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记忆研究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凯 《心理科学进展》1994,12(1):29-336
本文简要介绍以L.O.Nelson为代表的关于元记忆理论框架的观点。人类认知过程应区分元水平和客体水平。对记忆过程讲,相应区分为无记忆和客体记忆。依据二者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无记忆的作用分为控制和监测。它们在记忆的不同阶段交互起作用、认识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对认识人与计算机记忆的本质差别,以及人类复杂记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1):25-29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进一步比较了R反应(Rresponses)项目、K反应(Kresponses)项目以及成功补笔项目的FOK幅度(MFOK,magnitudeofFOK)。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深度加工的条件下,还是在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R项目的MFOK明最高于K项目和成功补笔项目。这说明元记忆系统的监测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受记忆痕迹的性质与元记忆判断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志杰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8,21(5):460-461
自传体记忆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性的特点。它既不同于是Tulv-ing的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也不同于偶然记忆(lucidentalmemory)。时间维度通常被认为是自传体记忆组织的基本维度.个体所经历事件和行为的时间序列提供了一种记忆的自然顺序,也就是说在自传体记忆中保着类似年月顺序的时间结构。日常经验中,前、后或者同时发生的事件,在记忆提取或遗忘的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相同的时间序列。1传统时间记忆理论对自传体记忆的解释人们是如何判定一个事件是…  相似文献   

4.
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建政 《心理科学》2000,23(1):96-99
1前言 记忆错觉(memory illusion)就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1]。如同关于错觉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觉加工规律提供大量的依据,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也应极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人类记忆,因而,记忆错觉逐渐成为当前记忆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对记忆错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2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在 1964年版的心理学词典中,Drever对错觉(illusion)这一词条作了如下解释“在感知觉中,指对客观内容(或实际感觉材料)的主观偏离;在记忆中,指人们在回忆过去经验时由于增删…  相似文献   

