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种可能的儒学进路中,自由主义儒学颇受关注,但这一进路在群己权界问题上存在着实质性的困难。本文择取卖淫问题作为儒学进路的试金石,通过虚拟对话揭示儒学和自由主义在该问题上的各自立场。自由主义主张卖淫合法化有三个基本根据:性可以成为商品、性交易合乎帕累托标准、自我所有权是人们性自由交易的权利依据。在这一检验过程中,这三大根据都无法在儒学中得到证成,而儒学以家庭为本的群己观势将反对卖淫,并与自由主义构成群己权界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2.
1996-2004年,中国大陆的孔子、儒学研究持续繁荣发展,在以下八个方面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1)儒学与世界和平; ( 2 )儒家人文精神; ( 3 )简帛儒家文献; ( 4 )儒学宗教性问题; (5)儒学与生态伦理; (6)儒学与普世伦理; (7)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 (8)儒学与自由主义; (9)儒学与民主、人权; (10)儒学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如何面对现代自由是当代儒学无法回避的一项思想课题,"自由儒学"就是笔者为此而提出的一种儒家哲学建构,其意旨在于克服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紧张,同时避免西方自由主义的弊端,为发展现代自由开辟更稳健的道路。因此,"自由儒学"将直接面对自由问题本身,也即"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厘清"自由"概念的儒家话语,追溯自由的存在本源(本源自由),由此重建儒家超越性的形上自由(良知自由),进而建构起儒家现代性的形下自由(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之后就具有了以民族主义为底色的嵌入性,严复思想体系中自由主义嵌入民族主义带来了二者的双重复杂关系,既有相互融通增进的关系,又有内部价值理念的冲突。民族主义为自由主义在中国的登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决定了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筛选、改造,自由主义对民族主义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三个层面进行了染色与软化。这样,严复就突破了自由主义教条的桎梏,将自由主义诸神与民族主义诸神冲突的解决方式放在中国实境中进行抉择。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要解决的是宗教、思想和观念、学说多元的现代社会如何保持稳定的问题。罗尔斯认为这是政治自由主义的主题:"政治自由主义的问题,是为一种立宪民主政体制定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在这种立宪民主政体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认可各种合乎理性的学说之多样性存在,包括宗教的和非宗教的;自由主义的和非自由主义的;因而他  相似文献   

6.
刘一哲  王恒 《学海》2012,(4):79-84
自以赛亚·伯林提倡价值多元主义并将其与自由主义结合之后,价值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便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伯林认为价值多元主义自然地证成自由的重要性;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坚持中立性原则,仍然遵循二者结合的思路。但格雷、凯克斯等人发现了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相容性,甚至主张多元主义必然否定自由主义。笔者认为,"多元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而如果以一种更现实的眼光看待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自由主义是维护多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原道》2015,(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儒学面临了全面的"去建制化"困境,民初制宪中的儒学"入宪"与"出宪"是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在儒学最终告别宪法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彻底地"去儒家化"。但宪法是现代政治最重要的价值载体,复兴中的儒学不可避免地再次面临其宪法定位的问题。现代的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正式重启了有关儒学宪法性意义的讨论。不过,两者都过分地偏重于儒学直接的宪法性意义。而实际上,儒学间接的宪法性意义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它亦是儒学在现代宪法中最有可能的定位。儒学应该以"公民宗教"的身份间接地支持中国的宪政主义,同时,它还应保持其独立的价值系统的地位,以对现代政治与法律形成外在的批判、制约。  相似文献   

