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认知方式与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考察了5—6岁儿童不同认知方式对部分遮挡绘画任务的影响。实验设定不同形式的误导情境,共有两部分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绘画表征水平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2.在误导情境下,场独立儿童比场依存儿童能保持较稳定的策略选择倾向。3.画两个相同物体的遮挡要难于画两个不同物体的遮挡。4.在符号概念编码和空间编码中间存在着一些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部分培智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智障儿童绘画教育教学方法、内容及现状进行研究,根据研究与分析,提出智障儿童绘画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如何使智障儿童绘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智障儿童美术学校等一些教育机构,要建立统一的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同时,还要制定出与智障儿童相适应的绘画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建立与社会相联系的评价与监管机制,保证智障儿童绘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绘画与儿童语言的关系,是儿童绘画心理及符号认知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儿童绘画心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绘画与语言都是符号、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以及二者心理发展阶段的一致性等方面介绍了儿童绘画与语言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符号系统之间联系的焦点在于意义,意义是沟通两个符号系统的纽带。儿童绘画与语言的关系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变化。文章还分析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贞琳  李文馥 《心理科学》1998,21(5):449-451,459
0引言儿童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儿童在画画时,采用与成人绘画不同的表征策略。绘画表征策略的发展反映出认知发展的过程。西方发展心理学家在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探讨还比较少。本文介绍的是国外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结果和研究动态与趋势。1儿童画所表现的是什么?儿童画画的是什么,这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Piaget[1]…  相似文献   

5.
4~7岁儿童绘画摹写的语义编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甦  李文馥  王丽 《心理学报》2003,35(1):76-83
以二维模型为主对儿童绘画编码特点及发展进程的探讨。研究对象为4—7岁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共163人。主要实验有二:一是选择同一实物的三维和二维两类模型让被试摹写;二是选择语义熟悉程度和语义多寡不同的二维模型让被试摹写。个别实验,实验顺序随机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维度不同的模型绘画编码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出三种编码形式:其一,将模型的各构件分离,各自独立编码;其二,依模型的典型特征编码;其三,按各模型真实形象编码。儿童对不同维度模型绘画编码发展的进程不同。对二维模型绘画编码水平和发展速度比三维模型提早1年。模型语义的多寡及熟悉程度影响儿童二维模型绘画编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 4~ 6岁儿童人物画结构比例的因素及认知发展的规律。研究分为自由画人与按照规定要求画人两部分。发现多因素导致儿童自由画人结构失调 ,如绘画顺序、空间统筹安排能力、头躯包含的器官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等均会影响儿童自由人物画的头躯比值。儿童能按要求事先安排规定人物画的结构比例 ,根据细节多寡相应加大或缩小人体有关部分 ,如增大躯干部分以容纳夹克衫的纽扣、口袋等细节 ,或相应缩小头的轮廓以示背影等。此外 ,注意与重要性等因素也会对规定人物画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绘画故事作为实验任务,对儿童绘画语义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对象为3~6岁儿童,按年龄分为3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绘画故事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零散到整合,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4~5岁是儿童绘画故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故事的结构水平对儿童绘画故事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童绘画教学是当前儿童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就当前的儿童绘画教学活动而言,我们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注重表面的"成果"教学,忽视了对儿童绘画心理活动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导致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正确地对待儿童绘画问题.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儿童绘画中的心理活动,找出一条符合儿童心理的儿童绘画教学之路,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目的,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要研究学前儿童在绘画学习和创造中的发展特点,要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懂得绘画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方法要得当,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手脑的配合处于适应与发展时期,绘画的内容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更像是涂鸦,但其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的状态和对自我与外界的认识。绘画是儿童表达对外界和自我认知的方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绘画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呈现出由线条到图案、由单一圆形到几何组合的趋势。家长或教师应选择适合儿童绘画的环境和材料,细心观察儿童的绘画过程,仔细领会他们表达的内容。在理解学龄前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艺术特点后,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绘画内容,了解儿童对外界的所看所想,为发现儿童目前的不足和未来的培养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红  高雪梅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2,25(2):234-235,230
1927年Luquet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理论.阐释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幼儿的绘画因“理智的写实性”画所知的多,到8、9岁因“视觉的写实性”开始画所见。这一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儿童绘画的“知”“见”矛盾,从此引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小”隐喻是空间隐喻的一种.本研究设置了两项绘画主题, “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考察了5-7岁儿童在两项绘画任务中对“社会地位”这一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结果发现:(1)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表明5-7岁儿童的概念体系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2)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 “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要回顾儿童遮挡绘画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对幼儿遮挡绘画中理智写实性绘画与视觉写实性绘画持不同见解的两种概说:"知见说"与"表征策略说",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绘画认知理论——遮挡图式的格式塔渐成论,由此展开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与幼儿认知发展的关系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幼教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进入幼儿期的儿童(甚至在婴儿末期的有些儿童)已经开始对周围美的事物(包括服饰、花朵、绘画和歌舞等)进行评价。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对同伴和自己的绘画作品的评价,初步探索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具体目的是:(1)通过让幼儿对同伴和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优劣的评价,了解幼儿评价绘画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2)幼儿对同倬和自己的绘画作品的评价是否受同伴和教师评价的影响?(3)不同年龄的幼儿其审美评价发展的特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按照成人的审美标准干预儿童的绘画构图、内容和配色,这导致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儿童自由绘画的表达方式,更是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标。针对美术教师对儿童绘画指导和评价过程中忽视儿童心理特点,以及不尊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的现状,文章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绘画倾向关系进行探讨和阐述,以期对儿童绘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红  白琼英 《心理科学》2005,28(2):277-280
与Brenmer等(1997)的实验对照,对4~7岁的儿童考察观察角度的变化方式、模型状态、年龄等与其绘画简单深度关系中视觉写实水平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儿童绘画简单深度关系中视觉写实水平的重要因素;观察角度变化的两种方式在6~7岁组有显著差异;模型状态对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成绩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熊慧 《美与时代》2014,(9):76-76
儿童绘画是儿童内心的情感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儿童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画的过程中依旧注重作品的本身,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情感性评价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促进儿童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雪梅  李红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4,27(4):884-886
该研究以90名4—5岁幼儿为被试,考察了遮挡方式、社会性游戏情境以及年龄对幼儿遮挡绘画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遮挡绘画表征策略的发展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多种策略并存;(2)部分遮挡、完全遮挡这两种遮挡方式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异;(3)设置社会性游戏情境提高了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水平;(4)与年龄相关的成熟水平是影响儿童遮挡绘画表征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儿童绘画不仅是儿童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也是通过绘画表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途径。儿童绘画就像是人类原生艺术的开端,这种原始的对美的内驱力促使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儿童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是儿童第一次用画笔等工具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他们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来艺术作品的相关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世界,引导他们今后的艺术成长。  相似文献   

20.
儿童绘画表现性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Goodman提出美的3个性质(表现性、充实性、结构性)以来,发展心理学家们兴起了根据儿童绘画的表现性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热潮。该回顾了儿童绘画表现性的发展研究进展,以及对儿童绘画认知的模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