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抑制性控制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认知与人格心理学对抑制基本概念及其加工模型的研究,指出基于认知、人格和神经基础三个维度的整合分析将为抑制性控制提供更为深广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分析比较了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的人格特质、次元人格因素、应用人格因素。结果表明: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在8种人格特质(C、F、G、H、L、Q1、Q2、q)、1种次元人格因素(X2)、1种应用人格因素(Y4)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青年罪犯确有异于同龄人的人格特征,这对青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 引言人格在心理学史上是唯一建立在几个不同的范式之上的领域。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学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不仅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依然活跃 ,而且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就该领域的新近动态做一概览与述评。2 人格心理学经典范式的地位及新进展 心理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近年来 ,这四种范式都已扩展了各自的领域。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是新繁衍出的范式。2 .1 心理分析在众多的反对声中 ,心理分析的范式已经由轮椅上的沉思进化为一个实证的研究领域 ,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 相似文献
5.
人格维度与行为抑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格特点与行为抑制之间的关系。680名被试完成了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行为抑制量表(BIS),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七种行为的抑制都与多个人格因素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10-0.57之间。控制人格因素间的相关之后,进入每个预测行为抑制回归方程的人格因素分别为6-10个,能够解释17%-51%的变异。文中还对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元记忆监测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RJR标准程序,考察了元记忆监测与两种人格维度(内外向以及情绪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元记忆监测水平受到了人格自身优势倾向性及其行为定向性的影响,人格的内外向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直接制约着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据此认为元记忆能力的度量和开发,应充分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式手机短信(SMS)问卷及NEO—PI—R人格测试,以28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该研究考察了SMS使用情况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神经质与使用SMS的担心时间、幻觉经验、作息时间有显著负相关,与SMS对交往的影响呈显著的正相关;(2)外倾性与SMS使用数量和作息时间显著正相关;(3)宜人性与SMS使用时间有显著负相关,而与SMS比例呈显著正相关;(4)认真性与总费比例有显著负相关,与幻觉经验和作息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旨在考察嫉妒与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 2 31名被试者施测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 ,Hup ka爱情嫉妒量表 ,White习惯及关系嫉妒量表 ,Buunk嫉妒量表和大 5人格量表 (NEO -PI-R) ,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在大 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神经质 ,外向性 ,开放性 ,顺同性和严谨性 5种人格维度中 ,只有神经质维度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 ;外向性维度与嫉妒的一致性关系尚不明确 ;开放性维度、顺同性维度和严谨性维度与嫉妒关系并不密切。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除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外 ,其他人格因素与嫉妒的关系不明显甚至无关。研究结果表明 :在 5种人格维度中 ,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 ;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是目前评价个体人格特质时被广泛应用的一大类重要人格测验工具。该类测验数量众多, 长度各异, 形式多样。根据其题目呈现的特点, 可将现有的30余种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核检表式、非言语式三类。在不同研究和实践情境下, 各个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劣势, 信效度的变化都不同。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不同研究需求区别使用, 并注意测量目的、施测次数、测验长度、被试特点、文化差异性等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当前,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的开发正向着简明、全面、跨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Betz和Taylor(1983)编制的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的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择业效能感与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中的内外倾、神经质两个因素有显的相关,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易受人格因素的影响,而女生则较少受人格因素的影响;择业效能感的高低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处境引起了许多的关注。这种特殊的处境对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分析这种特殊的处境存在哪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发挥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随着女性职业的发展,女性在适当保持传统性别角色的基础上逐渐适应原以男性为主的职业社会的各种要求,这将导致女性人格双性化的发展。本文尝试在回顾传统性别角色理论和人格双性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女性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说明这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通过对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的测试,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2)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更系统、科学地研究与看待面孔—人格知觉,并为人际印象设计与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人格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对300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男女初中生在神经质和精神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受子女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③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品质训练与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教材,对10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品质训练,结果表明:开设学习品质训练果,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有效地影响小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