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0引言_近一、二十年来,现代教育和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除了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和已有知识、成就动机和相应的个性特征以外,还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  相似文献   

2.
通常在一般教学过程中,都非常强调将问图解决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首先通过课文、教师的讲解和少量的例子来理解原理,然后根据已有知识把这些原理建构成相应的心理表征,而且这些表征作为描述性知识储存于学习者的记忆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尽可能用领域特定的认知技能,当这种认知技能不再适用时,学生便转而依赖于使用一般的问题解决技能(弱方法),即手段一目的分析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因加重认知负荷而常导致学习失败,而示倒车习因为能减少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因而被认为是~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示树学习就是从…  相似文献   

3.
自我调节学习的COPES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燕 《心理科学》1999,(6):541-544
1引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学生的学习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正规教学情景中,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教师指导、监督下的学习,二是学生自发的、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learning)。其中由于后者较少受到教师的于预与指导,更能反映学习者自身的动机水平、目标设定情况、对学习的控制性以及使用策略的情况,因而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对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常规”的学习活动与某一特定的学习技巧(studytactic)——如划线、记笔记、提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因素实验设计探索计算机环境下精细反馈的复杂性和先前知识对学习的影响。106名具有高或低先前知识的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线索和详细解释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反馈条件下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之后分别测量学习者对反馈内容的外在认知负荷评价、迁移成绩、反馈知觉和动机。结果发现:(1)反馈复杂性只影响低先前知识者的学习迁移,他们在详细解释条件下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线索条件。高先前知识者的迁移成绩高于低先前知识者。(2)反馈复杂性和先前知识都显著影响学习者对反馈内容的外在认知负荷评价,详细解释条件引发了更低的外在认知负荷,高先前知识者感知到更低的外在认知负荷。(3)先前知识影响学习者的反馈知觉,高先前知识者的反馈知觉更好;但反馈复杂性只影响低先前知识者的反馈知觉,他们在详细解释条件下产生了更好的反馈知觉。(4)反馈复杂性和先前知识促进学习者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解决物理力学问题的元认知训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素萍 《心理科学》1999,22(4):365-366
1问题的提出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它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种成分。心理学家Sternberg等人把它看成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欧美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传授一般认知策略的同时,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察元认知训练对我国物理教学的效果,作者对高一学生进行了解决物理力学问题的元认知训练研究。2方法2.1被试的选择选择高一年级三个班(山西侯马市一中127班、128班、129班)做实验,时间安排在第一学用期…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周国韬  张林  付桂芳 《心理科学》2001,24(5):612-613,619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者们的关注。Zimmerman等人(1986,1989,1990,1992)的研究详细论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结构。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们发现自我调节学习者能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其它教育机构。自我词节学习强词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能依据自我效能感灵活地运用某些特殊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去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多媒体学习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究通过教学设计诱发的积极情绪能否达到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习的目的。但诱发的积极情绪究竟能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多媒体学习背景下诱发的情绪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的影响。研究共纳入文献21篇,在积极情绪、保持成绩、迁移成绩上分别生成了24个(2454人)、28个(2658人)和27个(2447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相对中性情绪组,积极情绪组的确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绪(d=0.64),学习者的保持成绩(d=0.25)、迁移成绩(d=0.30)、心理努力(d=0.21)和学习满意度(d=0.42)也更高;诱发的情绪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积极情绪诱导方式、外诱材料类型、呈现步调、学习材料时长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心理计量学的长足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伟明 《心理科学》1998,21(6):528-531
心理计析量学(Psychometrics)是心理学、统计学和测量学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心理测量的统计研究方法论,也是心理统计在心理测量学中的应用。心理计量学不等于心理测量学。心理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econometrics)、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技术计量学(technometrics)、社会计量学、行为计量学等类似,都可归属于统计学的范畴.但也可认为是测量学的应用分支。美国心理计量学协会(Psychometrics Society)成立的宗旨和…  相似文献   

9.
自我生成教学(Learning by non-interactive teaching)指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转换角色,将自己所学知识以知识传授者角色讲解给其他人听。提取练习假设、生成性学习假设和社会临场感假设分别从记忆巩固、生成性认知加工和社会临场感视角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释。汇总相关研究发现,自我生成教学的不同实施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不同,其中,以有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视频)自我生成教学相比于重复学习、提取练习等简单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即时理解、即时迁移、延迟理解和延迟迁移成绩,可能是更优的实施方式。而以无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仅语音)或书面形式(如:文本)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较微弱。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能补充解释不同实施方式促进效果的差异。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者还可以体验到更高的动机和愉悦感并愿意在教学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未来研究需要在检验并整合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优化自我生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先前建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的3个因素结构模型基础上,采用路径建模技术,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一学一学习绩效关系模型。基于对该路径模型的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多媒体教学中影响因素的主导作用是沿着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信息流而展开的;(2)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信息加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授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影响为其次的因素是教师的授课技术;(3)课件的良好界面信息设计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重要作用;(4)诸如授课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等多媒体教学中的易现问题会增加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而降低学习效果;(5)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注意学生学习风格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或学习。  相似文献   

