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时间信息的研究基础(什么、何时和如何)出发,阐述了时序信息的研究范型:1)回溯式与顶基式:2)项目加工水平;3)有无自然顺序标码;4)判断类型,分析了时序信息的加工方式(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时序信息加工分层次、等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阐述了研究有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及现状,指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学民  舒华  高薇 《心理科学》2003,26(2):358-359
1 问题提出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注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 ,不同理论及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特征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优先注意 ,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Priority)。影响注意优先权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提示与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线索与目标的间隔时间、目标动态变化等。如Posner等研究发现中央线索与目标一致的反应时较不一致要快 ,注意的有效集中与有效线索指向的目标获得优先加工 ;Christopher、Sears等研究发现 ,有效跟踪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 ;Yant…  相似文献   

4.
王瑞乐  陈宝国 《心理科学》2012,35(3):550-556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使用生存加工范式来研究记忆,并发现了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效应。本文首先介绍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式,然后介绍生存优势产生的可能原因,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记忆的机制是为了解决人类祖先的适应性问题而设计的,因此产生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同时,还分析了记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产生的其他可能原因以及对生存优势效应的争论。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知觉整体优先性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觉的性质是整体的还是分析的 ?这是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知觉加工的整体优先性假设 ,强调整体在知觉加工中的优先地位。这一假设激发了大量整体 /局部范例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 ,分析了它们的理论假设 ,指出了这方面研究的局限以及替代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玲燕  金檀  田朝霞 《心理科学》2013,36(3):576-579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视觉词汇加工领域的研究,多词素词的认知加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对三十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和系统梳理,重点讨论词素在多词素词认知加工中的作用。虽然对词素加工的本质 (形或义的激活)仍未达成共识,但词素语义能否在多词素词加工的早期阶段得到激活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对立阶段:分解论与整体论之争、词素形式论与语义论之争、先形后义激活论与形义同时激活论之争。本文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当代阅读心理学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的六个理论模型.早期的理论模型主张眼动与大脑对语义进行加工之间没有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模型否定了这种主张,提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艾炎  胡竹菁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794-1806
推理判断中双重加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早期主要对两个加工过程的定义及特征的关注, 当前转向对两者间的协作及转换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梳理了双重加工过程协作及转换机制的代表性模型及其相关实验支持证据, 综合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型:序列加工模型(Serial processing model)、平行竞争模型(Parallel competitive model)以及混合模型(Hybrid model), 并比较和论述了三类模型在两个加工过程的转换和协作机制、冲突探查的加工机制、偏差反应的解释机制上的异同, 以及三类模型各自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十多年来儿童青少年信息加工发展的机制以及脑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采用减法反应、指数函数、双曲线函数、微观发生设计、横断设计、脑超慢波等方法,研究了信息加工速度、信息加工策略、信息加工的空间、信息加工的脑机制等问题,对信息加工的发展机制、内部过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信息加工的模型和策略发展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中文双字词的表征与加工(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背景、实验研究和理论观点等几方面对中文双字词的表征与加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和分析了常用的几种实验研究范式和有关的实验结论,并对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同一个记忆源检测任务是否可以依赖两种不同的加工——无意识启发式加工和有意识系统式加工,是源检测加工机制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拟借助加工分离程序来分离同一个源检测任务中的启发式和系统式加工,并进一步考察了启发式和系统式加工受刺激呈现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位置源检测任务依赖于启发式和系统式两种加工,且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增长,系统式加工的贡献显著地提高,启发式加工的贡献却无显著提升。这一结果既验证了记忆源检测的双加工机制,也暗示了两种加工在加工深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推理心理研究中的逻辑加工与非逻辑加工评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竹菁 《心理科学》2002,25(3):318-321
本文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有关推理心理学争论的两个热点问题之一:逻辑推理与非逻辑推理之争的发展线索和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这两种理论争论中未能注意到的三个问题,并对试图解决这三个问题的“知识和试题双重结构模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句法加工是语言理解中的重要环节。句法加工的脑机制问题是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句法加工的脑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句法加工的早成分(LAN)和晚成分(P600/SPS),确立了一些句法加工的研究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也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论。该文将对句法加工的ERP研究的成果和问题分别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邓园  丁国盛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3,26(4):687-689
1 引言 探讨左前额叶的认知功能是目前脑成像研究的焦点之一。前额叶皮层占人类大脑的1/3。70年代初,鲁利亚提出大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时认为,额叶属于第三机能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控制行为,它对于完成很多高级认知加工,如计划、控制、问题解决等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左侧前额叶还参与了许多和语言加工有关的活动,特别是额下回、Broca区等大脑区域被研究者进行了广泛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条件推理中的命题语义加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研究运用五种不同情境内容的大前提和四种不同逻辑形式的小前提,组成20种条件推理题,对12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力图研究不同命题内容对不同形式的逻辑推理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对前提进行语义加工的机制.本文提出了前提语义加工的“问题空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时间顺序信息加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国军 《心理学报》1994,27(1):14-20
该研究运用Glucksberg和McCloskey(1981)的问答模型,通过两个实验检查了项目的时序信息是通过项目学习时的时序编码获得的,还是在项目提取时建构的;时序加工是自动的,还是控制的两个问题。结果表明:项目的时序信息是通过项目学习时的时序编码获得的,而不是在项目提取时建构的;时序信息的编码是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生存优势效应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生存加工”,其提取正确率最高。研究者试图用主题加工、一致性效应、情绪加工和自然选择等理论对生存优势效应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主题加工、一致性效应和情绪加工不足以说明生存优势现象,自然选择理论似乎可以更好地对此加以解释,但目前自然选择理论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文章结合已有研究具体分析了最近的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自然选择理论的直接证明,并对直接证明的方案等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重点介绍了阅读研究中常用的眼动指标,它们包括注视时间、眼跳、回视和瞳孔直径等,从字和区域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些眼动指标所反映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选择这些指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眼动指标的选择和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陈宝国  尤文平  王立新 《心理科学》2006,29(6):1515-1517,1495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词汇习得的年龄是影响词汇加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包括语音完整性假设、累计频率假设、任意映射假设和语义假设,然后介绍近年来研究的最新动向,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国杰  李兴珊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55-1767
阅读中的注意分配问题是区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两类眼动控制模型的核心因素,基于序列分布假设的眼动控模型与基于平行注意分布的眼动控制模型在对眼动行为的预测中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譬如一次注视下能否深度加工知觉广度内的一个以上词汇的信息.文章围绕两类模型对该问题的不同预测,深入探讨了两类模型的核心差异以及相关实验证据,并概括其它相关领域中在知觉广度内关于序列与平行注意分布的研究,以及对建构中文眼动控制模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