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写字时,便觉得“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蕴含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把“凹”和“凸”并列起来,  相似文献   

2.
书法家给一个人题词,两个字:知止。 结果呢,“知”字写得硕大,“止”字略显卑琐,总之,凑在一起,有些不和谐。那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说,还书法家呢,写得这是个啥!  相似文献   

3.
    
<正>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  相似文献   

4.
友情无价     
山野间,田垅上,有一种美丽的无名小草,它绽开紫蓝紫蓝的双瓣小花,那颤颤的花儿散发着纯净而圣洁的光晕。我忽然觉得它多像一个朋友的“朋”字——两个并肩前行,步步相随的人。若将它比作入世间的友情,那么一瓣应叫“念着你”,一瓣应叫“勿忘我”。  相似文献   

5.
你很美     
回忆初中时的祁老师,我觉得她送给我的最珍贵、让我受益终生的礼物就是三个字:“你很美。”  相似文献   

6.
传说,阿凡提经常捉弄欺压穷人的人,就连国王也不例外。这使国王非常生气,于是国王想借机除掉他。他找了一个理由,把阿凡提抓到宫里。在处死阿凡提前,国王让人分别在两个纸片上各写上一个“死”字,团成纸团,放到匣子中。然后国王惺惺惺地对阿凡提说:“尊敬的阿凡提,看在真主的面上,让你碰碰生死的运气。匣子里有写着‘生’或者‘死’两个阄,你可以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生’就放掉你,摸出‘死’就绞死你。清你动手吧!”国王“嘿”“嘿”奸笑着,觉得既表现了自己的仁慈,又达到了置阿凡提于死地的目的,不由洋洋自得。阿凡提敏锐…  相似文献   

7.
近代佛学大师李叔同(法号弘一)在他的绝笔偈中有两句云“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说得道高僧已修行圆满,这时的圆寂,正是进入涅 妙境的最好时机。弘一大师在这里用“花枝”两个字,而不用“鲜花”、“绿叶”之词,这是大师深谙禅机,对人间造物的深刻体察才把“花枝”这两个字写入他的绝笔偈中,这也正是俗辈所不能者。 佛禅讲究布施,讲究奉献,讲究平常心。而花枝在俗尘中正是担当奉献的角色。用爱心呵护别人,奉献自己以一颗平常之心,对待荣辱,看待生活。 在万物充满生机的春天,大地锦绣。花朵在枝头绽放,鸟雀在校间欢唱。当…  相似文献   

8.
有则智力竞赛:饭店门前有一幅广告“本店明天吃饭不要钱”,请设想一下,因为这则广告,将会发生哪两种不同的情况? 正确的答案是:(1)有人将会因此上当:“笑眯眯地”以为这以后的第二天即可来此“尽情地吃而无须花钱”,结果吃了后照样交钱——为什么?因为广告依旧:“明天”才不要钱!(2)但也有人能一眼看出此乃骗局,即:“明天”——那个所谓“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美梦其实永远也不会到来! 还有则智力竞赛:有个字千百年来一直读错,这是什么字? 千百年来居然“一直读错”,这究竟是个什么字呢?就在人们苦思久久无言以对时,主持人突然…  相似文献   

9.
常见有人说甲骨文中已有了“仁”字①,依据是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卷19页的第1片卜辞中收有一个很像“仁”的字。然而,许多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这片卜辞上下文字皆有残缺,其中这个很像“仁”的字也有残缺,而且构成这个字的左右两半边隔得比较开。有专家指出,这个字右边的“二”,实际上是一个“兆序”数字,并不是该字构形的一部分,因而这个字不可能是“仁”字。而且,“这条卜辞虽有一些字残缺,但大意还是明确的……此卜辞应是某方国向商王朝进贡二十匹马的记录”,若将此残存的“”形与兆序“二”当…  相似文献   

10.
不过如此     
我去福州出差,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吃“佛跳墙”,这是一道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菜,我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口福。菜上了餐桌,果然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可吃了几口后,我就觉得“不过如此”,无非是一个香字。  相似文献   

11.
水的禅机     
因为这个“禅”字常常与“佛”字相连,世人便觉得它玄机重重、深奥难懂,其实,只要你看一看禅师是怎样以水为禅机来示悟弟子的,就知道禅不过是生活的智慧与心灵的启惑罢了。  相似文献   

12.
初到山城,徜徉在陌生的小巷,一抬头见“前方施工,此路不通”的标牌横在路中央,原来我走错了路。错就错了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目标,只是随便走走。然而,标牌上那个大“路”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不知书写者出于何动机,八个字中“路”写得又大又潇洒,足足占有两个字的位置,我不禁回头多看了几眼,而这多看几眼竟然使我对“路”字结构产生了如下的联想。  相似文献   

13.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已故著名作家秦牧生前也曾表露过自己的“害怕”心态。在一次他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发言说:“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四舍五入的事情,四和五相差很小,但是五进一而为十,四舍而为零,就仿佛相差很大似的。其实,这并不…  相似文献   

14.
书和信是我们日常习见的两桩东西,除了不识字的人,几乎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至于这两个字,那更是一入小学就认识的,有什么好谈?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读用现代化汉语写的东西,懂得这两个字的通常意义,那大体上可说是“一目了然”了,然而你要读点古书,那可就未必了。书字最初的意义,并不是指我们现在书店里卖的书,而是“写”的意思。书是个形声字,篆文上写作“(?)”,上面的“(?)”是形符,下面的“(?)”是声符。(?)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末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华游览泰山.他们在登临过程中,发现在一处山岩上镌刻有“(?)二”两字.成千上万的游人曾经过这里,但都不注意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日本旅游团的人们却认真地问陪同导游人员:“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虫字上加一撇是什么字,什么时候什么人刻上去的?”三个问题把陪同人员问住了.下山回宾馆后,陪同人员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与成功     
在一次试验中,研究人员创造出两个虚拟的求职者:大卫和约翰。这两个人的简历和推荐信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在约翰的简历中多了一句自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与他人相处。”研究人员把他们同时推荐给各公司的人事主管。结果出人意料,面对这两个候选者,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约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词语琐谈     
(一) 一抔黄土在广播电视中时而听到演员把“一抔黄土”读作“一杯黄土”,这是把“抔”与“杯”两个形近字弄混了。其实两个字读音不同,意义有别,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杯”音bēi,是大家所熟知的常用字,而“抔”在现代汉语中则不大常用,因此有人就把它误读作“杯”了。  相似文献   

18.
心系一处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美人如花”,这四个字其次是艳俗的,后三个字“隔云端”,忽然就妖娆了就妩媚了就距离了,就无限的惆怅和向往了!想想吧,云端啊,那是多么遥远的唯美的距离,我每次坐飞机都刻意选择靠窗的位置,为的是体会云瑞二字。  相似文献   

20.
经营人心     
在日本,稻盛和夫有“经营之圣”的美誉,他一生创办了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都进入到了世界500强。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稻盛和夫笑着道出了四个字:经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