11.
运动技能学习对视觉表象操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鸣 《心理学报》1997,30(2):121-129
以视觉表象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为反应变量,对210名不同运动技能学习水平者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运动学习者的技能水平对其视觉表象操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前者高后者也高,反之亦然;(2)运动学习者的视觉表象操作能力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有关。在田径、球类、游泳、武术和体操五大类项目的学习者之间,以体操运动员的操作速度和武术运动员的操作准确性发展水平较高,而其他运动员之间未表现出有关的显著性差别;(3)从事运动技能的学习者在视觉表象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优于一般文化知识学习者的倾向;(4)视觉表象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与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线索在多媒体学习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设计形式,具有引导注意、组织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综述已有研究发现,线索具有引导学习者加工特定位置信息、忽视无关信息干扰的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帮助学习者整合图-文信息,并且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但对于线索信息组织功能尚缺少充分而有力的证据。关于线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证实线索能够促进学习。但是由于线索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材料的复杂性,线索能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仍然存在争议。从认知负荷理论视角综述发现,线索加入并没有明显降低学习者感知到的主观认知负荷;从知觉加工视角而言,线索作为突显的刺激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从而简化学习者在知觉加工阶段的视觉搜索。未来研究仍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线索是否真的被学习者所注意和加工?(2)重视学习材料多样性比较和不同线索类型差异探讨,(3)关注学习者经验影响,(4)如何在教学设计上保证线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教学中认知策略与原有知识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燕 《心理科学》1998,21(5):415-419
模拟课堂教学情境,探讨知识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策略与原有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策略学习只有在学习者具备适当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当原有知识缺乏时,策略教学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影响;原有知识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该结论对于实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过去十年间,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以下简称CLT)已成为学习、教学领域中公认的指导理论之一。认知负荷理论以工作记忆理论和图式加工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及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在分析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期网络教育、教学中有关认知负荷研究的新成果,以期对当前网络教育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5.
建模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方式,可促使学习者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使用所给与的物件和工具,来探究当前情境,建构起对当前情境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这种理解表达出来,从而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建模分为探究性建模和表达性建模2种形式,包含定量、半定量和定性3种抽象水平。在教学中,教学者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学生展开不同形式、水平的建模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人有目的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才能学有所成。然而个人自学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引导学生自学,是新时代教学理念下行之有效且须追寻的教学方式,姑且命名为“学生自学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杨心德(宁波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1问题提出自我有效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学习困难学生是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有...  相似文献   

18.
周骏  徐淑媛  董圣鸿 《心理学探新》2011,31(3):265-269,288
评价除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外,同时还应该提供学习者学习状况的诊断信息,以利于教学与学习。评价应该以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作为编制测验的实质理论依据,进行认知诊断评估。本文针对认知诊断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习得、知识诱发、知识表征、知识结构等进行梳理,以便测验开发者对认知诊断评估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邻近效应认为,当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图像和文本邻近呈现时,要比图文远离呈现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本元分析针对Ginns(2006)的不足,增加了近10年最新的研究,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主观认知负荷作为结果变量,考察多媒体学习中空间邻近效应的稳定性,以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和学习者教育水平等的调节作用。经文献搜索与筛选,有53项研究符合元分析要求,在保持测验、迁移测验、主观认知负荷上分别生成了45个(2000人)、43个(1935人)、11个(645人)独立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空间邻近组在保持测验(d保持=0.48)和迁移测验(d迁移=0.39)成绩上均显著高于空间远离组,在主观认知负荷上显著低于空间远离组(d认知负荷=-0.2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高交互性材料(d高交互=0.42)、系统步调(d系统步调=0.52)、短时学习(d短时=0.55)等条件下,空间邻近效应对学习的深层理解(迁移测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学习者(d中小学=0.71),空间邻近效应促进学习识记(保持测验)的效果更好;相对于电子环境,纸质学习环境下(d保持=0.66,d迁移=0.52)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保持和迁移测验的促进都更加显著;在主观认知负荷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以及学习者教育水平对空间邻近效应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习汉语除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书本,还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如华语歌曲、华语电影等等。在众多华语歌曲中有许多非常宝贵的语言学习资源,不仅能与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促使其深入学习。本文以情感角度出发.针对对外汉语高级班的教学,从语言教学和音乐相结合、如何利用华语歌曲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华语歌曲意义和教学设想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