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考点工作人员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四周安静,在通往考场的道路旁贴了这样一幅标语:“研究生考试,禁止通行。”有的考生见了感到左右为难。考生为什么感到为难?问题出在这幅标语的概念不明确。照通常的理解,“研究生”这个概念是指“在大学研究院(部、班)或科学研究机构学习的学生。”那些参加招生考试的考生在应考的时候还没有成为研究生,怎么能说是“研究生考试”呢? 文章在“考试”这个概念前应加上“招生”二字加以限制,使之成为“研究生招生考试”。同样在“通行”前应加上“车辆和其他行人”加以限制,使之改为“禁止车辆和其他行人”。否则,禁止什么通行就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安德森自幼喜爱足球运动,后来被一位有名的短跑教练相中,于是他成了一名短跑运动员。18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临时替代一名受伤的足球队员.参加某足球俱乐部的重要比赛。上场10分钟时,对方球员脚下一个闪失,球滑向了安德森的右脚下,他快速顺势一拨,球便径直破门而入。安德森为球队赢得了决定性的一球,全场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3.
足球的命运     
正"对大家的表现,我很满意。排球勇往直前,飞得很远;皮球气量充足,蹦得很高,乒乓球虽然很小,但也不甘示弱,来回弹跳,不知疲倦……"篮球已经多次这样点评球们的工作。每次点评,他都把坐自己旁边的足球忘记了。有人说,篮球并非忘记了足球,而是在有意排斥足球,因为他担心足球争夺球中老大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请你放轻松     
汪振帆 《天风》2010,(3):8-8
<正>我的美国朋友马特身高2米。我坐在那里,他走过来时,我只感到脑门上有两条大腿直晃。他的手很大,一根手指就像一条胡萝卜,然而,他却能灵巧地使用筷子。这着实让我感到吃惊,我问:"你是怎么学会用筷子的?""我开始用筷子时,我把筷子抓得紧紧的,结果什么也夹不起来。"马特开心地笑着说,"后来,我就放松一点,食物一下子就夹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一天上午,我正在派出所值班。突然从外边走进四个人,其中两个面孔涨得血红,看样子是刚刚生过气,怒气还没有消。甲说:“我有一间房子卖给他(指乙),字据上没有写明连隔板卖出。今天我来拆隔板,他竟不答应。”乙说:“买卖早已成交,钞票也早已付清。字据上虽没有写明隔板卖给我,但隔板是房屋构造上的东西,理应属于我的,因此他不该  相似文献   

6.
纪念伟大的哲学家爱德曼·胡塞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麦克思·社勒临死以前两星期,我最后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忽然问我:“你为什么这样激烈地反对胡塞尔?”我在弗来堡访问胡塞尔的时候,他亲自把我介绍给一群来访问的美国哲学教授说:“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尖锐地攻击过我,正因为这样,我们反而成了亲密的朋友了。”在胡塞尔的话中,最使人感到惊异的是他那种明显表现出来的“公正无私”。这种精神即使在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中也是很少见的。他最感兴趣的是真理;为了寻求真理,和一个  相似文献   

7.
压抑的快乐     
正据说是黑泽明导演的一段经历:他老来胆囊出了问题,医生劝诫他,莫再吃鸡蛋。黑泽明表示:老夫本来不爱吃鸡蛋,但你这么一说,我偏要吃!——越吃越香。也还是黑泽明,据说还说过这么段话:白天吃是为了补充身体,晚上吃是为了补益灵魂。这调调,用《大宅门》里陈宝国最后一集里那句话说:"不是不叫我干什么吗?我偏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爱的人间     
记得那个贝利吧,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写下了近代足球史最辉煌的一页。可他的少儿时代却是贫寒得很,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这个酷爱足球的穷孩子从垃圾箱里翻出塑料盒来当足球踢。一位足球教练看到了,觉得这孩子脚法灵便轻捷,就送了他一个足球。贝利真是乐坏了。圣诞节前夕,小贝利到教练的花园里挖了一个树坑,对教练说:“到圣诞节了,我没有钱给您买礼物,就给您挖个坑栽圣诞树吧。”教练感动之极,对贝利说:“亲爱的孩子,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圣诞礼物,你明天就到我的足球俱乐部来参加训练吧。”就这样,一代球王诞生了。是爱…  相似文献   

9.
绿茵场上激烈的角逐,演绎着一次次精彩的射门,激荡起一阵阵欢呼的狂潮。足球对于人类总是一种诱惑,人类对于足球总是一种狂迷。远在十四世纪,足球曾被英格兰王国明令禁止,但禁令又怎能禁得住世人对足球狂热的追逐呢?灿烂辉煌的足球文化同足球一起神速般地风靡全球,成为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象征。 足球运动是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型的体育竞技运动,它向人类展示出了其丰富的蕴涵:足球运动是一种体魄、力量与素质的竞争,它不仅要求球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搏击的力量,而且还要具有综合的素质和精湛的技艺;足球运动代表着太阳底下最公平、最激烈的竞争,赛场上众目睽睽,谁也没有瞒天过海的本领,谁也休想投机取巧,桂冠的摘取全凭团结、智慧与奋争,这是其它体育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足球运动代表着一种抗争,它充分展示着人类在与自然界和社会斗争时表现出的勇敢进取精  相似文献   

