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个实验以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的句子为对照材料.其它型主题信息条件下的句子为实验材料,考察合理型和非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汉语歧义句意义建构的时间进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合理型主题信息可以顺利地建构一个稳定的基础心理表征;不合理型主题信息则没有这种效应;矛盾型主题信息则引导读者重构一个新的心理表征。(2)在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语境主要起到证实主题信息区和歧义区所建构的基础表征的作用;而在不合理型、矛盾型主题信息的条件下,语境的作用首先是验证所建构的基础心理表征和歧义句的意义频率,然后有效建构歧义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提取抑制能否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以自编的DRM词表为实验材料,实验1采用有意遗忘范式(有意抑制),实验2采用部分线索效应范式(无意抑制).实验1结果发现:关键诱饵在“记住”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学过项目在“记住”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实验2结果发现:关键诱饵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部分线索”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学过项目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部分线索”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研究结果提示:有意和无意两种提取抑制都可以降低错误记忆,结果支持基于激活与监测的双加工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文双字词的具体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钦  张必隐 《心理学报》1997,30(2):216-224
通过词汇决定任务来考察中文双字词的具体性效应,并检验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模型对具体性效应的预测。实验一在刺激单独呈现的条件下操纵词的频率,结果发现在低频的情况下对抽象词的判断时间显著长于具体词,但是在中频情况下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二用低频具体词和低频抽象词做重复启动实验,发现重复启动不能消除具体性效应;实验三为低频具体词和低频抽象词提供句子语境,结果发现在一致性句子语境条件下具体性效应消失。以上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双重编码理论的预测,也不完全符合语境有效性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快速呈现条件下语境与词频对中文语词识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结果发现,词频影响单词的识别,语境的作用随SOA 的长短而变化.当SOA 较短时相关语境对高低频词的识别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无关语境对高低频词的识别没有显著的抑制性影响。随着SOA 的延长相关语境对高频词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但无关语境对高频词的识别没有抑制作用,只对低频词有抑制性影响。文章认为语境词Lcgogen 的激活扩散方式和对目标词的加工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本实验的词汇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5.
汉语歧义句的加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两个实验,对汉语歧义句多种解释的意义频率和语境位置在句子歧义解析过程中的效应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1)前语境为被试提供了某种预期信息,它对句子歧义解析的效应大于后语境;(2)在句子歧义解析过程中,不管有语境或无语境,不管是前语境或后语境,被试提取歧义句的主要意思比提取次要意思快;(3)歧义句的多种解释的激活,有一个时间进程,在短延迟间隔条件下,歧义句的主要意思可以被激活并形成表征,但次要意思的激活和表征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标焦点监控下目标信息的建构与整合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莫雷  冷英 《心理学报》2005,37(1):41-50
探讨文本阅读过程目标焦点监控下读者对目标信息的建构与整合。采用移动窗口技术,要求被试阅读24篇含有主人公目标的记叙文,设计了子目标未实现、子目标曲折实现或子目标直接实现三种条件,对不同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进行分析。实验1对子目标曲折实现与子目标未实现两种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曲折实现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长于未实现条件下目标启动句的阅读时间,说明在没有共振的情况下,目标启动句也可以激活先前的目标信息引发目标整合。实验2比较在子目标曲折实现与子目标直接实现条件对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以探讨在目标焦点条件下是否对相关信息进行追随性建构,结果表明,曲折实现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与直接实现条件下目标启动句的阅读时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目标焦点监控下可以发生阅读信息的追随性建构。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阅读不同文本信息可能会引发不同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主义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都只是说明了文本阅读信息加工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歧义句时的歧义效应以及语境在句子歧义消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藏-汉读者在阅读汉语歧义句时存在歧义效应; 语境对歧义消解起促进作用,表现为,当语境置于歧义句之前或语境意义偏向歧义句主要意思时,藏-汉读者对歧义句的加工更容易。并且,歧义效应和语境促进效应贯穿于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的整个句子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阅读中文时信息整合的即时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两个实验对中文语篇理解中相关背景信息的激活与整合到底是即时发生抑或延时进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所用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一个目标句,它与局部语境一致,但与前文提供的背景信息冲突或无关。实验一采用自定步速逐行阅读技术,考察了一致性条件以及句子结束的标记(即句号)是否存在对目标句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句子结束的标记是否存在并不影响目标句整合加工的进行。实验二运用眼动追踪技术着重探讨信息整合加工能否在目标句关键区中即时进行,实验条件仍为当前信息与背景信息的一致性,重点考察其对目标句中关键前区、关键区及关键后区的作用。结果表明,自变量的操纵导致关键区中反映初次加工的指标产生可靠的效应。这一结果表明中文语篇理解中整合加工的过程开始得非常迅速,是一个即时引发、而非延时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境和具体性的问题在知识的认知表征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具体材料比抽象材料容易学习、理解和记忆.但是在适当的语境下这种具体性效应却消失了.Kieras(1978)提出的语境有效模型从语境信息的角度做出了较好的解释.这个模型认为言语加工过程中附加的语境信息对于我们所要理解和记忆的材料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抽象材料附加一段语境信息,将使抽象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得到改善.本文介绍了语境信息对抽象材料和具体材料有不同影响作用的一些理论和实验的近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考察了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儿童对名词和形容词的再认成绩显著优于代词;(2)就独立回忆测验而言,名词的成绩显著高于代词,形容词的成绩处于代词和名词之间,但与二者的差异均不显著;(3)就情境回忆测验而言,名词与形容词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二者均显著高于代词;(4)名词与形容词的情境回忆测验成绩均显著高于独立回忆测验成绩,但代词的独立回忆与情境回忆测验成绩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儿童对名词和形容词的学习效果好于代词,表明词类会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9.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