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物反馈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反馈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100083)丁娜,韩啸,张苏范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按J.V.Basmajin定义是把代表体内某种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变化(如心率的变化)的信息立即传递给患者的过程,这一过...  相似文献   

2.
研究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回顾性分析12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相关性。结果心率变异性在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较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心率变异性在多支较单支病变明显降低(P <0.05),单支病变狭窄程度≥75%较50%~75%者明显降低(P<0.05)。提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程度与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缺血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能一定程度反映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183名运动员为被试,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下运动员自主神经反应的性别、运动年限、运动等级特点。结果发现:(1)快乐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悲伤情绪状态下;表达抑制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认知重评;短运动年限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长运动年限运动员;男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女性运动员。(2)在快乐情绪状态下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时,低运动等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高运动等级运动员;在悲伤情绪状态下,高运动等级运动员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比认知重评策略产生更高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王振宏  李娜 《心理科学》2012,35(5):1047-1053
通过对不同情绪唤醒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RSA)分析,探讨了积极情绪加速高唤醒消极情绪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向基线恢复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实验表明:与在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悲伤影片和中性视频比较,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快乐影片加速了高唤醒恐惧影片引起的心率、指脉等心血管反应向基线的恢复;与在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悲伤视频和中性视频材料比较,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观看快乐影片后的恢复期,被试的迷走神经激活水平迅速增强,迷走神经激活水平甚至超过基线期。因此,积极情绪加速高唤醒消极情绪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向基线恢复,其自主神经活动机制是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有更强的迷走神经激活。  相似文献   

5.
腹式呼吸和人格对心率变异性(时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民  阎克乐  张文彩 《心理科学》2003,26(6):1136-1137
1 前言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 ,是一种无创的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 ,是目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有效方法 ,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及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A型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率变异性 ,Madi ganMF等人 (1997)研究表明 ,A型人格的个体在愤怒情绪的影响下 ,即使是在实验室睡眠期间 ,也表现出较大的心率变异性。还有研究表明 ,A、B型人格的个体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A型人格的个体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心迷走神经功能减弱。有的研究者也…  相似文献   

6.
心算应激与特质焦虑、应对风格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3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BIOPAC多导生理记录仪,探讨心算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皮肤电反应(GSR)的影响。实验采取2(人格特质: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2(应对风格:注重情绪的应对、注重问题的应对)×3(实验阶段:基线期、任务期、恢复期)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所有被试经历5分钟的基线期、10分钟的心算任务期和5分钟的恢复期。结果表明:(1)特质焦虑的个体和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心算应激后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基线期的生理水平;(2)特质焦虑且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HR、HF、LF/HF及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反应性和弱的恢复性;(3)非特质焦虑且注重问题应对的个体在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弱的反应性,在LF/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恢复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HF显著升高,在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上出现适应性反应,表现为随刺激反复出现,厌恶反应减少;(2)道德厌恶下个体心率显著上升,没有出现情绪适应性反应。研究结果支持了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情绪的特异性观点。  相似文献   

8.
呼吸训练对心血管反应性及指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克乐  王海民 《心理科学》2001,24(1):113-113
Delmonte(1985)的研究发现,静默可以使被试的心率、血压水平、皮肤电阻水平显著下降。Hans Zeier(1984)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Kistler(1998)等人认为指尖温度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反应的指标。Gwent,Pearson等人(1991)在进行心率研究时发现。内倾者比外倾者表现出较大的反应。我们在行为治疗中发现。腹式呼吸可以使被试手指温度持续上升。升高的时间和保持长度优于自生训练,皮肤温度升高与心血管反应性有关,为探讨腹式呼吸对心血管反应性的影响而提出本课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压力影响人们的工作绩效,也是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障碍等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认知评估、情绪反应、应激激素和心血管反应四类测量方法及优缺点,并介绍了一项实时远程监测心理压力水平变化的血谱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摄像机远程实时记录和分析面部皮下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进而准确获得个人心率变异性等各种反映心理压力的指标。该技术能够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情绪可以唤醒自主神经系统, 伴随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看, 正负性情绪可以诱发心血管系统(如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皮肤电系统(如皮肤电导水平)、呼吸系统(如呼吸阻力、每分通气量)和其他系统(如瞳孔直径、胃肌电等)的活动及其变化。在应用研究方面, 正负性情绪诱发的自主神经反应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 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中的情绪测量、基于生理信号的人-机情感交互系统的开发, 以及消费者态度和偏好的测查等。对于现有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分歧, 从被试的个体差异、诱导范式的不一致性和诱导效果的可靠性, 以及刺激材料属性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我调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心率变异性越大,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心率变异性来改善自我调节能力,以期治疗某些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的临床症状,如物质滥用、睡眠障碍、肥胖症等。  相似文献   

