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现实给哲学提出了不少新的、异常尖锐而严肃的问题;同时,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增加了新内容。日益明显的是,为了对我们社会中开展的革命性改造进行科学思考,为了确定这种发展变化的前景,必须充分揭示包含于马列主义一般理论中的,特别是包含于哲学中的创造潜力。作者们在全书中努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对任何正在产生的和将来可能产生的问题预先作出回答的终结性学说;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端性的、发展的体系。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但是,一方面,在以前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利益问题的地位,利益问题往往被当作伦理学、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的内容而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之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代人类社会中的利益问题又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内容、新特点。就此而论,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完善内在要求和在新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本文仅就利益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作为一个“问题”被我国学界提了出来 ,并明确地将当代意义作为课题来加以研究。由于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的基本估价 ,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哲学境域中的生命力及其发展前途 ,所以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一、作为问题的“当代性”的提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属于当代哲学 ,具有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 ,这在学界已形成共识。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或“上手状态” ,它有待于理论上的阐扬和历史性的生成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是被作为“问题”提出来的。它…  相似文献   

4.
以全球化为背景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其一,时代的变化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性和背景性条件,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其内在的逻辑及其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根据和基础。在二者的结合上,我们可以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视野、问题域和创新。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辨析讨论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性问题需要首先厘清,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有待澄清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看待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伟大贡献。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则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在以“反形而上学”为特征的现代哲学中已被抛弃,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因而失去了意义。还有观点认为,即使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不应再用,因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超越与回归:斯大林与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 ,斯大林和卢卡奇引人瞩目。斯大林曾被认为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然继承者和集大成者 ,其哲学思想曾被定为一尊 ,并构成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卢卡奇曾被认为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叛逆者和“理论上的修正主义者” ,其哲学思想曾被指责为“企图取消唯物主义来阉割辩证唯物主义” ,后又被称作“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 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成就” ,并由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本文拟就斯大林和卢卡奇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观点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 ,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本体…  相似文献   

8.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在"学术性"诉求的强力刺激下发生 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是以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甚至观念重新阐 释或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代西方哲学装饰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成为一种时尚。 在许多论著之中,人们见到最多的与其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不如说是关 于西方哲学的某种评介。以西方哲学阐释马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是研究手段的变 化,它所揭示的问题的尖锐性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中国实践的理论形 态还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样态?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总结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既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刊发华侨大 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此 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但其中很多观点并未充分考虑到恩格斯的本来用意。恩格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最终被自然科学(实验)和工业所解决,哲学在自然界和历史中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恩格斯这一论断能够得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支持,也能得到马克思文本的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术语可以指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元理论。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构成了现代科学哲学实质上的思想先导,规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和发展方向,对当前学界的一些研究热潮具有批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理解间距"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达到客观准确的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解释学的研究,有两个要素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语言。这就是所谓的时间间距和语言间距问题,它们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理解间距问题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值得问题作出比较深入的探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客观性要求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客观性必须清除两种错误观点或认识。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凝固化的理解。这种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个所谓不变的“原意”,要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