讨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策略和面临的挑战,祈盼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华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准则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设定了自己特定的研究问题,确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过程。现象学、解释学、启发式和体验研究方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这些方案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努力,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不再流于理论倡导,而是融入到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并因此走向完善。在未来,它尚需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看待人的本质,确立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相似文献   

13.
身心关系问题是人类长期探究的重要议题。精神分析学家对身心关系具有诸多独特见解,具体表现为: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身体是心理的象征,身体与心理的交织。此三种观点不仅反映出不同精神分析学家在方法论、认识论以及本体论上的差异,也蕴含着精神分析不同流派的理论脉络。厘清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身心观,既有助于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寻求一种主客交织的研究视角,也可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身心关系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人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也创造社会文化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对这一受制及改变的过程与人类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梳理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在健康和疾病领域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结合的微观机制(具身化)和宏观机制(协同进化理论),以及这两个机制下的结果(地方生物学)。最后,探讨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碰到的方法论挑战,即如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之外的文化传统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认识上虽然相似,但各有侧重。人本主义心理学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与价值追求,而积极心理学则侧重在人类的消极——积极纬度上。而在方法论上,两者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文科学心理学立场,而积极心理学则属科学主义心理学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整体主义研究路线,积极心理学与还原主义路线保持一致;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主观研究范式,积极心理学坚持客观研究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理解、说明、描述、解释、直觉等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则以实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采取不同的方法论立场研究相似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强调情境性与适用性,因此,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势在必行。在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的过程中,方法论的问题尤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方法论的本土化问题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对象、内容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乃至整个体系的合理建构。本文从哲学与思想、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方法论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说,方法论的基本内涵是关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及二者关系的理论预设,而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匹配。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看,现有的方法论尚未实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协调,从而构成文化心理学发展的潜在困境。基于对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诉求和研究现状的把握,本文提出了文化心理学方法论的六个扩展方向:研究对象上从外显到内隐、从元素到整体、从抽象到具体; 研究方法上从现象到机制、从单向到双向、从静态到动态。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赖金良编者按赖金良同志的这篇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予发表,以期引起深入的讨论。首先,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社会科学可以被称为是科学的?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应用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和方法论准则,或者,它由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何种独特性,因而有着自身的具体要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如何坚持“客观性”而又不陷于列宁所批评的“客观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概念,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排除在外,是不是严整的概念?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的性质;医学的科学属性;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医学中有无伪科学?划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并非福柯的语汇。批判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体哲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人文科学考古学"预告的"人之死"更是把批判的对象延伸至胡塞尔、萨特的现代主体哲学。无论是先验主体哲学,还是经验主体哲学,只要始于意识并把"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是福柯话语考古学所要加以拒斥的。"人之生死"是"人文科学考古学"所揭示的既作为客体又作为主体的"人"主要在19世纪科学话语中所经历的命运。现代知识型之后并无后现代知识型。通过阐发福柯"人之死"在主体观、历史观、方法论和哲学观四个方面的哲学意蕴,本文坚持一个观点:《词与物》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