12.
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随机抽取24名大学生(男女各半)观看了两段内容不同的录像片段,对观看录像时的主观体验和心率(HR)、指端脉搏容积(FPV)的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实验选用的两段录像分别诱发出了正性和负性情绪.②不同情绪下的自主生理反应是不同的。正性情绪下,HR变化不显著,FPV显著下降;负性情绪下,HR显著增加,FPV显著下降。③不同情绪下的生理反应恢复速度没有差异,但不同生理指标的恢复速度有差异,HR的恢复速度比FPV的快.④正性情绪下,HR和FPV之间的相关很低;负情情绪下。两种生理指标之间里显著的负相关.⑤性别只对生理指标的基础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的差异性,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选择102例2型糖尿病单病种患者与98例体检的健康人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计算两组间的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两组间比较,2型糖尿病组的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较差,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韦有华  汤盛钦 《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应激(stress)因素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应激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型。了解这几种应激理论模型,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人类应激现象,指导人们应对(cope)现代各种紧张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激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医学之父”Hippocrates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人体有一种自愈力(Vismedicatrixnature),近代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1879)、德国生理…  相似文献   

15.
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率变异性的频谱成分可单独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高频(HF)是由迷走神经单独介导;低频(LF)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调制,但主要反映交感神经的活动性 。此指标可对高血压、冠心病和月经前期烦躁等心身障碍进行评价。该文还探讨了它用于情绪研究的价值,并认为在不同情绪体验期间的自主神经活动有多种搭配模式,正常人与情绪障碍者之间以及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怖、强迫)患者在自主神经活动方面可能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对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基于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其中52例为轻度病变组(50分),51例为重度病变组(≥50分),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及血压变异性,比较两组入院30天内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重度病变组的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全天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水平均高于轻度病变组,其中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全天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全天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升高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P0.05)。因此,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压变异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降压时兼顾降低血压变异性,可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生活方式时代与自我保健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方式时代与自我保健医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1)刘盈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生物、物理、化学等致病因素,却忽略了人类自身活动,即生活方式(Lifestyle)对健康的巨大影响。1978年美国社会医学家维克里(D·Vic...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常发生抑郁及焦虑。而在严重精神症状(如抑郁或/和焦虑)者中有较高的冠心病发生率。抑郁增加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影响预后。其机制有如下几个方面:对医疗措施及生活方式改变的依从性差、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以及心率变异性降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由于其较好的耐受性且无明显的心血管副作用而应用于冠心病合并抑郁及焦虑的药物治疗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确定抑郁及焦虑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临床上应更加关注焦虑对冠心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焦虑能否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当代心理学对口语报告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任洁  许尚侠 《心理科学》1998,21(1):77-78
0引言本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口语报告法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认知过程,主要领域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和认知科学.在特定任务中,同时发生的和追述的口语报告现在正越来越被认可为研究被试认知过程的主要资料来源(J.RAnderson,1987).许多文章已在探讨用口语报告来研究特定任务,包括做出决策(Montgomery&Svenson,1989)、第二种语言的学习(Faerch&Kasper,1987)、课文领会(Laszlo,Meutsch,&Viehoff,1988),和人力因素研究(Deffner…  相似文献   

20.
天主教的传华史是从耶稣会士在华的宣教事业开始的。早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主要代表有罗明坚(MicheRuggieri)、利玛窦(MatteoRicci)、汤若望(Adamsxh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0等。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多难之际,但儒家文化仍居主导地位,儒学理念在士大夫和百姓心灵中根深蒂固。耶稣会士为了在中国内地立足并开展传教事业,不得不研习儒家传统,趋同和认可儒学理念,并在不违背天主教教义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解构与重建,这方面,利玛窦的贡献最大。 第一,生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