10.
新闻聚焦:前一阵子,陕西"北大才子"卖肉事件曾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2004年新伊始,广西又爆"重磅炸弹":家住南宁市济南路的一名叫江涛的"北大才子",因失恋和工作失意,"沦落"街头靠拾垃圾度日。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有"心理障碍",也有人为他"痛惜"……特别关注:身为北京大学本科生、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江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走上"捡垃圾生涯"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挫折"?他还能走出"低迷"吗?记者于2004年2月上旬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1.
正1978年,还在我上研究生之初,看到《哲学研究》上任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其中说解放以后,他信从马克思主义,就跟他以前的老师说,今后他不再相信旧哲学,要走新哲学的路(大意)。我当时读了以为是指汤用彤先生。后来读书渐多,始知乃是指熊十力先生。任先生在北大毕业,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但早期思想并未受胡适的特别影响,而是与熊十力、贺麟等来往颇多。他早期研究理学,后研究佛教,再研究老庄,所以他对儒、释、道三家都能进行研究。而其中,佛教的研究是他和其他中国哲学史大家区别的主要指标。如冯友兰先生、  相似文献   

12.
有朋友同我见面时,打量着我朴素的穿着,他问:满足吗? 有亲人与我谈话时,对我的人生道路的选择问说:满足吗?有同学惊讶地问我,你曾是学习上的佼佼者,竟然没考中学校,满足吗? 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没有躲闪,也不感到脸红。我说:我活得很充实,很满足。我的满足不在于当一名大学生,也不在于拥有一份好工作,或有大把大把的钞票  相似文献   

13.
正任继愈先生去世已经十周年了,我的感恩之心与日俱增,时间越久越能体会到任先生对我的深情栽培,他没有太多的训示,而主要是给我的学术研究树路标、指方向、巧安排,使我的学术研究较快地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我在北大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时,任先生指导我的论文,每次辅导时,话语不多,主要是两条:一是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中国哲学发展规律和特点,说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故应加以强调;二是强调资料与观点并重,说这是北大的好传统,要继承  相似文献   

14.
平凡短思     
当杜鲁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访问杜鲁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听罢此故事,我暗暗为杜鲁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他不愿借当总统的哥哥扬名,更没有为自己的平凡感到惭愧。他坦然地接受了平凡,而且显示出一种笃定而坦然的精神态度,何尝不值得人尊敬!  相似文献   

15.
和圆老在一起,人会感到自自然然。他没有防你之心,你也不必有防他之意。他待你真诚,你对他也没法不真诚。他对我不止一次讲起这么个寓言——也许是真事:在大海边有个小孩子,他和海鸥是好朋友,相亲相受,嬉戏玩耍。海鸥一点儿也不怕他。他一招手呼唤,海鸥便飞落在他肩上或怀里。他抱着洁白的海鸥,像抱着纯真的心。海鸥还叽叽呕呕地给他讲海的故事,给他唱大海的歌。有一天,孩子的母亲说:“都说你和海鸥非常友好,你  相似文献   

16.
商界奇招     
聪明的乘法瑞士有一位博士研究生研制成功一支电子笔和一套设备,专用于修正遥感微型拍摄的红外照片。此项发明引起了世界商界注目。美国一家大企业派员前往洽谈,而瑞士本国也有几家公司要留住他。于是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你给他加薪,我再加薪,层层加码,弄得不可开交。最后,精明大胆的美国人说:"现在我不加了,等大家加定了,我再乘以5。"  相似文献   

17.
低调与教养     
正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任职。他说:"那时我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只是图书馆的人还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在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发现那个人的名字及生辰跟我的完全相同,他感到很惊讶。"同事之孤陋寡闻反衬出博尔赫斯"真人不露相"的低调和沉潜。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18.
自嘲显智慧     
正夸饰自嘲,营造气氛央视二套《是真的吗》节目中,一次谈及车贴,主持人黄西一本正经地说:"美国也有车贴,不过大多是别人来贴。我刚到美国买了一辆二手车,不久车后就贴满了撕不下来的字条,其中有一张字数比较多,我只认得‘你’和‘英语’两个单词。"说到这,他伸手比划出一个"二",好久才说:"直到两年后,我才明白字条上写的是‘如果你不懂英语,就滚回家去’。"闻此,观众都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9.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五年级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标点…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天风》2010,(9):13-13
一次主日礼拜后,我在教堂的书房看了看,顺便选购了几本书。在这期间,一对自称在美国居住的华人基督徒夫妇也来买书。当他们看到书房的柜台上摆放着圣经时,感到非常惊讶。姊妹严厉地说:“圣经怎么还卖钱?在美国都是免费赠送!”语气中似乎有些责备书房同工的意思。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很不好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