8.
陈晓旭 《世界哲学》2012,(1):110-118
本文考察了拉莫尔、艾克曼和罗尔斯三个不同版本的政治自由主义,旨在厘清政治自由主义的内在逻辑从而明确其界限。笔者将论证,这三个版本政治自由主义的提出都依赖于自由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而这构成了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基础,也是政治自由主义被证成的关键。而任何将政治自由主义延伸出自由民主社会范围之外的意图都遭遇证成困难。实际上,遵循政治自由主义的内在逻辑会付出政治上保守的代价,政治自由主义最好被理解为一种有限度的理论,而非普世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李义中 《学海》2004,(4):69-73
“格拉斯顿的自由主义”并非一套有关自由主义的学说或理论 ,而是格拉斯顿所认同的、用以指导 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实践的信念与原则。本文初步探讨了格拉斯顿的自由主义的形成及其要旨 ,试图借此展示其政治观念与 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和现实运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6~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办的“儒家制度化的基础及其可能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回龙观白鹭园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北京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多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儒教制度化这一主题展开,就儒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儒家的普世价值与儒教,儒学的重建与恢复经学传统以及建立儒学保护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儒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儒学要与现实相结合,要对现实和政治发挥作用是很多学者提到的话题。张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由、平等问题的论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都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可以相互会通、参照的空间。该文主要以19世纪法国自由主义理论为例,对马克思的自由、平等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做一平行的初步考察,旨在说明马克思的自由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但往往被人忽视的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不仅是只在政治的范围内、而且是直接在政治的范围内运作,因而除了主张政治的独立性,它事实上还同时预设了政治的优先性。但由于政治与人性的内在关联不再是现代社会的共识,疏离于政治与强调政治的优先性就成了两种对立的政治哲学思路。政治自由主义强调政治的优先性,是要优先考虑政治的背景制度和合理的政治关系,因为由此构成的政治社会是一种人们应当共享的、内在的政治之善。但政治的优先性被限制在正义问题的理论建构方法与思维方式上,它并不在实质性的正义原则中对公民课以积极参与政治的责任,这就使得《政治自由主义》在两种对立的政治哲学思路之间取得了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13.
儒学在当代中国近30年来有充足的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的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而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的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化的自由任性而又能在群体性中激励个体的创新,应是儒学当今追求的方向。事实上,儒学也面临着存在与发展的困境,这显然是儒学对自身的发展的历史不能有效地掌握,对儒学的反思精神以及本体与宇宙的基础性不能有深切的认识所致。至于与其他传统的哲学理念如何沟通而实现其独特性与独立性,更有待相互认知对等的深化。何以至此?固可以做出诸多解说,但如果未能维护儒学本有的真诚性,又未能持续发展其创生性,在自然有为的生命意义的自觉中,发挥儒学本有的德性精神与实践力行精神,贯注于理论的建设与文化价值的创建,则即有所获也必"既得之,必失之"。海峡两岸儒学发展各有一偏,一为唯识化的心性哲学,一为经学化的政治哲学,加上外来的只着眼于关系主义的角色伦理,构成了当前儒学发展的"三偏"。相应于此的"三正"之说是:相对于心性哲学可以发展更具积极性的生命哲学;相对于经学政治哲学可以论述易学与儒学的交互整合,形成一套向往以德法为本体的政治诉求;同时,可以提出生命责任伦理来规范极易流于表象主义与自欺欺人的角色伦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道德纲常对人的束缚 ,但并不否定儒学 ,而是认为用人道主义阐释的儒学是真正孔子儒学。过去一般认为康有为这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实不完全如此 ,康有为实际上是用人道主义改造传统儒学 ,试图使儒学在近代蜕变为人道主义化的新形态儒学。同时 ,康有为也用传统儒学改造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否定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个人主义观念。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代表着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特点 ,显示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在近代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儒学的参与者、观察者、实践者和信仰者对于如何理解和解释儒学创新发展之问题可以从完全不同的立场出发,提供相差甚远的不同视角,从而生发出迥异的愿景。本文主要以观察者的眼光尽可能客观地来审视儒学现状与发展趋势、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发展的空间。当下的儒学发展已经形成一些有别于历史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既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也受到儒学研究者、倡导者本人知识与方法的影响。儒学创新发展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应用儒学"的  相似文献   

16.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儒学在从先秦至 2 0世纪的发展中 ,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儒学、形上儒学、考据儒学、文化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儒学在未来的生存形态 ,在于根据儒学的特质和中国人生活世界的变化 ,重建人生儒学 ,进一步发展文化儒学和形上儒学 ,做好社会儒学、政治儒学资源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宋恕通过借鉴西方议院民主的政治思想,和挖掘、阐发传统儒学中民主性和经世性的思想要素,对汉后正统儒学予以全面批判,将其概括为"阳儒阴法之学"。这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是颇具特色的。同时,宋恕反汉后正统儒学的思想,也意味着儒学近代化变迁的一种思想尝试,即儒学为了适应晚清政治变革的需要,在西方民主政治影响下的自我调整与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与宗教的关系应该包含儒学宗教性与儒学宗教化两个问题。康有为对孔教的建构即是儒学宗教化的一种尝试,亦是康有为思想中的一条轨迹。其孔教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其孔子观念,他终其一生致力于赋予孔子教主的地位。康有为主张政教分离,现实中却经常与政治相纠葛,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康有为的视域中,孔教具有独立的运行轨迹,即庶民信仰主体性的逐渐建立。儒学若要在现代社会获得发展,必须重视个体信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汉初儒学发展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汉初儒学发展的历史地位马亮宽汉初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儒学在这个时期之所以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士人儒家化,政治环境宽松和儒家学派具有包容性和关注社会等。汉初儒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儒学与社会政治结合,为社会...  相似文献   

20.
谭安奎 《现代哲学》2007,106(5):99-104
政治自由主义试图将其正义观念塑造为纯粹"政治的"观念,而不能是完备性的"道德的"观念。但任何规范性的正义观念似乎都不能不是道德的,这就形成了政治自由主义所面对的一个最根本的悖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治自由主义要克服这一悖论,必须寻求一种具有自主性的规范性政治概念。此外,政治自由主义把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当作理论前提,同时强调道德化的公民美德,这两个因素都加深了这一悖论。通过解释和分析这两种因素所带来的理论难题及其原因,文章认为,"政治的"自由主义之所以难以抹去"道德的"面纱,其根源在于政治在自由主义价值系统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