5.
孙沛 《心理科学》1999,22(1):90-91
0引言健忘症病人(amnesicpatients)是人类记忆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有关正常记忆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同时其特异性现象还可以促使新理论的产生;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还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心理依据。阿尔兹海默氏病患者是健忘症病人中的主要类型,目前对阿尔兹海默氏病患者的研究呈增长趋势。阿尔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或更准确地称为阿尔兹海默氏型痴呆,是40岁以上人群易患的疾病,由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Alzheimer于19…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记忆方式:自我调控、程序预设)×2(测试间隔:5分钟、3天)的混合设计,考察记忆监控的准确性对有效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即时测试中,“自我调控”组的回忆成绩与“程序预设”组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在延时测试中,后者的成绩显著高于前者;(2)“自我调控”条件下被试的学习判断相对准确,未出现高估;(3)“自我调控”未导致记忆的有效保持,可能是由于被试低估了程序预设那些可暂时提取的词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模糊再认(FR)判断—元记忆领域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军  韩凯 《心理学报》1995,28(2):127-132
Hart所开创的FOK研究范式表明,在记忆的提取阶段由客体水平的回忆能引起元水平FOK判断,但历来的研究都忽略了由再认也能引起一种元记忆判断,这就是“模糊再认判断”(即FR判断).本文论述了FR判断的概念,特性和研究方法并加以实验验证.FR判断发生在记忆提取阶段,有着与FOK判断同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相似的研究方法.FR研究范式给予元记忆研究以新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we和Courage通过对有关婴儿遗忘症和自传记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回顾,认为人类在婴儿期就 已具有了对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能力,婴儿遗忘症的消失和自传记忆的出现并不需要神经系统 的完全成熟或多重记忆系统的假设,也不需要语言的出现,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2岁末儿童“认 知的自我” (cognitiv self)的出现,为个体组织与“我”相关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组织结构。 随后,自传记忆的发展则是儿童记忆能力增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罗劲  林仲贤 《心理科学》1999,(6):481-483
这项研究围绕元记忆对多重记忆系统的监测问题,研究了FOK判断对R反应和K反应的监测作用。结果表明:R反应项目的FOK判断的幅度(MFOK)明显高于K反应项目的幅度,且FOK对R反应项目的预测准确性明显大于对K反应项目的预测。这一结果说明,元记忆对不同记忆系统中存贮的项目的监测强度是不一样的,它对情节记忆的监测明显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Stroop任务和前瞻记忆双任务实验范式,比较不同自我损耗条件对被试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影响,及其对TBPM的加工阶段和成分的作用。然后通过添加外部时钟监控条件,探讨外部时钟是否可以减少自我损耗对TBPM的消极影响,以及自我损耗对时钟监控情况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内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会严重影响TBPM的表现,高损耗组的TBPM成绩显著低于低损耗组,另外,自我损耗主要干扰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和TBPM的第三个加工阶段。(2)在外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没有降低TBPM的表现,说明外部时钟可以降低自我损耗对TBPM的消极影响。(3)自我损耗使个体呈现出不同的时钟监控模式,且邻近目标时间内的时钟监控次数与TBPM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元记忆与记忆能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元记忆简短问卷”和“成人元记忆问卷”,对90例被试(分为青年、老年和老老年组)进行元记忆及其与记忆关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记词对数和记图数随增龄而减少,年龄差异明显。评估准确性未显示年龄差异。训练后,预测成绩明显提高,但评估准确性未见提高。测后自评与预测情况相似,但其准确性高于预测,元记忆可能通过记忆过程而有提高;(2)自信程度和使用方法数均随增龄而减少,可能这是影响记忆成绩的重要因素;(3)联想学习和图象自由回忆成绩均与“元记忆简短问卷”和“成人元记忆问卷”的各项自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表明元记忆与记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知觉线索影响个体的高级认知--元记忆。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学习和记忆活动的认知, 其核心成分是监测和控制。研究发现, 多种知觉线索(如字体大小、音量、文本清晰度、重量、亮度等)影响个体的元记忆监测(如学习判断和自信心评定)及控制(如学习时间分配)。这种影响可能是加工流畅性所致, 也可能基于人们的信念产生。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探究知觉线索影响元记忆监控的条件, 并厘清加工流畅性和信念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希平  唐卫海  方格 《心理科学》2006,29(5):1243-1246
元记忆包括陈述性元记忆和程序性元记忆。程序性元记忆是对记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对程序性元记忆新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1)几种记忆监测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不尽相同。(2)记忆控制发展较晚。(3)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成年人日常生活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振云  孙长华 《心理科学》1998,21(5):390-393
采用三项记忆作业,对120例20—85岁的被试进行日常记忆和实验室记忆的比较研究,目的为探讨日常记忆的年龄差异及其年老化特点。结果表明:(1)三项记忆成绩均随增龄而减退,其中年老老年组减退明显;(2)作业难度比较: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它对记忆成绩有显著作用,作业难度自评与方差分析相符,“地名”最易,“人姓”居中,“无意义图形再认”最难,因为“地名”为日常生活记忆,难度小于后者(为实验室记忆)。老年人日常生活记忆减退缓慢,他们可利用知识经验补偿记忆减退,使之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5.
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即为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本文以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相比控制加工条件,判断单词对求生情境的重要性可获得更好的记忆保持量)、多重记忆系统的分离与协同、记忆对未来的价值等问题为例,具体阐明了该取向是如何促进研究者理解记忆运作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接学习—回忆”实验范式,考查方位记忆的生存优势及生存记忆的性别差异。在电脑屏幕上下左右4个方位随机呈现动物或食物图片,被试相对于中央点对捕获动物或采集食物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方位回忆测验。实验1和实验2为2(情境:生存情境vs.比赛情境)×2(性别:男vs.女)的被试间设计,发现当狩猎动物或采集食物活动与生存相关时,图片方位回忆的正确率较大;实验3为2(情境:生存狩猎情境vs.生存采集情境)×2(性别:男vs.女)的混合设计,发现不同性别被试在两种生存情境中的图片回忆正确率存在差异。表明方位记忆具有生存优势,生存记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元记忆监测是元记忆能力的重要部分,元记忆监测能力是元记忆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元记忆监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这种研究兴趣渗透到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如记忆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本文探讨了元记忆监测的含义、类型、机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前瞻记忆研究评述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赵晋全  郭力平 《心理科学》2000,23(4):466-469
1 引言  前瞻记忆 (prospectivememory)是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1 ] 。例如 ,要记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买几张邮票或一小时后给朋友打个电话等等 ,前瞻记忆是相对回溯记忆 (retrospectivememo ry)而提出的 ,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回溯记忆是指对过去已发生过的事件或行为的记忆 ,如关于早饭吃过什么或昨天看过的演出有哪些节目的记忆 ,这是传统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70年代以前 ,涉及前瞻记忆的研究仅把它作为记忆任务的一种 ,没有独立出来成为和回溯记忆互补的一个记忆研究领域。 70年代…  相似文献   

19.
王常生  蔡幼铨 《心理科学》2000,23(3):344-344
1 引言  脑成像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rizedtomography ,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和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三项无创伤显示人大脑结构的影像学技术。尽管这三项技术出现不过才 2 0多年的历史 ,但它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将这三项技术应用于记忆功能和遗忘症损伤定位研究 ,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与传统病理学方法相比较 ,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韩凯  李波  刘海娟 《心理学报》2003,35(2):157-162
采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在记忆信息提取过程中元记忆的预见性监测判断(Feeling-of-knowing)和元控制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一探讨了识记材料的难易、识记遍数对元监测判断以及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是否有影响;实验二探讨了严格和宽松的奖惩条件对输出控制中反应标准的影响。用计算机随机呈现识记用的词表材料,识记之后让被试进行FOK等级判断和自由回忆,再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各种条件下回忆成绩、FOK判断等级,计算出相应的符合率和反应标准。实验一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难度和识记遍数下的回忆成绩和FOK判断等级差异显著,但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值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二结果是严格和宽松奖惩条件下的反应标准值差异显著,严格条件下的反应标准显著高于宽松条件下的反应标准,表明奖惩条件对信息提取中的反应标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