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在苏联出版了一本引人注目的美学著作《在美学的世界中》。这是苏联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艺术科学院院士M·A·里夫希茨的最后一本论文集,没有等到论文集问世,作者就于1983年与世长辞了。里夫希茨从三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他编选的、并多次再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苏联美学界,他以恪守传统观点著  相似文献   

2.
李圣传 《哲学动态》2023,(9):115-125
<正>高建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现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中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相似文献   

3.
刘兆吉 《心理学报》1986,19(3):11-13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著作中的文艺鉴赏的心理学思想。关于刘勰论创作部分已在本学报1985年第二期《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一文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文艺问题的论述很全面,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发表了很多新观点,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艺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我国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讲话》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文艺理论家。《论语》等儒家经典所记载的孔子的文艺见解,曾被刘勰奉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文心雕龙·宗经》),构成了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最初源头,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哺育、铸造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文学艺术家的文艺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从而在一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民族心理性格。把孔子的文艺思想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宏观背景上加以考察,特别是和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古希腊的柏拉图(前427—前347)的文艺思想作一番比较、考察,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比较两种各具特征、互有长短、形态不同的文艺理论,有利于文艺的自我反思与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H.吕采列尔的美学和艺术学观点吕采列尔(生于1902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国外都享有盛名。他是波恩大学艺术史教授,写过许多艺术学著作,如《艺术通史》(1959)、《艺术与人》(1962)、《论幽默》(1966)、《艺术之路》(1967)、《艺术、文学、音乐——时代和创作》(1975)和《艺术经验与艺术科学》(1975)等。他的主要著作《艺术经验与艺术科学》是一部长达一千五百页的三卷巨著,解释艺术和艺术批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并附有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说明某种方法论的文章,以增强该书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正王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全书179页,计17.5万字。本书选取朱子学派、古义学派、徂徕学派(古文辞学派)、泊园学派及考证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著作,在对文本进行详细调查、分疏的基础上,对江户时代的易学及易学与江户儒学之间的关联、互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易学与神道——山崎闇斋的易学研究",通过考察《朱易衍义》《文会笔录》等著作,探讨了山崎闇斋的易学,提  相似文献   

8.
涂途 《美与时代》2006,(10):15-18
陆梅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长期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与有关杂志、丛刊的领导工作。编注《马克思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访谈对象: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从事德法哲学美学研究) 访问者:林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启蒙哲学与现代西方艺术研究) 问:高教授,您近来连续出版《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和《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等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著作.在您的学术作品中,我们发现,您不只是在研究哲学,而且,还关注艺术,尤其是对生存美学进行集中研究.而且,您近几年在国内外连续策展有关“生命艺术现象学”这一主题的画展.您能不能谈谈什么是“生命艺术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彖传》是易传各篇中成书最早的一部作品,也是易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易经》本是占筮之书,《周易》的哲理化而成为一部哲学著作始于《彖传》,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本无必然联系,而《彖传》的作者为寻求其间的关联开始试图将六十四卦的内容予以逻辑化、体系化,这种逻辑化的企图和战国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参见朱伯:《易学哲学史》上册,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相似文献   

11.
陈龙 《学海》2001,(4):204-205
用学术痛史来概括中国 2 0世纪文艺理论发展历程可能有点夸张 ,但用悲壮惨烈来加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为什么科学的、美学的文艺理论大厦始终难以建立 ?为什么百年文论史上庸俗社会学、庸俗政治学始终阴魂不散 ?为什么创造一个自由的、活泼的、健康的学术空间竟是那样之难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庄锡华研究员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新著《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江苏文艺出版社 2 0 0 1年版 )中 ,他对 2 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独到的阐释。80年代以来 ,对 2 0世纪文艺理…  相似文献   

12.
周兵 《现代哲学》2022,(3):19-28
毛泽东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两次讲话的记录稿经胡乔木整理后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经典著作。会后,《讲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传达和学习,由此形成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3月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的新闻报道和大会发言较大篇幅地引用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首次公开全文发表《讲话》,由此形成了“1943年发表版”。《讲话》“传达版”和“1943年发表版”在文字上差别较大。1943年10月以后,全国各地以不同的版式和体例印刷出版“1943年发表版”《讲话》,促进了《讲话》的学习和传播。《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但其意义远超文艺领域。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本文从毛泽东的主体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革命文艺的需要诸因素对《讲话》略作阐述,并从七方面展开:一、毛泽东博学多才,在彼时党内惟有他能作出有关文艺的经典性讲话;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已开始孕育,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战争与文艺生活紧密相联;四、《讲话》这部具有隽永意义的经典,所阐明的文艺理论仍是鲜活的;五、《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被证明是正确理论;六、提高和普及问题是文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七、文艺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在当前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藤花集》是唐跃最新出版的一套学术文集,共计六卷:《议文卷》《说戏卷》《读画卷》《谈瓷卷》《识人卷》《诵诗卷》。这套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书中新颕独到的理论见解、鞭辟入理的评戏论画,以及富含睿智的评人议事、隽永耐读的诗词创作,彰显出唐跃扎实的学术功底。这六本《藤花集》从侧面可以"窥见三十年来安徽文艺发展"的艰难足迹和可喜成就。不过,六本书中艺术水准也有参差之别。但瑕不掩瑜,《藤花集》确为安徽省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以一人视角较全面展示该省艺术成就的好书,也是一部有理论深度、有家国情怀的厚重著作。  相似文献   

15.
拙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对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做了粗浅的论述。今年五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参加“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讨论会,受与会者启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发表出来,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相似文献   

16.
大约10年前,涂纪亮先生和我组织国内资深专家陈启伟先生、张家龙先生、宋文淦先生等人,着手编译《蒯因著作集》。尽管此事颇费周折,但也终于成就了摆在各位面前的煌煌六大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可以说,它收入了蒯因的绝大多数以书的形式出版的重要著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未收入以下几本书:蒯因的博士论文《一个逻辑斯蒂的系统》(1934),一本逻辑教科书《初等逻辑》(1941),一本葡萄牙语版教科书《新逻辑纲要》(1944),《逻辑论文选》(1966),以及一部长篇自传《我的生命历程》;但作为弥补,收入了蒯因为“在世哲学家文库”《蒯因哲…  相似文献   

17.
刘兆吉 《心理学报》1985,18(2):3-10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古典著作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艺术哲学》是丹纳的重要文艺理论著作,主要分析比较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荷兰17世纪以及法国16世纪的一些艺术作品,并提出了对文学艺术有影响力的三因素——种族、环境以及所处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易传》的哲学体系与《乐记》的文艺理论体系之 间的关系。一是《乐记》对《易传》“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把握;二是《乐记》对《易传》 对立统一辩证观及其思维方式的承袭;三是《易传》的哲学和谐观与《乐记》的艺术和谐 观。总之,《易传》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思维方式观照和影响了《乐记》的文艺理论 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清代〈孟子〉学史大纲》,李畅然著,42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该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北京大学汤一介、董洪利教授作序。除前言和绪论外分四章:清代有关《孟子》学的官方背景、著作总说、著作分期详述、有关的四个问题。附录以《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