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年早期(14—16岁)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发生着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因此,这段年龄期又被称作“过渡年龄期”。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这个年龄期学生的教育会碰到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教育得当,他们会健康成长;弄得不好,有人就会步入歧途。因此,有人又叫它作“危险年龄期”。尤其是十四岁前后,更为“危险”。研究这个年龄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其发展规律,从中引出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对于改进中学生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自编问卷,通过对173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并探讨了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他态度和利他行为倾向,发现: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存在冷漠、利他、既不冷漠又不利他三种状态。冷漠者为极少数,既不冷漠又不利他者为大多数(62%).利他态度与行为倾向与年龄没有显着差异,与性别有显着差异。利他的态度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3.
心理需要及其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最快、心理变化最显著、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对中学生心理需要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其行为规律,也是我们探索更适应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的基础。能否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心理的发育、性格的成熟、思想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也将影响和改变他们的行为发展方向。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38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利用率和帮助更多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特殊的心理特征等因素使得这一阶段的个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当代城市中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男性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对178男性少年犯和219名同龄男性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少年犯的自我确认、社会价值内化、成就潜能、生活和社会态度、自我实现和个人整合水平都较同龄中学生差;(2)在人格类型上,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亦存在差异,少年犯的人格类型以常规异向居多。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批莘莘学子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中不同工作岗位的日子。怀着激动与好奇走出象牙塔的同学们,对这个社会抱着希翼和梦想。但是,学校与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在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心理难以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毕业生投入工作的前提,因此,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适应与调节工作,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毕业生心理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使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学校里,大学生主要建立的是一种同学、师生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8.
一在学校班集体中,学生们关于男女学生交往的态度对其学习、生活及恋爱等产生重要影响。男女学生交往的极端形式是学生的早恋行为,这已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遗憾的是,国内有关男女学生交往心理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见到。我们认为,了解男女学生交往的心理、调查学生关于恋爱的态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订有关政策,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将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的发展,把管理推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企业需要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管理。教育管理包括教育宏观管理和教育微观管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同其它企业管理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管理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在学校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对学校工作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要想使学校管理真正地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对学校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依研究结果制定管理措施,选择管理方法,做到学校管理科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个有不同心理特征的儿童到共同适应一种群体生活,而且可以在这个群体中团结合作,共同为集体争光。这个心理发展过程与集体教育是分不开的。集体中的教育将对这些孩子的一生起到作用,会帮助他们适应集体和社会,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21世纪高度竞争的时代,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一个个有不同心理特征的儿童到共同适应一种群体生活,而且可以在这个群体中团结合作,共同为集体争光。这个心理发展过程与集体教育是分不开的。集体中的教育将对这些孩子的一生起到作用,会帮助他们适应集体和社会,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21世纪高度竞争的时代,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汉、裕固族中学生心理应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274名汉、裕固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汉族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于裕固族中学生,裕固族中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大于汉族中学生,但仅在丧失因子上差异显著。2.汉、裕固族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整体较差;3.汉族中学生心理应激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裕固族中学生心理应激与社会适应能力呈较低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无神论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科学的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思想,主要要依靠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原因是这个年龄的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和渠道,因此学校的教育对他们这个阶段思想观念的形成将起重要的作用;另外从学生年龄特点看,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养成科学观念,形成科学素质的基础阶段,是否能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信念,对他一生发展都将有重要影响;其三,科学与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主张,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问题.我国由于长期存在封建残余的影响,一些封建愚昧和迷信落后的东西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新形态的迷信,如伪科学时有泛起.中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愚昧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危害,学校必须承担起责任,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和无神论的教育,提高科学“免疫力“,从小筑起尊重科学、捍卫科学的大堤.其四,面对邪教“法轮功“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学校应该带头发挥宣传科学、宣传无神论,批判伪科学的重要阵地作用.要加大在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和无神论教育的力度,努力创造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特点及其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621名哈尼族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1)哈尼族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族物喜好、民族接纳方面的认同较高,宗教信念、社会俗约的认同较低;在宗教信念、社会俗约、总问卷上,城乡学生的认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和农村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递升呈下降变化趋势,不同维度表现出非平衡性发展特点,呈分化发展趋势;(3)哈尼族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效用,其中民族接纳、社会俗约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使用多水平建模,分析了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的心理环境特征对10826名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途径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及学业成绩中分别有10.0%和33.3%的变异来自学生个体以外的学校因素。(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学校学生总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总体和学生个体知觉两个层次的学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与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相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相对较强。(3)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到学校所在地、学校师资水平、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显著调节。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处于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庭年收入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作用;对处于农村、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性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仅部分中介其作用;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强度受到学校所在地、师资水平和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二、儿童厌学心理的调适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要克服和调适儿童的厌学心理,使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已经逐渐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但在总体上,学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旨在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品质,它是儿童全面素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心理教育课程的学习,儿童可以了解自身的心理现象,把握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会心理调节的适当方法,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和人格得到全面、健康发展。2.建立儿童心理档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认为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目前,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家庭关怀、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积极的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是帮助青少年克服网络成瘾的有效教育策略,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舜口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整合的特殊时期;从生理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个体发展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代”。他们的心理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状态,而且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十分容易出现人格障碍。中学生的人格障碍大致分为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适应型和边缘型5种类型。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积极人格研究为当代中学生人格塑造指明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旨在把人类的积极品质应用到最前沿中来,发现和培养积极人格,而个体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也会渗透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促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格,从而从容应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适应激烈社会竞争,并且更有效率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1、角色改变一种通过正式、自然地长期变换差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身份而使他们实现心理重构的心理改变技术。这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差生教育领域经过系统实验而提出的一种最新差生教育方法。它可以系统地改变差生的旧有的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或者建立新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而使差生偏常的角色状况得到改变。角色改变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新作的社会身份转换为正式的、长期的、完全的、自然的,学生由此获得的新的社会身份是正式学校社会系统认可的,参与者始终保有对自身新社会身份的意识。这样,新的社会身份就成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自然构成部分。并且,由于社会身份转换是自然的,参与者并不知道身份转换的教育目的,从而对于新社会身份的接受能够与其真实生活交融在一起,并因此能够对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影响。这不仅避免了其他方法所具有的试验效应,使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角色改变作用,同时也使这种方法可以被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老化态度问卷和自编的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了700名老年人,以考察家庭环境、老化态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和娱乐性正向预测生活质量。(2)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和娱乐性还通过老化态度的三条路径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通过生理变化的中介作用;通过心理获得的中介作用;通过心理社会丧失的中介作用。其中,生理变化的中介作用最大,其次是心理获得和社会心理丧失。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环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机制,能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